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情况简介一、概况和发展历程苏州工业园区于 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 5 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 288 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 80 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 31.5万(常住人口 61万)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 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 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 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1994 年至 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 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 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 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 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十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 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 近 1030 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 349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 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亿元,创造就业 岗位51万个200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01.5亿 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 亿美元,其中出口 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 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苏州市3.4%和5%,SO2 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完成的GDP、地方 —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到全市的15%左右,注册 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占到25%左右,已成为苏州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发展规划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 区80平方公里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 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F 1Q三大扳块UZ Th侶H49初晋凉叭环金鸡湖金融瞬贸区Jitfg GSD建監湖科教创新区tMTir&lugy DuShu Ntr CistricC 阳澄湖怵腕游度假忸 伽抽出书孕e T侖rt* Resortk JC\两大门户 圖 p&italscontprehensivs free trade sns东环翦洛建地區»ii9 旳a akxq ifie Dw)ghb j个基地rVKH (V30UR吨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 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 定和完善了 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 〃先规划后建设, 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未来产业发展1、 制造业升级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 路,注重择商选资,提升项目层次,优化产业结构IC、 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 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 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 国前三位积极拓展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 高科技营养食品等产业2、 科技跨越发展国豪电子信息产业臺地火矩计划软件产蹩基地孟尢特色产业基取国辣宴咸电路产业园火炬计划先车霎却洋户业基肛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评测和知识产权 保护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平台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 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以占全国十万 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 值,汽车零部件和软件外包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苏州市的55% 和9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总额超过30亿元的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风险创投、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创业担保以及IC设计、软件硏发、动漫产业与生 物、纳米等领域。
3、服务业倍増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四五”服务业规划体系: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 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专门为入区服务业 企业提供服务业发展引导补助基金,引进沃尔玛、崇光百货、 家乐福、欧尚、百安居、世纪联华等10 多个知名商业品牌 吸引了美国普罗斯、日本近铁等 20 多家国际物流公司入驻 引进了香港汇丰、东亚银行、英国渣打、新加坡星展等 20 多家中外资银行集聚了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 30 多家知名专业机构二)创建四个示范区 创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 范区”:以加快南部科教创新区开发为重点,加大亮点培育、 扶持引导、人才聚焦力度2008年-2010年目标:R&D投 入占GDP比重达5%•创新载体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集聚 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硏发机构超200家•科技领军人才 项目超1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0%・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授权数达80件,建成全国科技创新先导区和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创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示范区”: 以十个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加大软件开发、动漫创作、研发设计、金融后台服务及人力 资源服务等外包项目引进培育力度2008年-2010年目标:引 进名列世界 百强的 服务外 包企 业超 20 家 • 通过CMM/CMMI认证软件企业超40家•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其中离岸业务超过20亿美元•从业人员超8万人,建成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与发包地、国家千百十工程”的重要示范基地创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 区”: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依托,叠加功能、优化政策、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全国最先进、最便捷的物流运营和通关体系2008 年-2010 年,完成综合保税区整体开发:集聚物流企业超100家•贸易公司超300家•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商 品销售额超500亿元•监管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美元,建成 物流高度发达、贸易市场繁荣、配套设施完善的商贸物流运 营中心示范基地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以节能 减排、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重点扶持和典型示范,加快打 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能 源利用等亮点项目2008年-2010年目标:单位GDP能耗 水耗、COD和SO2排放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区绿地覆盖 率达5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98・实现规划建设全过程生 态化•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全覆盖,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生态示范区.三、招商引资 园区经济始终保持年均 30%左右的增速,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 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 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
国际资本集聚截止2008年6月底,吸引包括 77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 3299家,累计实现合同外资约339.6亿美元、内资1295.7亿元涌现出一 批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开工率和 投产率均超过 70%,投产两年期以上企业 80%实现赢利,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投产企业已收回投资优势产业高地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主 导产业加速集聚,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 新兴产业四、投融资概况(一)投资优势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截止2008 年6月,园区累计 吸引1450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已形成集成电路、软件、 游戏动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60%以上园区专利申请年增长达 5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达 46%,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二是国家级产业基地 围绕科技跨越发展战略,园区已 建成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纳米技术国际创新 园。
三是创业投资活跃园区累计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近 50 家,组建成立了苏州创投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 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为一体的资金 支持体系园区创业投资资金规模达到 100 亿元接受过风 险投资的园区企业 100 多家,接受过担保扶持的区内中小企 业 300 家次自07 年 6 月开始运作的中小企业统贷平台已 为 30 多家区内初创期的企业提供了贷款支持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省第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园区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企业和 个人申请专利给予资助,对年度专利申请大户、获得江苏省 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奖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知 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以及园区知识产权法庭,为区域保护 知识产权提供了司法保障设立 1000 万元的“知识产权保 护维权基金”,为区内企业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提供 诉讼保障二)投资政策拥有较大项目的自行审批权,同时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 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为全国首家综合保税 区试点、全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 域、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拥有充分授权的外事管理权、 拥有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公积金制度。
三)投资成果科技创新集群推进:截止 2008 年 6 月底,园区集聚了 海内外科技人才创办的科技型创新企业 700 余家,跨国公司 和国家级研发机构 100 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350 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18% 园区已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0多家“IC设计与制造产业 集群”入选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园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 集中、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园区软件企业 300 家,其中 1 家产值超 10 亿 元,8 家超亿元,2 家入选“中国软件出口 20 强”,2 家入 选“中国软件外包 20 强”,5 家入选“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 10 强”游戏动漫产业:园区有游戏动漫企业 40 多家,其中游戏 公司近 20 家、动漫公司近 30 家,50%以上的企业主要从事 原创作品生产和营销 ,每年原创动画生产能力超过 5000 分 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医药企业产值达 80 亿元园区已集 聚生物医药创业企业 50 多家5 家企业位居“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利润百强”前列;2 家企业位居”全国卫生材料工业企业 50 强”前列;3 家企业位居”全国医疗器械工业企业 50强”前列。
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 45 亿元园区新材 料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先 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在纳米 新材料领域,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 创建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开展以 纳米电子与器件、纳米生物与纳米医学及纳米仿生技术为重 点方向的研究四)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