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一、国内外原油市场分析(一) 原油的基本描述石油工业一般以比重和硫含量或者出产地等来区分不同的原油,原油比重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协会的 API 度测定(根据 API 值分轻质、中质、重质) 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见下表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种类种类分布地区分布地区特点特点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包括所有北美洲的原油布伦特原油(BRENT)由欧洲北海东设得兰盆地 15 个油田的原油组成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IAN LIGHT)指沙特阿拉伯产轻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API 度 33.0密度 0.8565g/cm³,20℃粘度 6.9649mm²/s,50℃凝点<-37℃硫含量 2.07%康氏残碳 4.65%氮含量 0.11%酸值 0.03mgKOH/g胶质 6.1%沥青质 1.5%蜡含量 4.5%钒含量 18.12ppm镍含量 5.24ppm迪拜原油(费佳原油,Dubai)阿联酋迪拜产高硫重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是品质差的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标杆杜里原油(Duri)一种印度尼西亚产高含蜡量、低硫重质原油。
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一种印度尼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远东重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API 34 含硫量 0.09%TAPIS一种马来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是远东轻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API 44.3 含硫量 0.04%不同地区原油的 API 和含硫量情况见下表:若干典型油田的 API 和含硫量(二)国外1、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及分布据 BP 全球能源展望,2010 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 13832 亿桶,其中已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 54.4%,中南美洲占 17.3%,欧洲及欧亚大陆占 10.1%,北美占 9.5%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及分布数据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全球原油产量、消费量及贸易情况总体来看,国际原油供需形势紧张形式进一步加剧原油需求方面,在经历连续两年下跌后,2010 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 3.1%,达到创纪录的 8740 万桶/日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加 0.9%,即 48 万桶/日,是自 2005 年以来的首次增长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长 220 万桶/ 日,增幅为 5.5%在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中间馏份油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成品油产品类别,增幅为 4.4%。
原油供应方面,2010 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 2.2%,即 180 万桶/日,供需缺口有所加大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实施自 2008 年下半年开始的限产协议,全年石油产量上升了 2.5%,即 96 万桶/日, 其中最快的为尼日利亚(+34 万桶/日)和卡塔尔(+22 万桶/日) ;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外地区的石油产量增长了 1.8%,即 86 万桶/日,是 2002 年以来的 最大增幅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增幅最大 IEA 预计,2013 年全球原油供需将分别增长 1.7%和 1.6%,利比亚的复产以及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的增产将极大地弥补全球原油供应的不足,使 得市场基本趋于平衡全球原油供需情况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3 年 OECD 国家4813948106487344956649996497944961148053459634643819300 美国1964919761200332073220802206872068019498187711914845800 非 OECD 国家2916530162310903326234130351643681737946387514094445700 中国485956525771673869447437781779378201905711200原油 需求合计7730478268798238282784126849588642885999847148738291500 OPEC 国家3064029261310203377634951350983475735722333653432437700 非 OPEC 国家3560635907355563538534695343153399133466336993428753800原油 供给合计7490674700770758056881485817298154482015802788209591500 数据来源: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IEA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10 年全球原油贸易摆脱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跌局面,重新获得增长。
全年,全球原油贸易量增长 2.2%,达到 2839.4 万桶/日目前来看,世界原油输出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原油的主要调入地主要为欧洲、北美及 东亚等地区其中,前苏联、中东地区分别占全球石油出口的 16.0%、35.3%;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占全球石油进口的 21.8%、22.6%和 8.5%而亚太地区是全球石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 年亚太地区的净进口量几乎占全球增长额的 90%,中国(+14.6%,68 万桶/日) 、日本(+7.1%,28 万桶/日) 全球原油贸易流向3、全球十大油田概况下表为全球前 10 大油田概况,主要分布在中东及俄罗斯境内 全球 10 大油田概况油田油田国家国家探明储量探明储量 (亿吨)(亿吨)年产量年产量(亿吨)(亿吨)原油特点原油特点说明说明1加瓦尔油田沙特阿拉伯107.42.8含腊量少,多为轻质油,凝固点低于-20℃占整个波斯湾地区的 30%%2大布尔干油田科威特99.10.7原油特点与加瓦尔油田相似3博利瓦尔油田委内瑞拉52l00 万桶重质油4萨法尼亚油田沙特阿拉伯33.25鲁迈拉油田伊拉克26年产量占全国的 60%6基尔库克油田伊拉克北部24.47罗马什金油田俄罗斯241中质与重质原油,含硫量较高第二巴库,产量居俄罗斯的第二位8萨莫洛特尔油田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20.61.4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为俄最大的油田即秋明油田或“第三巴库”9扎库姆油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西部15.9原油质量好,含腊少10哈西梅萨乌德阿尔及利亚东北部原油含硫量低,质量油田好4、全球炼厂产能及产量情况2010 年,全球炼油产能去年增加 70 万桶/日,是自 2003 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多数新增产能来自中国(增长 64 万桶/日,约全球增量的 90%) 。
