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电磁波实验实验一 电磁感应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通过电磁感应装置的设计,了解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2、了解半波天线感应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3、天线长短与电磁波波长的接收匹配关系二、预习要求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内容2、什么是电偶极子 3、了解线天线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三、实验仪器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 1套|电磁波传输电缆: 1套平板极化天线: 1副半波振子天线: 1副感应灯泡: 1个四、实验原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组系统而完整地概括了电磁场的基本规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
下面我们通过制作感应天线体,来验证电磁场的存在 如图示:电偶极子是一种基本的辐射单元,它是一段长度远小于波长的直线电流元,线上的电流均匀同相,一个作时谐振荡的电流元可以辐射电磁波,故又称为元天线,元天线是最基本的天线电磁感应装置的接收天线可采用多种天线形式,相对而言性能优良,但又容易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半波天线、环形天线、螺旋天线等 本实验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半波天线 半波天线又称半波振子,是对称天线的一种最简单的模式对称天线(或称对称振子)可以看成是由一段末端开路的双线传输线形成的这种天线是最通用的天线型式之一,又称为偶极子天线而半波天线是对称天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天线,它具有结构简单和馈电方便等优点 半波振子因其一臂长度为λ /4 ,全长为半波长而得名其辐射场可由两根单线驻波天线的辐射场相加得到,于是可得半波振子( L= λ /4 )的远区场强有以下关系式:— │ E │ =[60 Im cos( π cos θ /2)]/R sin θ=[60 Im/R ] │ f( θ ) │ 式中, f( θ ) 为方向函数。
对称振子归一化方向函数为 │ F( θ ) │ = │ f( θ ) │ / fmax=|cos( π cos θ /2)/sin θ | 其中 fmax 是 f( θ ) 的最大值由上式可画出半波振子的方向图如下 : 半波振子方向函数与ψ无关,故在 H 面上的方向图是以振子为中心的一个圆,即为全方性的方向图在 E 面的方向图为 8 字形,最大辐射方向为θ = π /2 ,且只要一臂长度不超过 λ,辐射的最大值始终在θ = π /2 方向上;若继续增大 L ,辐射的最大方向将偏离θ = π /2 方向 五、实验步骤(一)测量电磁波发射频率1、用N型电缆直接将“输出口1”连接至“功率频率检测口”2、在液晶界面上同时显示出发射功率及频率3、已知电磁波发射源的频率F,求得波长:λ=,比如,电磁波发射源频率为900MHz,则:λ= =3*108/900*106=0.33m.半波天线长L=0.165 m则两端子分别均为2=8.25cm!4,电磁波波长也可由液晶界面波长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得出二)制作半波振子天线1、剪下一段铜丝,按计算得到尺寸剪下2段铜丝2、将铜丝末端漆刮掉,保持良好导电。
3、将天线安装到转盘上,这时就完成了半波天线的制作4、其他天线方法同上三)验证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磁场的存在1、按下发射开关,将“输出口2”与极化天线通过SMA电缆相连,电磁波经传输电缆,经天线发射后在空中传输2、灯泡被点亮,验证了电磁场的存在六、注意事项【1、漆包线铜丝需将末端的漆刮掉,保持导电性良好2、铜丝避免弯折七、报告要求 1、按照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 (3、更换天线种类进行制作;实验二 静电场的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恒定电流场描绘模拟静电场的实验方法—2、研究电场线的分布规律3、加深对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的理解.二、实验概述电场强度和电势是表征电场特性的两个基本物理量,为了形象地表示静电场,常采用电场线(曾称电力线)和等势面来描绘静电场.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正交,因此有了等势面的图形就可以大致画出电场线的分布图,反之亦然静电场的研究有多种方法,模拟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两个物理量之间,只要具有相同的物理模型或相同的数学表达式,就可以用一个物理量去定量地或定性地模仿另一个物理量,这种方法称为模拟法.本实验采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方法来描绘等势线。
