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目录第一章 总则 1. 第一条 2. 第二条 3. 第三条 4. 第四条第二章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1. 第五条 2. 第六条 3. 第七条 4. 第八条 5. 第九条第三章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 1. 第十条 2. 第十一条 3. 第十二条 4. 第十三条 5. 第十四条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称人力资源,是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录(任)用的各种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 第三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二)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三)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第四条 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发展战略,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预测,建立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能力框架体系,优化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退出等管理要求,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第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制定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完善人力资源引进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按照计划、制度和程序组织人力资源引进工作 第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人力资源能力框架要求,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和工作要求,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聘优秀人才,重点关注选聘对象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 企业选拔高级管理人员和聘用中层及以下员工,应当切实做到因事设岗、以岗选人,避免因人设事或设岗,确保选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职责要求 企业选聘人员应当实行岗位回避制度 第七条 企业确定选聘人员后,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关系 企业对于在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掌握或涉及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国家机密的工作岗位,应当与该岗位员工签订有关岗位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 第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选聘人员试用期和岗前培训制度,对试用人员进行严格考察,促进选聘员工全面了解岗位职责,掌握岗位基本技能,适应工作要求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应当及时解除劳动关系。
第九条 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体员工的知识、技能持续更新,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效能 第三章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第十条 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严格考核与评价,以此作为确定员工薪酬、职级调整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重要依据,确保员工队伍处于持续优化状态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员工贡献相协调,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定期轮岗制度,明确轮岗范围、轮岗周期、轮岗方式等,形成相关岗位员工的有序持续流动,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员工退出(辞职、解除劳动合同、退休等)机制,明确退出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员工退出机制得到有效实施 企业对考核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应当及时暂停其工作,安排再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安排转岗培训;仍不能满足岗位职责要求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应当与退出员工依法约定保守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国家机密和竞业限制的期限,确保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的安全 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离职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工作交接或离任审计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定期对年度人力资源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促进企业整体团队充满生机和活力[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性,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和要义体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力图实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健全和实施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机制,企业可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权,引进需要的人,淘汰富余的人,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搞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在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企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人力资源都是最活跃的、最有创造力的因素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 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机制和制度,才能凝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在于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行有效、积极向 上的精英团队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才不断增强,才能在竞争中保持长久的发展优势 第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发展战略的根本动力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两者的关系中,发展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政策;反过来,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又对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决策才不会失误;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创造力,从事研究与开发;有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才能激发全体员工为实现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最终确保发展战略有效贯彻落实,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二、人力资源指引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指引的必要性和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当关注的主要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使用和退出等,分为三章共十四条其核心是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切实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强化激励机制,增强人才活力,合理引进和开发人才,用好和盘活现有人才,强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全面提升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才和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切实做到使每位员工都投身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中 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团队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企业董事会成员和董事长是决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管理人员,其中,董事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决策层团队要具有战略眼光,具备对国内、国际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分析判断能力,要对同行业、本企业的优势具有很强的认知度决策层决策失误,很可能葬送企业的前程现代化企业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促进企业决策层处于优化状态 执行层通常是指经理层经理层应当树立的重要理念就是执行力企业科学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经理层强有力的贯彻实施才能实现;否则,再好的发展战略如果执行不力,也会导致经营失败。
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必须能够引进优秀的管理团队,其中,总经理人选至关重要近年来,大型企业不断创新引进优秀高管人才的方法,向国内外聘请职业经理人,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一个从事实业且提供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凸显专业技术人员团队的重要性此类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激发科技 人员研发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命脉企业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致力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能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员工素质不断提升,使全体员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甘愿为企业发展贡献终生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 人力资源指引按照优化人力资源的要求,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源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三个方面的重要风险 (一)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人员如前所述,在现代企业中,决策层和执行层对于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关注这一重要风险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牛鼻子”。
也就是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当通过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不断验证决策层和执行层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如果发现重大风险,或对经营不利,应当及时评估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人员是否具备应有的素质和水平 在对决策层和执行层高管团队的评估考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胜任岗位工作的,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及早加以解决,避免企业面临崩溃或走向消亡当然,也不完全限于高管人员,其他人员缺乏和过剩、结构不合理等,也可能影响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漏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掌握企业发展命脉核心技术的专业人员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或商业秘密,甚至国家秘密的专业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资本”就实现发展战略而言,核心专业人才的流失,无疑会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和长远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同时也会对人力资源造成巨大损失为了留住核心专业人才,企业要有容纳人才共同创造价值的企业文化和环境;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要知人善任,相信人才、依靠人才,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别是,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企业技术攻关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开展各种专业培训等继续教育,帮助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补充、拓宽、深化和更新知识。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做到以事业、待遇、情感留人与有效的约束限制相结合企业对于掌握或涉及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或国家机密的工作岗位的员工,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防止企业的核心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密,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 (三)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这一风险侧重于企业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而引发的劳动纠纷为了避免和减少此类风险,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