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223—91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代替GBJ4—73废气电站部分Emissionstandardsofairpollutantsforcoal-firedpowerplants1992-08-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局1991-10-29批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气污染防治法》,控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护坏境,特制定本标准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最及烟尘允许排放浓度本标准适用全国除层燃和抛煤发电锅炉以外的燃煤电厂2总则2.1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最按全厂建设规模计算所采用烟囱高度值以240m为极限,由地形和当地人气扩散条件需要,烟囱的实际建造高度超过240m时,仍按240m计算2.2地形或气象条件复杂地区(如山区、海边及多年平均风速Vl.Om/s地区)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允许排放屋,应根据实测评价确定,报电厂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3.1用一座烟囱排放的燃煤电厂,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最计算的规定:Qso._=PUH:xIO'6式中Oso’一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t/h:U—输送风速,m/s;%一地面10m高度处平均风速,m/s。
采用电厂所在地附近的气彖台、站最近五年观测的距地而10m高度处的风速平均值当1.3>[7;0>1.0nVs时,取[7;0=1.3m/s;比—烟囱几何高度,m:Hc——烟囱有效高度,m;—烟气抬升高度,m,按附录A规定计算:P—排放控制系数,按表1査取;加一地区扩散条件指数,按表1查取表1排放控制系数P及地区扩散条件指数m地区Pm新扩改火电厂现有火电厂°城市7.460&9471.893m丘陵11.93613.4211.893平原3.6086.1862.075注:1)现有火电厂为本标准实施前已投产及虽未投产但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批准建造的燃煤电厂3.2用多烟囱排放的燃煤电厂,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最(或超标排放最)计算的规定:3.2.1新扩改火电厂,采用多烟囱排放时,按等效单源计算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崑,计算式如下:Qso广PiTH'xE(5)(6)式中H,——多烟囱等效单源高度,m;N—全厂烟囱数;i—烟囱序号(#1,2,…,N);Hci—第,座烟囱的有效高度,m,见3.1条:□—平均输送风速,m/s:U——第f座烟囱输送风速,m/s,见3.1条其他符号意义同3」条3.2.2现有火电厂多烟囱排放,用高斯模式计算全厂所有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面口平均浓度最大值,不得超过下列限值:Cfo.O6mg/in3,对于城市地区S(0.09mg/n?,对于农村地区否则,即为全厂二氧化硫超标排放。
超标排放崑按式⑺计算:(C—C、NvCmd>/=1(7)式中Qc—全厂二氧化硫超标排放量,t/h:嗣一全厂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面口平均浓度最大值(mg/m3),计算方法见3.221;G—现有火电厂二氧化硫地而口平均浓度限值,mg/m3;M叫一第i座烟囱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殖,t/ho其他符号意义同3213-2.2.1现有火电厂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而口平均浓度最人值,按式(8)计算:“4・4式中G——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而一次浓度最人值(mg/m3),计算方法见附录Bo(7剧意义同3.2.2o3.2.2.2用高斯模式计算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而一次浓度时,扩散参数用式(9)、(10)计算:az.=(10)式中八oz—与计算一次浓度对应的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m;X—从源点出发的卜•风向距离,m;Yi>J、J、a2系数,由表2查取表2Yi、J、5、J取值表地表状况K1Yia1a2城市或丘陵0.32050.12000.89271.0000平原农村0.22030.23530.89270.83044烟尘排放标准燃煤电厂锅炉除尘器出II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计算的规定:(H)C,=1.7K“a式中C2—锅炉除尘器出丨1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干烟气;a—除尘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C2—固态排渣煤粉炉,a=1.7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n?干烟气),按表3执行;K—炉型折算系数,由表4査取。
