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河南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一体化考试百分题库国开(河南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一体化考试百分题库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6月18日;资料包含作业练习和“我要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平台考试网址:;网上考试成绩即为学员期末考试成绩 第一部分:四次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 1.鲁迅的《铸剑》选自于[答案]B.《故事新编》 2.陈聋子这一人物形象出自[答案]A.《菱荡》 3.“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此诗句的作者是[答案]D.李商隐 4.“夥颐连翩兮多少一夫此句的‘夥颐’意思是[答案]B.盛多 5.废名《桥》的体裁是[答案]B.长篇小说 6.“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此语出自[答案]D.《放纸记-楔子》 7.开始用鲁迅笔名的作品是[答案]D.《狂人日记》 8.“不要胡思乱想,老身有拐杖在此,前程远大,你得听我吩咐此语出自[答案]D.《纺纸记-楔子》 9.“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此句的‘子’是指[答案]B.孔子 10.“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此诗句的作者是[答案]A.陶渊明 11.“其实世间一切乐处都是贪,只有孔颜的乐处不是贪,故孔颜是圣贤。
其中“孔颜”指的是[答案]D.孔子和颜回 12.鲁迅《在酒楼上》创作于[答案]A.一九二四年二月一六日 13.作者废名的原名是[答案]A.冯文炳 14.在《桥-灯笼》里,史家奶奶随口这样一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她所说的这句话出自[答案]B.《论语》 15.小说《在酒楼上》的“我”遇到的客人是[答案]A.吕纬甫 16.提到“顺姑”这一人物名称的小说是[答案]A.《在酒楼上》 17.鲁迅《铸剑》创作于[答案]B.一九二六年十月 18.“我就把我的这个山舍颜之曰茅司见山斋其中“颜之”的意思是[答案]B.给它题个匾额 19.鲁迅原名是[答案]C.周樟寿 20.“孺子不得无礼!”此句的‘孺子’意思是[答案]B.小孩子 二、多选题 1.对于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来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答案]A.是作者抗战后所写的小说B.是一篇极富散文化的小说C.其是一篇极富特色的短篇小说D.其与小说《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同 2.下列人物,属于《铸剑》的有[答案]B.矮胖侏儒C.黑色人(宴之敖者)D.眉间尺 3.下列物品,属于《在酒楼上》的废园的有[答案]A.老梅B.倒塌的亭子C.山茶树 4.鲁迅曾用过的字有。
[答案]C.豫山D.豫才 5.下列说法,能够说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身份的有[答案]A.“我”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B.“我”的朋友C.私塾老师D.“我”的旧同窗 6.下面评价,符合废名《菱荡》的有[答案]A.是一篇没有故事的小说B.依赖于“情景”组织的小说C.是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 三、判断题 1.《纺纸记-楔子》的作用相当于小说的引子[答案]正确 2.石家井是小说《桥》中的巷子名[答案]错误 3.鲁迅《在酒楼上》的酒楼所在的城市是S城[答案]正确 4.《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始终是一个不求上进的颓废者[答案]错误 5.《纺纸记-楔子》中的“麻姑三见”之典,出于晋葛洪的《神仙传》[答案]正确 6.小说《桥》的创作连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独立的章节组成的长篇[答案]正确 7.小说《铸剑》的黑色人是一个守信诺的侠客[答案]正确 8.莫须有先生说:“清明插杨柳,端午插菖蒲、艾,中秋个个又要到塘里摘荷叶[答案]错误 9.小说《铸剑》的主人公是黑色人[答案]错误 10.小说《菱荡》中的陈聋子是一个打了十几年的长工[答案]正确 11.《在酒楼上》的“废园”里的“老梅”是一种象征[答案]正确 12.《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身上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
[答案]正确 13.《纺纸记》是作者完成的最理想的长篇小说[答案]错误 14.《桥》和《灯笼》都是小说《桥》的章名[答案]错误 15.小说《铸剑》中的眉间尺名叫宴之敖者[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沈从文《边城》的体裁是[答案]C.中篇小说 2.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答案]D.傩送二老 3.称1933年为“子夜年”的人物是[答案]A.瞿秋白 4.《子夜》的体裁是[答案]B.长篇小说 5.在老舍《正红旗下》中,主张“祖宗定的法不许变”的人物是[答案]B.大舅 6.下列人物不属于小说《骆驼祥子》的是[答案]A.福海 7.“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出自[答案]C.文昌帝君之口 8.在小说《子夜》中,对新生事物最不能接受的人物是[答案]B.吴老太爷 9.《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死于[答案]B.难产 10.《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答案]B.社会黑暗 11.下列说法,最合乎《子夜》人物吴荪甫的是[答案]A.新兴资本家 12.老舍《正红旗下》的人物最受亲友欢迎的是[答案]D.二哥福海 13.名画《夜语宫诣美人图》的作者是。
[答案]A.铃木春信 14.小说《梅雨之夕》中“我”遇到的“女子”是[答案]B.苏州人 15.施蛰存的《梅雨之夕》是一篇[答案]C.心理分析小说 16.在老舍《正红旗下》中,被大舅妈称作“二鬼子”的人物是[答案]B.福海 17.“子不语”一语中的“子”指[答案]A.孔子 18.在小说《子夜》中,对《太上感应篇》最感兴趣的人物是[答案]D.吴老太爷 19.老舍《正红旗下》的体裁是[答案]B.长篇小说 20.小说《子夜》的主要主人公是[答案]A.吴荪甫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评价语言,符合《梅雨之夕》的有[答案]A.心理分析小说B.反映的是惆怅之情C.言情小说D.短篇小说 2.下列特征,符合《正红旗下》大姐夫的有[答案]A.高鼻子B.大眼睛C.手脚不识闲D.长脸 3.下列语言,符合《正红旗下》二哥福海的有[答案]B.学过油漆C.参领的儿子D.信白莲教 4.下列地名,属于小说《骆驼祥子》的有[答案]A.磨石村B.北辛安D.八里庄 5.小说《边城》描绘的是[答案]A.湘西风俗B.湘西文化C.湘西自然风光 6.下列特征,符合《正红旗下》二哥福海长相的有[答案]B.双眼皮大眼睛C.长得壮实秀气D.白净子脸 7.下列人物,属于《边城》的有。
