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探究电路电阻的串、并联(一)主要基本知识点点拨:1. 电阻串联的概念、电阻串联实验研究、等效的思想: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2. 电阻串联总电阻(或等效电阻)的理论推导: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分别对串联电路和各个电阻得U=IR,U1=I1R1,U2=I2R2,U3=I3R3……(1)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I=I1=I2=I3……(2)U=U1+U2+U3……(3)∴IR=IR1+IR2+IR3R=R1+R2+R3……(4)3. 电阻串联中的电压分配关系因为I=I1=I2=I3,而U=IR,U1=I1R1,U2=I2R2,U3=I3R3,所以U/U1=R/R1、U1/U1=R1/R2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任一电阻上的电压之比等于总电阻跟该电阻之比;两电阻上的电压跟两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这是串联电路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很有效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电阻串联其它特点和理解: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变大,可理解为加大了电阻的长度4. 电阻的并联电阻并联的总电阻也是从等效的意义理解的并联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同样是建立在实验测定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为了推导此公式,必须复习有关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①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I1+I2+……②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从上面两个基本特点,应用欧姆定律,U/R=U/R1+U/R2+……可以导出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几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都小二)主要知识点考点及相应例题分析:(1)电阻的串联例1.由n个阻值均为R的导体组成串联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R串为 ,R串和R的大小相比较是R串 于R填“大”、“小”或“等”)例2.一只小灯泡上标有“2.5V,0.3A”字样,即该灯泡在2.5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3A现在只有一个电压为4V的电源,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V2V1ASR2R1P图2例3.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 ;电压表V1的示数将 ;电压表V2的示数将 例4.R1=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R2的阻值图3U2=2VR1=12ΩR2U=8V(2)电阻的并联例1.由n个阻值均为R的导体组成并联电路,则电路的总电阻R总为 ,R总和R的大小相比较是R总 于R填“大”、“小”或“等”)例2.如图4所示,R1=4R2,开关S闭合时,两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多大?A2A1R2R1S图4【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电阻R1=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此时电路电阻为 Ω,通过R1的电流为 A,R2的电压 V2.电阻R1和R2串联时两端电压分别为5V与3V,则R1︰R2= ;R1︰R总= 3.如图1所示,U=25V,R1=1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4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电阻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为 A至 AAVR2R1S图2PRU图14.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将的开关S闭合,电流表的读数将 ,电压表的读数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电压是6V现在把它接到电压是9V的电源上,需要給它 联一个阻值为 Ω的分压电阻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