2010 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增加 180 万桶/日,增长 2.4%;增产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非经合组织国家炼油产量占比达 50.2%,首次超过经合组织 国家,其中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了 13.4%,即 100 万桶/日,引领增长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上升至 81.5%,是自 2005 年以来的首次增长三)国内1、国内原油供需情况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 2010 年,我国累计生产原油 2.02 亿吨,同比增长 6.9%,是过去 18 年中增长最快的年份尽管国内原油产量大幅提升, 但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2010 年国内油表观消费量达 4.39 亿吨,增长 13.1%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0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 2006-2010 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高达 8%2010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到 2.39 亿吨,同比增长 17.5%;,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53.79%,比 2005 年提高了 14.06 个百分点综合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等的研究,预计到 2015 年,我国石油需求将增至 5.35 亿吨,石油净进口 量将达到 3 亿吨,到 2020 年我国的石油需求达到 6.03 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 60%。
近年国内原油产销统计万吨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 1-10 月产量18060.618371.718546.31902218990.220301.417024 进口量12708.31451816317.517889.320378.923931.120793.5 出口量806.7633.7382.9373.3516.9304.2205.7 表观消费量29962.232256.134480.936537.938852.243928.337611.8 对外依存度(%)39.7243.0446.2147.9451.1253.7954.742009 年 9 月-2011 年 9 月我国主要油品累计产量同比变化趋势进口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在 2010 年进口原油单价上涨 28.9%(达 564.8 美元/吨)基础上,2011 年 1-9 月,我国进口原油单价又同比增长 37.8%,达 768.9 美元/吨2010 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额达到 1351.51 亿美元,同比增幅为 51.4%2010 年 9 月-2011 年 9 月我国原油单月进出口数量和累计平均单价进口出口数量累计平均单价数量累计平均单价万吨同比%美元/吨同比%万吨同比%美元/吨同比%2010 年 9 月2329 35.4 557.9 39.1 39 0.0 538.8 35.5 2010 年 10 月1639 -15.3 558.0 35.2 26 -27.8 543.6 34.0 2010 年 11 月2091 22.1 559.8 32.1 58 38.1 542.3 29.1 2010 年 12 月2086 -1.9 564.8 28.9 24 -33.3 544.9 28.2 2011 年 1 月2180 27.4 650.5 18.3 28 115.4 565.4 2.2 2011 年 2 月1995 7.8 663.3 19.4 8 -63.6 551.7 -4.6 2011 年 3 月2167 2.9 689.0 24.5 34 21.4 659.6 16.2 2011 年 4 月2154 1.7 717.3 28.4 29 53 666.4 19.1 2011 年 5 月2155 20.8 743.3 31.0 5 -73.7 686.5 24.8 2011 年 6 月1970 -11.5 753.8 33.1 27 108 692.8 25.4 2011 年 7 月1943 2.3 760.6 35.2 20 17.6 717.0 31.4 2011 年 8 月2104 0.7 766.8 37.1 12 -52.0 729.0 34.8 2011 年 9 月2045 -12.2 768.9 37.8 33 -15.4 737.2 36.8 注:此处平均单价=自年初累计进口金额/累计进口数量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国研网处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考虑,我国积极推进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工作。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已经分布在中东、前苏联、非洲等地,前 10 大来 源国合计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 75.29%,其中沙特和安哥拉分别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 18.7%、16.5%2010 年中国石油原油(包括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进口来源统计表单位:千克、美元进口进口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数量金额合计合计2.39311E+111.34936E+11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4463228774525513906236安哥拉安哥拉3938191559722743449557伊朗伊朗2131947516612035590043阿曼阿曼158681569689073344875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152457071218829346860苏丹苏丹125986616496539103529伊拉克伊拉克112375652096265682434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10053819927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