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仙打粉香薯栽培技术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0KB
约3页
文档ID:37791768
仙打粉香薯栽培技术_第1页
1/3

1““仙打粉仙打粉””香薯栽培技术香薯栽培技术小楼镇长岭麦韵芳小学一、品种简述“仙打粉”香薯是甘薯(番薯)的一种 “仙打粉”是小楼镇约场村客家土话,大意是说香薯的淀粉含量特别高,有特殊的香味,口感好,相传是何仙姑路过当地为解乡民饥疾点化出来的该品种在客家地区山坡上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未经基因改良,以其烘烤后具有栗子般粉香、水果般甘甜而受当地农民欢迎经科学研究发现,香薯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钙、钠、磷、铁和胡萝卜素、维生素 B1、B2、C 等其中胡萝卜素含量等同胡萝卜,维生素含量相当于柑桔,整体营养素质高于其它农作物,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抗癌防病保健功能因此说香薯是集粮、果、蔬于一身的保健食品和悠闲食品良好的生态环境、纯自然的品种和美好的传说告诉我们,“仙打粉”香薯的特殊品质值得一偿二、主要栽培技术 (一)育苗 1、精作苗床,施好基肥选择通风向阳、肥力好、管理方便的地块做苗床用腐熟栏肥做基肥,并与床土充分拌匀,平整床面,畦宽 15cm、高16-25cm,四周开好排水沟采用小拱棚加地膜二层或单层小拱棚或单层地膜覆盖保温育苗方式 2、选好种薯,适时育苗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皮色鲜亮、表面2光洁、无破损、无病虫害的薯块作种薯。

育苗时间在 3 月中、下旬开始,可适时早育 3、分类排种,农膜覆盖薯块斜放,头尾方向一致;顶部向上,尾部向下;上部平,下部可不平;大薯在中,小薯在外;排种密度为薯块之间间隔3-5cm;大田亩用种量 15kg排好后浇稀粪水再覆土 3cm,然后搭棚盖膜4、苗床管理出苗前保持床温 28-30°C,床土保持湿润,以利发根早出苗出苗后控制床温 25°C 左右,如膜内温度超过 35°C,要通风散热,寒潮来临时做好保温工作种薯萌发后进行施肥,一般以人粪尿浇施为好,当苗高 10-13cm、有 6-8 张完整叶片时,可以剪苗栽种大田 (二)采苗与扦插 平均气温达到 30--35°C 以上时,可剪苗栽种于大田,一般 5 月上旬开始,适期早栽如在 4 月下旬提前扦插,由于气温较低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采苗时选阴雨天或晴天傍晚剪取壮苗,留基部 3 个节扦插可采取宽垄双行株距 28-30cm 或窄垄单行株距 20-22cm,每亩扦插4000-5000 株 (三)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薯苗栽插成活后立即补苗,防止缺株,力争全苗匀苗 2、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早,一般在薯苗开始延藤时即可进行,以后每隔 10-15 天进行一次,共 3-4 次,要求前深后浅,垄面浅锄,株基不动。

3、科学施肥扦插后 10-15 天每亩施甘薯专用复合肥 30-40 公斤;3肥力条件好的地块少施或不施插后 30 天施“夹边肥”,每亩施腐熟饼肥、灰肥 10-15 公斤;待垄面开裂时看苗施裂缝肥,每亩施专用甘薯复合肥5-10 公斤 4、提蔓生长中后期进行提蔓,特别是后期遇秋雨连绵的季节更为重要,提蔓应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其次数和间隔时间,以能防止不定根发生为准 5、病虫害防治危害甘薯的病虫害主要有甘薯病毒病、黑斑病、紫纹羽病和斜纹夜蛾 病毒病防治:种薯应选择无病种薯,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黑斑病、紫纹羽病防治:严禁发病地块留种,种薯在育苗排种前用 80%的“402”药剂 2000 倍液浸 5 分钟,采好的苗用 25%多菌灵 1500 倍液或 50%托布津 2000 倍液浸 10 分钟 斜纹夜蛾防治:在 6 月下旬每亩使用 10%除尽 1000 倍液或 5%抑太保 800-1000 倍液喷雾 (四)适时收获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收获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品种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来确定早中熟品种可在 8 月底 9 月初开始收获,迟熟品种可在10 中旬开始收获。

最迟收获期在降霜之前,禁止在雨天收获收获过程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按品种分开收获和存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