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片方言音系初探 摘 要:吉林方言中蛟河片方言,是孙维张、路野1986《吉林方言分区略说》中五片之一,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上都与东北方言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其自身的特点我们也不能忽视,本文着重描写其语音特点Keys:东北方言 吉林方言 语音一、蛟河片概况及方言溯源孙维张、路野《吉林方言分区略说》中依据古影疑两母开口一二等字今声母的不同,把吉林省的方言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再分成蛟河、通化、延吉三片;西区再分成扶余、长春两片,本文从其区划蛟河片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其共辖六个县市: 蛟河、舒兰、吉林、永吉、桦甸、敦化清统治者把吉林(今吉林市)看成清朝的发祥重地,康熙十五年,原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吉林成为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流域的重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朝鲜族、满族、回族 、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区域五代十国时期,契丹人掳掠大量的北京人入关,这些人所说的话,近于后来的大都话,形成了北京官话的高峰片,这奠定了东北方言的基础一部分山东移民继续向北迁移,居住在吉林和黑龙江东部;说冀鲁官话的河北人出山海关,涌向了吉林和黑龙江西部。
近代东北官话则与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发生接触,直接决定了东北方言的现代格局本文拟以蛟河片为研究对象,以吉林为方言代表点今天的吉林市共辖4区、4市(县级)、1县但其中磐石市被划到长春片,因此吉林市属蛟河片的方言具体包括昌邑区、船营区、丰满区、龙潭区;蛟河市、桦甸市、舒兰市;永吉县二、蛟河片方言音系本文分别从声、韵、调三方面对蛟河片方言的语音进行系统的描述,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其他从杨师春宇2006的拟音1.声母1.1精知庄章组不分2.韵母2.4个别字韵母发生变换问题3.2字调不一致问题吉林蛟河片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除调值的差异外,在一部分的字调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些字普通话读阴平,吉林蛟河片方言分别读做阳平、上声、去声,如“埃”(尘埃)[ai55]读为[ai24];有些字普通话读阳平,吉林蛟河片方言分别读做阴平、上声、去声,如“挨”(挨饿)[ai35]读为[ai44];有些字普通话读上声,吉林蛟河片方言分别读做阴平、阳平、去声,如“匕”(匕首)[pi214]读做[pi42];有些字普通话读去声,吉林方言分别读做阴平、阳平、上声,“卫”(卫生)[uei51]读做[uei213]。
结语蛟河片方言作为吉林主要的方言之一,有着与吉林方言同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推广流行,各地区方言渐趋同化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概括了吉林蛟河片方言语音上的一些特点,希望通过本文使更多的人了解蛟河片方言Reference:[1]丁声树,李荣.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2]孙维张,路野.吉林方言分区略说[J].方言,1986,(1).[3]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会办公室主编.吉林省志——社会科学志[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4]张玉梅.吉林方言舌尖音转化现象分析及其测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4).[5]杨春宇.辽宁方言语音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科社版),2010,(9).(刘淑婧,杨春宇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29)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