表3固态排渣煤粉炉,a=l・7时,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Nm?干烟气)燃煤应用基灰分标舍'%分类A0O1OVA0O2040新扩改火电厂锅炉670t/h及以上的锅炉或在县及县以上城镇建成区内的锅炉150200300350400450600670t/h以下,且在县建成区以外地区的锅炉50070010001300150017002000现“采用电除尘器的锅炉2003005006007008001000采用其他除尘器3)的锅炉800120017002100240028003300注:1)现有火电厂锅炉为本标准实施前已投产及虽未投产但初步设计已通过审查批准建造的燃煤电厂锅炉2)采用电除尘器的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也适用袋式除尘器3)其他除尘器包括文丘里、斜棒栅、泡沫、水膜、多管、人旋风等除尘器表4炉型折算系数K炉型煤粉炉旋风炉沸腾炉固态排渣液态排渣工式卧式炉型折算系数K1.()0.70.50.30.55标准实施5.1本标准由行业主管环境保护部门协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5.2本标准中二氧化硫及烟尘的监测暂参照中国坏境科学出版社1990版《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有关方法,待国家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附录A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式(补充件)A1烟气抬升高度按下列公式计算:当0H$21OOOkJ/s,且ATM35K时:城市、丘陵:1.303凶切尹//(A1)平原农村:△Hl・427QfH尹他(A2)当21OOW0HW21OOOkJ/s,且ATM35K时:城市、丘陵:^=0.292岔5可5/匕用)平原农村:△//=0.3320带於7q(A4)当eH<2100kJ/s,或△TV35K时:(A5)\H=2(15匕d+O.O1O0H)/〃s式中△—烟囱出丨1处烟气温度与坏境温度之差,K,计算方法见A1.1;2h―烟气热释放率,kJ/s,计算方法见A1.2:Us烟气抬升计算风速,m/s,计算方法见A1.3;Vs一囱出II处实际烟速,m/s;d——烟囱出I」内径,m其他符号意义同本标准3.1条A1.1烟囱出II处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7'按式(A6)计算:(A6)灯=冬一4式中人一烟囱出II处烟气温度,K,可用烟囱入II处烟气温度按-5°C/100m递减率换算所得值;Ta—烟囱出II处环境平均温度,K,可用电厂所在地附近的气彖台、站定时观测最近五年地面平均气温代替A1.2烟气热释放率按式(A7)计算:0H=CpV0AT(A7)式中Cp——烟气平均定压比热,1.38kJ/(Nm、K);Vo—排烟率(Nm3/s)o当一座烟囱连接多台锅炉时,该烟囱的%为所连接的各锅炉该项数值之和。
其他符号意义同A1A1.3烟气抬升计算风速按式(A8)计算:(A8)式中S意义同A1其他符号意义同本标准3.1条计算U$时规定:当2.0>S$1.0m/s时,取氏>=2.0m/s附录B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面一次浓度最人值的计算方法(参考件)B1现有燃煤电厂用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而一次浓度最人值的计算方法B1.1采用将至少两座烟囱以直线连接的方法,使全厂全部烟囱连成若干直线,对这些烟囱连线依次考虑,取考虑需作计算的连线上任一烟囱的地理位置为坐标原点,先后沿该连线向两端延伸各取兀正向(即卜•风向)一次,建立地面直角坐标系0刃,用下列公式计算全厂多烟囱排放在取定的A'轴线上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面最人一次浓度:Cmy=Nax{C(x)}(Bl)(B2)式中C(x)——由全厂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卜•风向地面点%0)二氧化硫一次浓度,mg/m3;j取定兀正向的序号;Cmj——第j次取定A-正向时由全厂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而一次最人浓mg/m3;厶m—全厂烟囱中,最远的两座烟囱之间的水平距离,m;)7—第i座烟囱地理位置的y坐标,m;Mso,——第:座烟囱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気t/h;O•儿、6、―第i座烟囱与一次浓度计算对•应的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m),计算方法见B1.2。
其他符号意义同本标准3.2.1及322.2B1.2第i座烟囱与计算一次浓度对应的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用以卜•公式计算:(B3)ay=7^x-x^(B4)式中£—第j座烟囱位置的x坐标,m:¥,>丫2、aa2——系数,由本标准3.222中表2査取其他符号意义同本标准3.2.2.2及B1.UB1.3全厂所有烟囱连线上二氧化硫地面一次最人浓度中的极丿、值,即为全厂多烟囱排放叠加造成的二氧化硫地面一次浓度最人值:(B5)式中“一考虑作一次浓度计算的烟囱连线数的2倍其他符号意义见本标准3.221及Bl.lo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能源部电力坏境保护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裴崑、胡健民、徐鉉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