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宗祠通用对联注解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8.67KB
约56页
文档ID:12617031
宗祠通用对联注解_第1页
1/56

1 -宗祠通用对联注解宗祠四言通用联1.长绵世泽;丕振家声长绵:亦作“绵长” 延 续久远南朝梁庾吾《谢赉林檎启》:“ 丹徒 故苑,岁绵长 而不见; 岷山旧植,路重阻而来难” 《西游记》第十一回:“普谕世人为 善,管教你后代 绵长 ”《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如大清历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 终始” 世泽:祖先的遗泽主要指地位、权势、 财产等语本《孟子•离娄下》:“ 君子之 泽,五世而斩”明吴承恩《挽陈拙翁》诗:“龙楼动褒表,世泽正丕丕”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余既识其前后岁月,而慨夫能守世泽之难也” 丕振:大力振兴 《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乃不思大展经纶,丕振旧业,以光先人之绪” 家声:家族的名声2.衣冠百世,俎豆千秋衣冠 :指世族;士绅 《后汉书·羊陟传》:“家世衣冠族”百世: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俎豆:1.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史记 孔子世家》:“常陈俎豆,设礼容” 2.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 虽在军旅,不忘俎豆”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 铭》:“ 故著之独详,亦以见公(袁可立子袁枢)得俎豆於孔庭者非诬也” 。

2 -千秋:岁月久远3.春秋匪懈;继序不忘春秋:一年,四季. 《诗•鲁颂•閟宫》“秋匪解,享祀不忒” 匪懈:(念:fěi jiě)今作 “ 匪解 ”,不懈怠即不松懈懒惰 《诗•大雅•烝民》:“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郑玄笺:“ 匪,非也 ”孔颖达疏:“早起夜卧,非有懈倦之时” 《汉书•宣帝纪》:“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解,永惟冈极” 继序:继绪,谓承继先代功业 《诗•周颂•闵予小子》:“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毛传:“序,绪也 ”《汉书•礼乐 志》:“ 乐终产,世继绪”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晋宗庙歌》:“明明烈考,丕承继序” 唐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惟宗 庙之尊重,继序之不易 ”4.昭假烈祖;佑启后人昭假: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 《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 毛传:“假,至也 ” 马瑞辰通释:“言诚能昭假於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 》:“噫嘻 成王 ,既昭假尔” 一说,明告高亨注: “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 又一说,招请 见郭沫若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 《后汉书•冯异传》:“昔我光武 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

烈祖:用于对远祖的美称北周庾信 《哀江南赋》:“余烈祖于西晋 ,始流播於东川 ”佑启:佑助启发 《孟子•滕文公下》:“《书》曰:‘ 丕显哉, 文王謨!丕承者, 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今本《书•君牙》作“启- 3 -佑” 明颜志邦 《<颜氏家训>序》:“我黄门祖(指颜之推 )恭立厥训,佑启后人”5.绳其祖武;贻厥孙谋绳其祖武: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绳,继续武,足迹贻厥孙谋:贻厥(念:yí jué)《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 贻厥子孙” 孔传:“贻,遗也言仁及后世”后遂以“贻厥孙谋” 谓为子 孙的将来作好安排6.绳其祖武;佑我后人7.慎终追远;积厚流光慎终追远:谓居父母丧要尽礼节,祭祀要尽虔诚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 《论语•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意思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 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孔安国《何晏集解引》“慎终者,丧尽其哀; 追远者,祭尽其敬 ”积厚流光:谓功业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广远光,通“ 广 ”语本《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清钱谦益 《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箕裘之美,侔于带礪,积厚流光,斯已信矣 ”亦省作“ 积厚 ” 宋 欧阳修 《奉和御制龙图等阁观三圣制书》:“积厚丕丕叶,重光郁郁文 ”明彭时 《跋元赠亚中大夫欧阳公神道碑后》:“ 知先生之所以显融光大- 4 -者,有自信所谓积厚而发弘也 ”8.百年树德;奕代流芳树德:树:立;德:德惠奕代:奕世,累世 晋陶潜《闲情赋》:“缀文之士,奕代继作 ”9.蒸尝勿替;祀事孔明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后汉书•冯衍传下》:“ 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蒸尝” 一词原于上古 汉代董仲舒著有 《春秋繁露》,是用于解说《春秋》的其中深察名号第三十五有云:“享鬼神者号一曰祭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礿, 秋曰尝,冬曰蒸 ” 这就是说,敬奉鬼神的名称之一叫做“祭” ,“祭” 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下位名称,春季祭祀叫做“ 祠”,夏季祭祀叫做 “礿”,秋季祭祀叫做 “尝”,冬季祭祀叫做“ 蒸”蒸尝”一词取自冬季的 “蒸”和秋祭的“尝” ,即用部分代替全体,以指一年四季的祭祀,往后又用“蒸尝”代指祭祀用的祖产,均属修辞上的借代用法古时祭祀先祖可以在春夏秋冬任何一季,后来逐渐改到春秋两季,也有只在春季祭祀的。

