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史漫谈(一一三·屠呦呦专辑)屠呦呦赴瑞典获颁诺奖专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一行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班12 月4日下午顺利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药学 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列达勒亲临机场迎接,首位中国女 性科学家的“诺奖之旅”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当地时间 12月6日,屠呦呦及其他 2015年诺奖获得者一起前往诺奖 博物馆参观,并按诺奖传统,在博物馆里的椅子上留签名并 捐赠物品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 12 月10 日举行中新社 记者沈晨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为诺贝尔酒吧的椅子签名中新社记 者沈晨 摄屠呦呦在博物馆里的 椅子上留签名并捐赠物品中新社记者 沈晨 摄屠呦呦向诺贝尔博物馆捐赠 《青蒿抗疟研究》一书中新社记者 沈晨 摄 屠呦呦当 天参加活动时还向诺贝尔博物馆赠送了图书《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这是屠呦呦在展示赠送的图书这本书汇集 了屠呦呦团队早期抗疟研究成果,记载了青蒿素的发现历 程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博物馆制作的一套以青蒿植物为 原型的茶杯和茶壶,向屠呦呦和她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致 敬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公众号发布的消息,这套茶壶 和茶杯由粘土制成,配套的加热器把手通过3D打印成型。
12月6日下午,应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 2015 年诺贝 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左)与爱尔兰 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一同出席在卡罗林 斯卡医学院举行的诺奖得主新闻发布会中新社记者沈晨摄当地时间12月6日,屠呦呦及其他2015 年诺奖获得者 一起前往诺奖博物馆参观,并按诺奖传统,在博物馆里的椅 子上留签名并捐赠物品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 12月10日 举行中新社记者沈晨摄屠呦呦(右)在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在交流 中新社记者 沈晨 摄这是12月6 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博物馆拍摄的 屠呦呦赠送的中式瓷盘瓷盘刻有青蒿素的分子结构,并用 英文介绍青蒿素为人类抗击疟疾做出的贡献屠呦呦及其他 九位2015 年诺贝尔各奖项得主当日受邀参加诺贝尔博物馆 活动,并向博物馆赠送个人纪念品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12月7日下午,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 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记者 沈晨摄12月7日下午,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 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记者 沈晨摄12月7日下午,2015 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左二)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右 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 表演讲记者沈晨摄屠呦呦获颁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红色的获奖证书(右图)据人民网12月10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 尔摩音乐厅举行的 2015 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 中国科学 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 摄新华网斯德哥尔摩 12 月10日电(记者付一鸣和苗) 中 国女药学家屠呦呦 10 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获颁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地时间 16 时30 分许,屠呦呦身着亮紫色长套裙,与 其他领奖人逐一登上领奖台就座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卡尔- 亨里克•赫尔丁首先致辞,欢迎获奖者来瑞典参加颁奖仪式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代表分别介绍了该奖得主屠呦呦以及另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 的获奖成就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屠呦呦颁 发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和奖金颁奖现场回荡着嘉宾表达 祝贺的掌声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 800 万瑞典克朗 (约合 92 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 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以及经济学奖 的获奖者也在颁奖仪式上获颁各自的奖项,瑞典王室成员、 政界领导人及其他各界人士 1300 余人出席颁奖仪式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 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化学奖得主为瑞典科学家 托马斯•林达尔、美国科学家保罗•莫德里克和拥有美国、 土耳其国籍的科学家阿齐兹•桑贾尔;文学奖得主为白俄罗 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经济学奖由拥有英 国和美国国籍的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获得12 月 10 日是瑞典工业家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都安排在这一天举行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本报斯德哥尔摩 12 月 10 日电(特派记者张苗朱丽珍) 北京时间 12 月 11 日凌晨零时 12 分,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 大厅,身着一身玫瑰红正装的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同时接过的还有一枚印 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瑞典王室成员、政界领导人及其他各界人士 1300 余人 出席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 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中国科学家 