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6MB
约19页
文档ID:486691258
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_第1页
1/19

word按摩要领和具体手法按摩根本手法介绍要学习按摩,首先要了解各个部位的按摩方法手法,以下是较多作为按摩位置的颈椎以与其周围部位所用的按摩手法技巧要点:按摩者姿势:沉肩、坠肘、松腕〔扎马步〕按摩技巧:有力度 热度 渗透均匀:幅度、频率、力度持久:有连贯性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用力方向,自然力收回〕颈部一般套路l 手掌抚摩或按摩颈,,以后部发热舒适为度,动作由轻与重,由小到大,快慢结合l 按揉颈肌,左手扶住受术者头部以固定,右手拇指和食、中两指分别位于颈椎两侧肌肉隆起之处,自上而下,由轻与重进展按摩揉捏,边按揉,边下移,重复动作5~10次l 按揉风池穴,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对准风池穴,轻按重揉,围由小与大直到有酸胀感l 自上而下,大拇指点按脊椎两侧,自风池沿肌肉走向〔凹〕至肩井l 自上而下,用手指推脊椎两侧的肌肉l 拿项肌,拇指和食、中两指拿担其两侧的颈项肌,自上而下均匀用力,动作一一弛,反复20~30次 附:挤压---十指交叉,掌跟夹拿〔也可用于三角肌、肱二头肌附近〕肩部具体手法:〔肩背部按摩大多适用 ,肩部:揉拿按击滚;背部:击揉按拨滚〕1. 击:锤、拍、劈、扣〔有节奏感〕叩击类手法:手掌、拳背、手指、掌侧面、掌侧小鱼际、指尖叩打体表。

拍法: 虚掌,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掌击法: 手指自然松开,腕伸直,用掌根部叩击体表注:施术时需询问受术者感受2. 揉:要点:盘旋指柔、掌根揉、肘揉l掌揉法:•动作要领: 术者用手掌掌根附着于治疗部位或穴位,稍用力下压,腕关节略背伸,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以与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盘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肌肤一起揉动•动作要求: 操作时腕关节要放松,压力轻柔,动作灵活附着部要吸定,不能在体表摩擦,也不能向下按压l指揉法:拇指揉:用大拇指指腹轻按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四)前臂揉、肘揉用于肌肉丰厚处,其作用与掌揉同,刺激量大于掌揉法3. 拿:要点:捏、提、松〔不要完全松〕针对不部位的肌肉特征分别的技巧:肌肉比拟长——四指指腹,肌肉比拟短——二指指腹4. 拨:〔先用揉法,将表层肌肉揉开〕 技巧:垂直于条状肌肉,用拇指指腹按下去,来回单向运动 肘用力,手腕放松不用力,轻柔、连续,可换揉。

5. 滚:技巧:手腕高度放松侧滚:一是由前臂的旋转;二是由腕关节的屈伸而组成的复合式手技动作其受力部位以小鱼际肌至第五、第四掌骨的背侧直滚:手握空拳,用后四指6. 按:〔指按、掌按、肘按〕 指按:拇指与食指夹住中指,垂直上下,定点点按穴位或经络部位按而留之,不要太快松开,留一段时间,以达到持久渗透的效果7. 搓:〔收尾法〕 大腿、小腿、肩部 患者的手搭在术者肩上 手心相对搓 快速轻柔 缓慢上下移动 搓肩部,两手交叉,握在肩上,用掌跟相对运动挤压8. 抖:〔收尾法〕 技巧:幅度小、频率快(先慢 放松),不要憋气 施术姿势:后脚虚步,扎马步,力度不要太大,身体后倾,且受者身直,患者的手刚好拉紧背部推油、膏等润滑皮肤,单方向推,推得不要力度过大擦:〔先用油膏等润滑皮肤;〕关键词:直、长、均、热直:手直,擦得方向轨迹直,来回的擦〔推是单方向的,擦和推的重要区别〕均:均匀有力第三局部:穴位介绍在学会按摩的根本手法和懂得按摩的相关知识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按摩技术,需要了解人体各穴位的位置与作用常用腧穴的简单介绍名词解释:¨ 腧:与“输’通¨ 穴:即孔隙¨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生理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脏腑的联系腧〔如下图〕按摩常用穴位头脸部:一. 风池穴¨ 取穴方法: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通俗定位:位于后颈部的发际,在两条粗肌肉的斜方肌两外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这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 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二. 百会穴¨ 取穴方法: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之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通俗定位:大约位在头顶部中央的穴位左右两耳向前折曲,从其最上端往头顶上升的线与左右眉间中央往上升之线的交叉点,如此可正确找到头顶的中央同时,从眉间逐渐通过头部中央的线之间,从额头与脖颈的发际到另一端的发际加以二等分,本穴正好位于额头的发际二十分之五,或脖颈发际十二分之七的位置。

