第一部分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五昧子属植物新骨架降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孙汉董‘1 ,李蓉涛1 ’2 ,肖伟烈1(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6 5 0 2 0 42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 5 0 0 9 3 )五味子科( S c h i s a n d r a c e a e ) 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近5 0 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得到了系列三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且木脂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生物活性主要为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还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癌等生物活性,亦作为抗氧荆和抗衰老剂,是很多合成药物的潜在资源【1 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五味子科植物中所含三萜类化合物亦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如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的n i g r a n o i ea c i d 有抑制H I V .I 逆转录酶活性[ 2 j ;c h a n g n a n i ca c i d 和s c h i s a r d a c t o n eF 体外对白血病P .3 8 8 细胞有抑制作用%m a n w u w e i z i ca c i d 对L e w i s 小鼠肺癌、脑瘤.2 2 和实体肝癌均有抑制作用等【4 】。
一、降三萜类化合物研究我国是世界上五味子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已发现2 1 种( 包括变种与变型)可供药用在云南,有1 8 种五味子科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其药用部位大多为藤茎,主要用于疏经活络、驱风除湿等,多数植物并未作过化学成分和药理的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合理、持续地开发利用云南的天然药物资源,我们对5 种五味子科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小花五昧子( S c h i s a n d r am i c r a n t h a ) ,狭叶五味予@ l a n c i f o Z 妫,滇翼梗五味子@ h e n r y i ) ,复瓣黄龙藤( SP l e n a ) 和华中五味子假s p h e n a n t h e r a ) 茎藤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 6 4 个化合物,包括4 3 个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类型多样,涉及木腊素、倍半萜、三萜、三萜菅、香豆素、黄酮、黄酮苷、甾醇和酚性成分等,新化合物类型包括三萜、术脂素和倍半萜除了得到前人报道的活性成分木脂索和三萜酸外,首次发现了3 6 个结构新奇的、高氧化度且骨架重排的降三萜,二降三萜、三降三萜、五降三萜和八降三萜等6 种新的骨架类型。
新骨架三萜衍生物的代表化合物如图所示 麟渺ooH黪c'HO023第一部分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图滇产五味亍科植物中结构新奇的降三萜类代表化台物其中化合物1 _ 3 所代表的新骨架比较有代表性,我们将其命名为s c h i s a n a r t a n e ,s e h i a r t a n e 和t 8 - n o r - s c h i a r t a n e p J S c h i s a n a r t a n e 型降三萜类化合物在研究的几种五味子属植物中最多,共分离得到了2 9 个我们从生物合成的角度对这三种新骨架类型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四条可能的生源途径四条途径包括:( 8 ) 已知的环阿尔廷型三萜( e y c l o a r t a n e ) 向s c h i a r t a n e 型降三萜的转化,( b ) 1 8 - n o r —s c h i a r t a n e 型二降三萜的形成,( c ) s c h i s a n a r t a n e 型降三萜的生成,( d ) s c h i s a n a r t a n e 型降三萜各个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这些新骨架降三萜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三萜类化合物的内容,且加深了对五味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的认识,对五味子科植物次生代谢成分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化学物质基础二、抗H I V 活性研究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经抗H I V .1 活性筛选,发现1 0 余个化合物具有较显著的抑制H r v 活性,其中,S M 一1 0 ,S w l - 1 和S w l 1 1 等化合物有显著抑制活性,有望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天然产物结构模式参考文献1 .刘耕陶,竺霉群学迸属,1 9 8 8 ,1 9 ,1 9 7 2 0 3 2 ,S u n ,H ⋯DQ i u ,S .x .,L i n , L ⋯ZW a n g , Z .Y .,L i n , Z .W ,P e n g s u p a r p ,t ,P e z z u t o ,J .M .a n dF o n g ,H .J = N a t .P r o d .,1 9 9 6 ,5 9 ,5 2 5 - 5 2 7 .3 .L i u ,j .8 ,a n dP a n , Y .P .A c t a .C h i m .S i n .,1 9 9 1 ,4 9 ,3 0 ¨1 2 .4 .刘嘉森,马玉廷,黄梅芬,佑学学撼1 9 8 8 ,4 6 ,3 4 5 —3 4 85 .R o n g - T a oL i ,W e i - L i eX i a o ,Y u n - H e n gS h e n , Q i n —S h iZ h a oa n dH a n - D o n gS u n ,C h e m s t r y —A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以2 0 0 5 ,1 1 ,2 9 8 9 - 2 9 9 6 .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