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直肠肛管解剖完整版本.ppt

资****亨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99MB
约50页
文档ID:128072950
直肠肛管解剖完整版本.ppt_第1页
1/50

直肠肛管解剖 王银光 一 直肠解剖 一 直肠走行长12 15cm 位于盆腔后部 沿骶尾骨前面下行向上平第3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 向下穿盆膈延续为肛管 前邻 男性 直肠膀胱陷凹 膀胱底 精囊腺 前列腺 女性 直肠子宫陷凹 子宫及子宫颈 阴道 后邻 骶 尾骨 梨状肌 二者之间有骶中动脉 骶外侧动脉 骶静脉丛 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 骶交感干和奇神经节 两侧 盆丛 直肠上下血管及肛提肌 二 直肠形状 上下两端缩窄 中间膨大成直肠壶腹内有三条半月形横皱襞 直肠瓣又称Houston瓣 左 右 左 矢状面 侧面观 直肠骶曲和会阴曲 冠状面 正面观 右 左 右 弯曲 一 直肠解剖 三 直肠与腹膜的关系 上段直肠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在直肠中部返折成直肠膀胱陷凹 男 或直肠子宫凹陷 女 下段直肠全部位于腹膜外 一 直肠解剖 二 肛管解剖 长约3 4cm 上自齿状线 下至肛缘 相关解剖结构 解剖学肛管 齿状线至肛缘外科肛管 解剖学肛管 齿状线上方1 5cm 即肛管直肠环上缘至肛缘 肛直角 肛管和直肠壶腹之间的夹角 90至100度 齿状线 又称梳状线 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 由肛瓣和肛柱下端组成 呈锯齿状 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 肛梳 齿状线向下延伸约1 5cm的幅度 围绕肛管形成环形的隆起 又称痔环 表面为覆层扁平上皮 深部含有痔外静脉丛 并借致密结缔组织与肌层紧密附着 白线 肛梳下缘 为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的环形浅沟 称内外括约肌间沟 直肠指检时可扪及 二 肛管解剖 肛柱 齿状线上方的粘膜形成8 10个纵行条状皱甓 长1 2cm 又称直肠柱 其深面又直肠上动脉终末支和痔内静脉丛 肛瓣 相邻两个肛柱下端的半月形粘膜皱甓 肛窦 又称肛隐窝 为相邻肛柱下端与肛瓣围成的囊袋状小隐窝 3 5mm深 开口向上 其底部有肛腺开口 有储存黏液润滑大便的作用 肛腺 4 8个 多集于肛管后壁 2 3向外延伸至内括约肌层 少数可至联合纵肌 极少数可至外括约肌及肛旁间隙 肛隐窝感染可沿肛腺扩散 肛乳头 位于肛柱下端的三角形上皮突起 基底呈淡红色 尖端灰白色 直径1 3mm 可因感染及外伤等因素发生肥大 相关解剖结构 二 肛管解剖 三 肛管直肠肌肉 内括约肌 内侧 不随意肌 外括约肌 外侧 随意肌 浅部 皮下部 深部 肛管直肠肌肉 联合纵肌 中 肛提肌部分肌纤维 内 直肠纵肌 外 外括约肌深部向下延伸 肛提肌 耻骨直肠肌 肛提肌 外括约肌 肛管直肠环 组成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深 浅两部 耻骨直肠肌在肛管直肠连接处是括约肛管的重要肌群手术时被完成切断 可造成大便失禁 四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以肛提肌为界 分为肛提肌以上和以下间隙肛提肌以上间隙骨盆直肠间隙 2个 直肠后间隙肛提肌以下间隙肛门周围间隙坐骨直肠间隙 2个 肛门周围间隙 坐骨直肠间隙 直肠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直肠下动脉 起自髂内动脉 骶中动脉 起自腹主动脉下端后方 肛动脉 起自阴部内动脉上述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五 直肠肛管血管与神经 一 血管 动脉 痔内静脉丛 直肠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无静脉瓣 易曲张形成内痔痔外静脉丛 肛门静脉 阴部内静脉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扩张形成外痔 五 直肠肛管血管与神经 一 血管 静脉 直肠交感 来自骶前神经丛副交感 来自S2 4肛管内括约肌 交感及副交感其他 脊神经阴部神经 痔下N 前括约肌N 肛尾神经第四骶神经会阴支 五 直肠肛管血管与神经 二 神经支配 六 肛管直肠的生理功能 排便和控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 TheEnd 齿线的临床意义 直肠柱 肛门瓣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 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谢谢配合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