用指尖指压本穴位,会感觉轻微疼痛¨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按摩方法: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三. 太阳穴¨ 取穴方法:眼线和眉线的交点向后旁开1.5寸¨ 通俗定位:位于眉毛外侧端与眼尾外侧之间的正中央或通过用指头从鬓角往眼尾局部滑动时,所接触到的凹陷处为基准寻找亦可¨ 功能主治:提神、缓解头痛¨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30秒此法适用于各种人群,但不可用力过度,感觉酸胀即可按摩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四. 神庭穴与印堂穴¨ 功能主治:按压这两个穴位都能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如此效果更佳五. 人中穴¨ 通俗定位: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即人的上唇正中凹下的局部¨ 主治疾病: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用于治疗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

¨ 按压方法: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与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每分钟20-40次为宜,可使患者很快醒肩颈部六. 肩井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人体的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的交接处¨ 主治疾病:1.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3.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施治方法:1.按摩:按揉肩井穴时先以左手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右侧肩井穴五分钟,再以右手按揉左侧肩井穴五分钟,力量要均匀,以穴位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2.温灸:滴大林经络通穴位按摩油,持扶阳罐温灸该穴位,时间为三至五分钟,让罐体的红外线与磁场刺激该穴位,可预治肩酸痛、头酸痛、肩部僵硬、落枕等肩部疾病3.持扶阳罐温刮足少阳胆经(肩部),进展无痛刮痧,将该部位的寒气、湿气排出体外,1周2次,每次3-5分钟左右4.孕妇不能被按压肩井穴。

七. 肩贞穴¨ 取穴方法:在肩关节后下方,臂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疾病: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耳聋;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头痛等八. 大椎穴¨ 主治疾病: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另外,大椎穴拔罐能缓解风湿病、肩颈病、高血压、皮肤痤疮¨ 施治方法:1. 按法:深呼吸,在气止时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持续数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复操作2. 搓摩法:用食、中、无名指轻揉,压力轻盈放在穴位上,盘旋抚摩3. 可用于艾灸,拔罐手臂部九. 合谷穴¨ 主治疾病:头:头痛牙:牙疼痛、牙龈疼痛;面部:青春痘、面部神经麻痹、痄腮眼:眼睛疲劳、口眼歪斜、目赤肿痛鼻:鼻出血耳:耳鸣、耳聋喉:喉咙疼痛、打嗝、咽喉肿痛以与赘疣、三叉神经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这里顺便提与一下该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施治方法:1.按揉: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地按压,频率约为每2秒1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较强,穴位下面要求出现酸、麻、胀,甚至有窜到食指端和肘部以上的感觉,即"得气"现象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是,要注意对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以较强刺激,孕妇一般不要按摩合谷穴2.可结合艾灸治疗十. 阳溪穴¨ 主治疾病:1.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耳聋,耳鸣,结膜炎,角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病;  3.其它:腕关节与周围软组织疾病,扁桃体炎十一. 关穴¨ 主治疾病:心腹部:心绞痛、心痛、心悸、胸肋痛、上腹痛、恶心想吐、腹泻、胸痛、胃痛、呕吐等头、脑:精神异常、失眠、癫狂眩晕、晕车、头痛、中风、眼睛充血等以与孕吐、手臂疼痛、月经痛、呃逆等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按摩方法:一只手的四个指头握住被按摩的前臂,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关穴,指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拇指用力点压1~2分钟,再揉按1~2分钟,交替进展,直至胃痛、呃逆、胸闷、心慌诸症得以缓解十二. 外关穴¨ 主治疾病:四肢: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肋间神经痛、风湿疼痛、肩背痛、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肘臂等。

头部、五官:偏头痛、落枕、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等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按压该穴具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成效十三. 曲池穴¨ 主治疾病: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十四. 手三里¨ 取穴方法:取此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