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1)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工艺流程单开及交叉渡线道岔拟采用“散铺架轨法”施工,即转运道岔钢 轨部件、扣配件、轨枕等材料到施工现场,散拼道岔转辙器、连接钢 轨和辙叉心,安装扣件和特制连接轨距拉杆形成道岔框架,采用特制 的道岔支承架架立道岔框架安装道岔轨枕及扣配件,调整道岔平面位置及高程位置,粗调道 岔几何尺寸,绑扎、焊接道床钢筋和排流端子,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道岔转辙器段的滑床板采用配套的吊具来调平,安装道岔道床和转辙 器基坑处的模板,浇筑道床钢筋混凝土交叉渡线道岔铺设步骤基本同单开道岔,施工时纵向分为三段, 先铺设中段的8个辙叉部分,再向其前后扩展铺设两端四组单开道岔 的连接部分及转辙部分,既可边铺设边调整,对辙叉的定位比较准确, 又利于对渡线关键部分作精调及检查〔施工准备、CPIII建网测、设道岔基标测设「基底处理(凿毛、清] 理) ,道岔轨料运输J「交渡菱形交叉〕* 部分拼装JJ道岔钢轨框架拼装、支〕1 撑架架轨「交渡菱形交叉〕〔部务拼装J扣件及轨枕安装,交渡菱形交叉〕[部务拼装J"起道、道岔儿何状态调] 整 ,X.模板及支撑架清理、涂油钢筋加工及运输►钢筋绑扎、防迷流焊接钢筋绑扎,防迷流焊接\ 模板和伸缩缝安装CPIII控制网下轨检小车检测道岔精调道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试块制作道床模板及支撑架拆除V混凝土强度达至lj5MPa道床养护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工艺流程图(2)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工艺方法〔整体道床交叉渡线增加的施工工序n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工艺方法艺方法道岔基标测设(1) 采用CPIII控制网直接测设道岔基标; 单开道岔控制基标测设岔前、岔后、岔心和 曲股岔后位置的边桩。
2) 交叉渡线道岔控制基标测设菱形交分部 分长轴和短轴的两端、岔前、岔后以及与正 线相交的岔心位置的边桩3) 道岔加密基标按设计图要求加密布置, 加密基标测设间距不超过5m,利于现场施工凿毛处理按设计要求对道床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残 渣后用高压水冲洗,确保无杂物、无积水拼支架扣岔装岔、架、及安道装撑设件枕(1) 利用预制板井或车站预留孔洞将道岔钢 轨及零件吊装至轨行区运输至铺设作业面2) 道岔拼装:道岔拼装按“(1) 4” “(2) 3” “(5) 6” “7” “8” “(9) (10) 11” “1 (2) 13”组合方式分为七部分(依次编为①②③ ④⑤⑥⑦,如图所示)拼装道岔钢轨部件, 架设道岔支撑架3) 道岔支撑架安装:钢轨支撑架每隔4根 轨枕架设一组每个支距点位置均安装支距 拉杆支撑架及拉杆安装完成后对道岔几何 状态进行粗调4) 安装扣件前根据设计图纸,在道岔钢轨 上画出扣件中心线,安装的扣件不得歪斜5) 安装轨枕用电动扳手安装,对角方式紧 固,不得轨枕空吊采用树脂枕时根据扣件 与轨枕尺寸关系在轨枕上打眼,位置要准确6) 道岔调整:先调整直线基本轨组①、②, 使轨道水平和平面位置达到设计要求,然后 根据直线基本轨确定直线④、⑤、⑥的位置。
直股调整完毕,再根据支距,将曲线基本轨 ③调整就位,最后将曲线轨组⑦调整就位 、钢筋绑扎、防迷流焊接、安装模板和伸缩缝模板安装道岔混凝土浇筑模板道 岔支撑 架拆除 及混凝 土养护(1) 钢筋在铺轨基地下料、加工后转运在 钢筋绑扎前对再次清理2) 现场先铺设道床下层钢筋,初调完成后 再铺设道床上层钢筋、架立筋钢筋搭接长 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防迷流焊接满足设 计及规范要求轨检小车对道岔直股进行检测一道岔直股精 道岔精调一道岔曲股精调一滑床板系统及尖轨密贴 调 调整一辙岔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调整一专业质检工程师对道岔所有几何尺寸进行检查按道岔设计图纸要求预留转辙机沟槽及转辙 机坑,侧面水沟模板采用一次性浇筑钢模板1) 浇筑前准备:对浇筑范围基地清理、并 洒水湿润结构表面,将道岔钢轨、扣件采用 彩条布覆盖防止污染2) 混凝土运输采用移动式搅拌罐从下料口 接收混凝土后运输至浇筑作业面3) 道岔混凝土浇筑4) 浇筑过程对钢轨、扣件、岔枕污染混凝 土进行清理5) 道床抹面次数不少于5次1) 浇筑混凝土时,对轨枕底部及周围混凝 土充分振捣抹面满足规范要求,对扣配件 污染的地方及时清理2) 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模板和支 撑架拆除、工艺孔填塞和道床整修。
3) 用土工布对道床面混凝土进行覆盖养 护环境温度低于5C时,采取保温、保湿 养护整体道床交叉渡线(1) 单组交叉渡线由4组单开道岔、1组菱 形交叉部分(由2组钝角辙叉及2组锐角辙 叉组成)和连接线部分组成,如图“交叉渡 线道岔平面布置示意图”所示2) 为确保交叉渡线一次性铺设成功,交叉 渡线按上图“交叉渡线道岔组装示意图”所 示进行分部安装和调整先进行I、II、V三 部分同时安装、拼接和调整,待该部分轨道 状态完全符合要求后,采取支撑进行初步固 定;然后安装III、IV部分,初步调整后, 安装图中的第VI部分3)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技术措施整体道床道岔及交叉渡线施工技术措施序号质量控制点技术措施1道岔尖轨不密 贴(1) 选择优质合格产品2) 道岔钢轨运输过程长短需分类、层层使用方木垫隔,留有间隙, 摆放平整,固定牢固3) 前期道岔铺设完成后,轨道车、人工小平板车运输材料通过时, 注意规范拨道,轨距拉杆(撑杆)调整到位,使用钩锁器将基本轨与 曲尖轨锁定,滑床板涂刷润滑油保养4) 施工时注意道岔各部位几何尺寸调整的精度;施工完成后及时安 装轨距拉杆(撑杆),道岔开向调整至正位,使用钩锁器固定并上锁, 由调度专人管理,下发使用指令单。
2滑床板与支撑 铁垫板存在缝 隙(1) 制定合理有效的下承上吊(滑床板)加固固定措施,加强现场施 工过程控制,防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碰撞,产生微变及时安排调 整o(2) 增加短轨枕下方的支撑数量,加固道岔上部吊起的牢固度序号质量控制点技术措施3道岔各部位几 何尺寸有偏差(1) 做好过程检查验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尺寸进行调整;调整完成 后的道岔,严禁小平板车在轨道上行驶;防止其他班组人员作业时触 碰调轨支架及轨撑2) 提高道岔几何尺寸施工精度,加强现场施工过程检查,提高验收 质量4岔区、转辙机 坑及区间旁通 道前后水沟有 积水(1) 车站线路坡度较小,且两端有竖曲线,车站排水沟施工时要详细 了解泵房位置,合理规划排水方向及设置排水坡度;水沟模板严格按 设计深度、宽度控制安装牢固2) 熟悉图纸,了解排水走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规划道岔绕行水 沟排水走向,保证排水沟深度,增大车站排水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