替:衰废孔明:很完备;很洁净;很鲜明 《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 郑玄 笺:“ 孔,甚也;明,犹备也,絜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 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 薛综 注:“孔,甚也,言礼仪甚鲜明也 ”《隋书•音乐志中》:“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 顾,保兹介福 ”10.奉先思孝;敦族言欢奉先:祭祀祖先 《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 - 5 -敦:指敦睦亦作“敦穆” 夏侯湛《昆弟诰》“ 敦穆于于九族 ”言欢:欢快的交谈11.孰事有恪;明德维馨恪:恭敬,谨慎:~遵明德维馨: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明德,指美德馨,散布很远的香气,引申为“高尚”12.千支共荣;一脉相承一脉:一个血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13.心诚则灵;意虔便安14.关山分隔;血脉相通关山:关隘和山川形容极其遥远 《乐府诗集·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宗祠五言通用联1.千枝归一本;万派总同源枝:指枝叶 联中喻同宗各支派本:根源同源:指事物的来源相同2.世代源流远;孙枝奕祀长孙枝:喻孙儿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 ”奕祀:亦作“ 奕禩 ”,世代,代代。

清胡 鸣玉《订讹杂录•奕禩》:- 6 -“禩同祀, 商谓年为祀奕禩,犹奕世也”3.礼乐家声远;诗书世泽长礼乐:礼节和音乐孔颖达疏:“乐主和同,则远 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 ”《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注:“ 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4.典祀千年重,绵延百世昌典祀:按常礼举行的祭祀宋范成大《祭灶词》:“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盃盘丰典祀 ”重:重视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绵延:一个连着一个,接连不断昌:昌隆昌盛兴隆5.宗祖规模远;儿孙绍述长宗祖:即祖宗,先祖规模:指计划,谋筹绍述: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高攀龙《台卿夏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6.祖功垂福泽;宗德布春光祖功宗德:谓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孔子家语•庙制》:“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垂:传下去,传留后世7.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 7 -衍:延长,开展8.涧溪毛可荐;黍稷德惟馨涧溪毛:指山涧中的草 《左传.隐公三年》:"涧溪沼沚之毛"杜预注:"毛,草也 "荐:指进献,祭献荐羞(进献肴馔)。

荐胙(供献鬼神的肉)荐新(果菜米谷 刚 熟,先到神主先人前设供祭祀);荐享 (祭献,祭祀)荐奠( 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荐羞(奉献的祭品)荐享 (进献祭品祭祀) 黍稷德惟馨:五谷美味并不是最香的,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的源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9.蒸尝酬祖德;昭穆序人伦酬:指酬神,祭谢神灵昭穆:(1).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 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 《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 ” 郑玄 注:“ 父曰昭,子曰穆 ”汉桓宽 《盐铁论•忧边》:“ 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禰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此事亦不难行,祇是道理所在,朕止令於伯字行中选择,庶昭穆顺序 ”(2)泛指宗族关系晋潘岳《杨荆州诔》:“系自有周 ,昭穆繁昌,枝庶分流 ”《新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 ”明徐霖《绣襦记•慈母感念》:“吾家族属蝉 联 ,待我择一个昭穆承继 便了 ”清孔尚任《桃花扇•阻奸》:“况且昭穆 伦次,立 福王 亦无大差 ”联中以(1)释义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8 -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孟子•滕文公上》云:“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0.福田祖宗种;心地子孙收福田:佛教语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故称晋道恒《释驳论 》:“是以知三尊为众生福田供养,自修己之功德耳 ”心地: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朱子全书•学二》“自古圣 贤,皆以心地为本” 《镜花缘》“欲广福田 ,须凭心地 ”收:指收心收起散漫放纵的或不良心思,不要被外界所干扰11.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 ”( 也称“五德”)孔子提出 “仁、义、礼”,孟子延伸为“ 仁、义、礼、智 ”,董仲舒扩充为“ 仁、 义、礼、智、信”,后称“ 五常” 这“ 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忠孝节德行:忠,指忠诚孝,指孝道 节,指操守德,指道德行,指品行12.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万叶:万世;万代 《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 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 ”《宋书•武帝纪中 》:“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9 -荐:荐福,祭祀以求福余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餘庆 ”千龄:犹千年、千岁,极言时间久长 《晋书•礼志上》:“ 方今天地更始,万物权舆 ,荡近世之流弊, 创千龄之英范 ” 唐张九龄《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诗:“ 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光:指光大,显扬,使 显赫盛大本支:亦作“ 本枝 ”,指 同一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孙宋苏轼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乃眷贤 王,篤生兹日,本枝之 庆,华萼相承 ”13.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陈:陈列陈设摆列摆设馨香:芳香,比 喻德化远播14.析居分异地;溯源本同根析居:分别居住,谓分家宋范正敏 《遯斋闲览·娶妇离间友爱》:“ 季怒,遂逼其兄析居,而孝友衰焉 ”《金史·纥石烈良弼传》:“父子兄弟往往析居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吾闻兄弟有析居之义今吾与汝,皆已娶妇,田产不薄,理宜各立 门户 溯源:往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探求本源 “溯源” 取自“追本溯源”之意,意为 “追溯我们自身本性,回归本源! ”宗祠六字通用联1.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不易:不改变;不更换 《易•乾》:“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 王弼注:- 10 -“不为世俗所移易如斯:如此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礼乐绳其祖武;诗书贻厥孙谋礼乐诗书:“礼乐” 指礼 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 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