用灵敏电流计检测出一组等势点子,然后将这些等势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描绘出了等势线)三、实验准备本实验与微安电流表和稳压电源配合使用1、把实验器底板放正,旋下底板上的接线柱帽,并取下电极圈2、将打好孔的白纸、复写纸、导电纸依次套进接线柱螺杆上放平3、将接线柱帽旋入螺杆,同时把接线叉嵌入然后把接线帽旋紧使电极与导电纸接触良好4、将“+5V输出”端口与接线柱正负端相连接5、在两电极之间,均匀地在导电纸上取5个小点,作为实验基准点(A、B、C、D、E,学生自己标注)四、实验方法1、上述步骤安装完毕后,检查一个是否有接触和松动处2、检查无误后,接通“+5V”电源供电电路3、将一根探针放在基准点A上,用另一根探针尖在该附近找寻与A等势的点,电流表指针偏转越小,就越接近要找的点若找到某一点A1,指针无偏转,处于零位,就把探针用力按一下,白纸上便留下了与A等势的点A14、用相同的方法可以找出A2、A3、、、A8等七个点,这样就取出了一条等势线的点5、把探针从A移到B,参照上述方法找出与B等势的点B1、B2、、、、B86、依次类推,共找出五条等势线的点,7、切断电源、取出白纸,分组把点用光滑曲线连成一条等势线。
8、按本法画出的等势线是不封闭的,要描绘封闭的等势线应在电极附近取基准点(注意:不要将探针直接碰电极,以免损坏表头五、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按步骤实验2、实验结束,立即断开电源,以免短路、3、电极与导电纸应接触良好,特别注意将接线柱帽旋紧,保证实验质量实验三 电场中位移电流的测试及计算一、实验目的1、认识时变电磁场,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作用…2、理解电磁波辐射原理 3、了解位移电流的概念二、预习要求1、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半波振子天线的原理@三、实验仪器HD-CB-IV电磁场电磁波数字智能实训平台: 1套 检波器: 1只微安表头: 1只电磁波传输电缆: 1套`平板极化天线: 1副半波振子天线: 1副四、实验原理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要在空间产生磁场,同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也要在空间产生电场。
电场和磁场构成了统一的电磁场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辐射电磁波的装置称为天线,用功率信号发生器作为发射源,通过发射天线产生电磁波如果将另一副天线置于电磁波中,就能在天线体上感生高频电流,我们可以称之为接收天线,接收天线离发射天线越近,电磁波功率越强,感应电动势越大如果用小功率的白炽灯泡接入天线馈电点,能量足够时就可使白炽灯发光接收天线和白炽灯构成一个完整的电磁感应装置 当越靠近发射天线,灯泡被点的越亮越远离天线,灯泡越暗五、实验步骤!(一)装置白炽灯泡1、用SMA电缆连接 “输出口2”和极化天线(可先选择A端口垂直极化),将电磁波信号输送到极化天线上发射出去2、按下机器供电开关,机器工作正常,按下功率“发射开关”,绿色发射指示灯亮,说明发射正常3、半波天线的长度计算方法(也可由液晶界面直接显示):已知电磁波发射源的频率F,求得波长:λ= ,比如,电磁波发射源频率为900MHz,则:λ==3*108/900*106=0.33m.!半波天线长L=0.165m则两端子分别均为2=8.25cm下面开始制作天线注意:(天线端口与支撑金属片固定端的铜丝上的绝缘漆要刮)4、用金属丝(铜丝)制作典型的半波天线,安装于感应灯板两端,竖直固定到测试支架上,将滑块移动置极化天线端(最左端)归零,此时液晶显示读数。
调节测试支架滑块到离发射天线 40cm左右,按下功率信号发生器上发射按钮,白炽灯被点亮5、开始移动测试支架滑块(向靠近极化天线方向移动),直到小灯刚刚发光时,直接在显示器上读取滑块与发射天线的距离并记录6、改变天线振子的长度,重复上面过程,记录数据,总结得出天线长度与灯泡亮暗的关系 7、设计制作其它天线形式制作感应器,重复上面过程,记录数据 次数天线形式}天线长度距离 1 \ 2 》 3 … … … … &(二)装置检波二极管1、将感应板换成检波装置,(灯泡变成了检波二极管)置于旋转支架上\2、用金属丝(铜丝)制作典型的半波天线,安装于检波板两端,竖直固定到测试支架上,将滑块移动置极化天线端(最左端)归零,此时液晶显示读数调节测试支架滑块到离发射天线 40cm左右,通过SMA连接线将检波电流送至“检波电流输入”端口,同时将主机后开关切换至“电流输入”按下功率信号发生器上发射按钮,指针开始偏转记录数值3、慢慢向极化天线方向移动,记录下距离数值及电流大小,记录数值 次数天线形式` 天线长度距离电流大小 1 ) 2 ' 3 ) … … |… … 五、注意事项 `1、按下机器供电开关,机器工作正常,按下功率发射按钮,发射指示灯亮,说明发射正常。
2、滑动感应器及反射板应缓慢,切忌过快影响实验效果和读数3、测试感应器时,不能将感应灯靠近发射天线的距离太近,否则会烧毁感应灯置于 15cm 以外,或视感应灯亮度而定)4、尽量减少按下发射按钮的时间,以免影响其它小组的测试准确性5、测试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以免人体反射影响测试结果六、报告要求 1、按照标准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2、完成数据运算及整理; 3、对实验中的现象分析讨论 ¥实验四 电磁波的偏振及极化测试 一、实验目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