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主要内容(14200字)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五年计划”是一个国民经常和社会发展的中短期规划,当然,是每五年规划一次 我国从19xx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2006-20xx年的“五年规划”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叫“十一五”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从19xx年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二个“五年规划”目录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第四个五年计划第五个五年计划第六个五年计划第七个五年计划第八个五年计划第九个五年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成就与主要问题: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第四个五年计划 第五个五年计划 第六个五年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 第八个五年计划 第九个五年计划 第十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第四个五年计划 第五个五年计划 第六个五年计划 第七个五年计划第八个五年计划第九个五年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成就与主要问题“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xx年到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xx年底胜利完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相当于19xx年底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总值的1.9倍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xx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旧中国从19xx年到19xx年49年问钢的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xx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xx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
19xx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 “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以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和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占60%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xx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1954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第二个五年计划19xx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建议》从19xx年到19xx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xx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xx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xx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xx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xx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
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xx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xx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xx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第三个五年计划19xx年到19xx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xx年初开始研究 第三个五年计划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xx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xx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xx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初步设想》确定的“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xx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按照《汇报提纲》的要求,“三五”计划期间各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农业总产值超额2.2%,工业总产值超额21.1%,新增主要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石油开采2777万吨,炼钢652.7万吨,铁矿开采3590.1万吨,合成氨244.4万吨,化肥204.16万吨,水泥1533万吨,塑料18.7万吨,棉纺锭322万吨,化学纤维1.23万吨,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万吨 然而,尽管“三五”时期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第四个五年计划“四五”计划于19xx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xx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xx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xx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xx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xx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xx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xx年是“四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19xx年指标要求来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发电量103.1%,棉纱96.8%,铁路货运量98.7%,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第五个五年计划19xx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xx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xx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xx年到19xx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xx年至19xx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xx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xx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比19xx年增长13.1%,19x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l0亿元,比19xx年增长12.3%,比19xx年增长19.4%财政收入和支出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但收入略有节余,扭转了19xx年到l975年连续三年财政赤字、财政收支恶化的状况。
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19xx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强调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初步提出了调整、改革的任务和措施,预示着国民经济发展即将摆脱困境,进入新的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时期19xx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第六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xx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