[答案]A.天保C.翠翠D.傩送 8.下列人物,属于《子夜》中吴老太爷“金童玉女”的是[答案]A.惠芳C.阿萱 9.下列特征,符合《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的有[答案]A.没有受过教育B.圆眼肉鼻子C.他不怕吃苦 10.下列人物,属于小说《子夜》的有[答案]A.阿萱B.戴生昌C.云飞D.福生 三、判断题 1.在《边城》中,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生疏的名字[答案]正确 2.《梅雨之夕》的“我”是一个未婚的年轻人[答案]错误 3.《边城》中的反面人物是杨马兵[答案]错误 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生日[答案]错误 5.《正红旗下》的大姐说:“父亲是子爵,丈夫是佐领,儿子是骁骑校[答案]错误 6.《边城》中的小城名是茶峒[答案]正确 7.《子夜》中的吴荪甫是个反动的资本家[答案]错误 8.《太上感应篇》是一部宣扬儒家思想的书籍[答案]错误 9.在《边城》中,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答案]正确 10.《边城》中的大老死于匪乱[答案]错误 11.小说《梅雨之夕》最独到之处,是心理描写[答案]正确 12.《正红旗下》里的大姐夫自号多甫[答案]正确 13.《边城》中的翠翠是老船夫的独生女。
[答案]错误 14.《子夜》中的吴老太爷是个保守的信仰儒家者[答案]错误 15.刚一到上海这个“魔窟”,吴老太爷的“金童玉女”就变了[答案]正确 16.《骆驼祥子》的主人公在他二十二岁生日那天买了一辆洋车[答案]错误 17.《正红旗下》里的二舅号云亭[答案]错误 18.在小说《正红旗下》里,福海的父亲是三品亮蓝顶子的参领[答案]正确 19.在《骆驼祥子》里,骆驼是祥子的外号[答案]正确 20.小说《正红旗下》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答案]正确 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教“我”《千家诗》的人物是[答案]B.“我”的祖父 2.萧红的《呼兰河传》创作于[答案]C.1940年 3.张爱玲《倾城之恋》的“城”是指[答案]B.香港 4.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答案]A.“我”的祖父 5.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气不死”这一外号属于[答案]B.李有才 6.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打虎”的“虎”是指[答案]D.阎喜富 7.在赵树理《李有才板话》里,“快板”在阎家山叫做[答案]D.圪溜嘴 8.王蒙《春之声》的写作背景是[答案]A.改革开放初期 9.在《故里三陈》里,陈泥鳅捞女尸的酬金用来。
[答案]B.给陈五奶奶的孙子看病 10.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的体裁是[答案]A.中篇小说 11.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创作于[答案]A.1942年9月 12.关于《呼兰河传》里的“呼兰河”,下面正确的说法是[答案]D.小城的名称 13.下列人物,不属于《倾城之恋》的是[答案]D.阿毛 14.在《故里三陈》里,善于接生的是[答案]D.陈小手 15.在《呼兰河传》里,骂“祖父”是“死脑瓜骨”的人物是[答案]A.“我”的祖母 16.张爱玲《倾城之恋》所引用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名句出自[答案]C.《诗经》 17.“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诗的作者是[答案]C.唐崔护 18.《呼兰河传》的体裁是[答案]A.长篇小说 19.在《故里三陈》里,外号叫做“向大人”的是[答案]B.陈四 20.春之声》:“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奔驶其中的“闷罐子车”象征了[答案]D.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语言,符合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的是[答案]A.乡土小说C.反映农民觉醒的小说D.“评书体”小说 2.在《故里三陈》中,高跷队打头的是[答案]A.农民B.渔公和渔婆C.打柴人D.读书人 3.下面人物,属于《倾城之恋》的有。
[答案]A.阿栗B.萨黑夷妮公主C.白流苏D.范柳原 4.下列语言,符合《呼兰河传》“祖父”的有[答案]A.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B.祖父常常挨祖母的骂C.祖父活动的场所是后园D.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 5.下列语言,符合《春之声》的有[答案]A.小说反映了作者喜悦的心情B.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 C.其主人公二十多年没回过家乡D.其题目取自《春之声圆舞曲》 6.汪曾祺《故里三陈》中的“三陈”是指[答案]A.陈四B.陈小手C.陈泥鳅 7.下列说法,符合小说《呼兰河传》的有[答案]A.是儿童视觉下的世界C.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D.是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8.在《故里三陈》中 ,”迎神赛会”的内容有[答案]B.迎都土地C.迎城隍 9.下列语言,符合《故里三陈》陈泥鳅的有[答案]A.不娶老婆B.偷偷周济孤寡老人C.喜欢赌博D.不置产业 10.下面人物,属于《李有才板话》的有[答案]A.张得贵C.陈小元D.阎家祥 三、判断题 1.王蒙的《春之声》首创了“意识流”创作手法[答案]错误 2.《李有才板话》里的刘广聚是阎恒元的干儿子[答案]正确 3.《呼兰河传》里的“我”睡在祖父屋里,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答案]正确 4.《呼兰河传》是一部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答案]正确 5.《李有才板话》是作者用“评书”的方式来写的小说[答案]正确 6.《故里三陈》的陈四是个以踩高跷为生计的人[答案]错误 7.《呼兰河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