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 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 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 800 万瑞典克朗(约 合 92 万美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获得生 理学或医学奖的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学者 大村智共享奖金的另一半颁奖会上,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卡尔一亨里克•赫尔丁盛 赞了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和贡献他说,“为一些寄生虫病或 者是疟疾能够发现新的疗法,拯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北京时间昨天晚上 11:30,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迎来 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这里 举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一身紫色礼服长裙,胸前点缀着一 枚闪亮的胸针,她坐上了颁奖台上的 8 号椅子屠呦呦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也是 中国内地科学家首次获得诺奖自然科学奖,这对中国科学界 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分享这一奖项的,还有爱尔兰科学家 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颁奖典礼在莫扎特的音乐声中开启,颁奖典礼从物理奖 开始,接下来是化学奖,当屠呦呦登上领奖台,从瑞典国王 手里过诺奖奖章和证书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屠呦呦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为世界贡献了新型 药物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 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今年 10月,她因此获 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场1500 多位嘉宾见证了这一时刻嘉宾除了10 位诺 贝尔奖获得者和他们的亲友团之外,还有瑞典王室的多位成 员,包括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各国驻瑞典的 外交使节,包括中国驻瑞典大使也参加了颁奖,瑞典主要的 政治家,各界名流,以及诺奖组委会邀请的专家学者、往届 获奖者济济一堂颁奖结束后,屠呦呦在家人和其他亲友团,一共十几位 成员的陪伴下,参加了随后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办的诺贝 尔晚宴在颁奖仪式上,主持人表示,诺贝尔奖 115年的历史中, 已经为全球 900 多位科学家颁发了奖项从北京到斯德尔摩屠呦呦的低调瑞典行这个月 30日,屠呦呦将迎来她85岁的生日对于一个 已经 84 岁的老人来说,本次诺贝尔之行,是对她一次体力 的考验但是,昨晚的颁奖典礼上,她依然神采奕奕为了这次 颁奖典礼,她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昨天下午 5点半,屠呦呦 在女儿的搀扶下出现在音乐厅,她穿着黑色大衣、系着黄色 丝巾,微笑着出现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的 8号侧门,参加 颁奖典礼的彩排。
6 个小时之后,她穿着正装,从正门迈入 大厅,坐在了舞台中央,等待瑞典国王为她颁发一份有题词 的证书,一枚带有诺贝尔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以及一张 价值400万瑞典克朗(约 300 万人民币)的奖金支票整个诺贝尔周,她其实相当低调,大部分时间都被家人 和中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保护在 Grand Hotel 的诺贝尔套 房里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 84 岁的老太太,有足 够多的时间养精蓄锐,参加这最重要的颁奖瑞典当地时间 12 月 6 日上午,屠呦呦少有地参加了一 次活动,她和其他 9 位 2015 年诺贝尔各奖项得主受邀参加 了诺贝尔博物馆的活动,她向博物馆赠送了图书《青蒿抗疟 研究(1971-1978)》,这本书汇集了屠呦呦团队早期抗疟研究 成果,记载了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她胸前的那枚胸针是蕾丝织的黄花蒿图案屠呦呦像别的获奖者一样,按照传统在博物馆咖啡厅的椅子上签名留念而诺贝尔博物馆则专门制作了一套以青蒿植物为原型 的茶杯和茶壶,向屠呦呦和她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致敬 这套茶壶和茶杯由粘土制成,配套的加热器把手通过 3D 打 印成型之前她唯一的一次高调亮相,是 12 月 7 日,在斯德哥 尔摩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演讲:《青蒿素——传统中医药 献给世界的礼物》,再现了中国科研团队在传统中医中寻找 宝藏,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最终治病救人、造福人类 的过程。
这天屠呦呦穿着的宝蓝色套裙,由华裔时尚设计师 Galo 为她量身定做,服装最大的亮点在胸前部分用蕾丝织出来的 黄花蒿图案黄花篙的线条交织排成美丽的女体而那支闪 闪发光的胸针造型,正是她的名字字母缩写 TYY昨天颁奖晚会结束后屠呦呦参加了晚宴,为了照顾屠呦 呦的身体,诺贝尔组委会调整了晚宴位次,屠呦呦不与瑞典 国王同坐主桌用餐,而改为 10 号桌,坐在她身边负责照顾 她的是她的先生李廷钊颁奖结束,屠呦呦将于北京时间 13 日回国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为人类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12 月10 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让我国科技界乃至全国人民再次为之骄傲和振奋其实,自 今年 10 月消息传出,在最初的兴奋过去之后,科技界一直 在思考:中国的下一个诺奖在哪里?怎样让中国科技界出现 更多的屠呦呦? 屠呦呦获诺奖显示中国科技的繁荣进步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正如李克强总理 在贺信中所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 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 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 提升201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前排)出席颁奖典礼。
新华社记 者 叶平凡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中国科 学家的成果被国际学术同行所熟知在祝贺屠呦呦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 委员长陈竺说,他在出访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 时候,从国家元首到当地老百姓,无不对青蒿素这一克疟神 药心存感激据陈竺介绍,他曾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士路易斯•米勒 有过一些交流,当路易斯•米勒在谈起屠呦呦的贡献时,眼 睛里闪着泪光还有很多外国科学家,也是怀着这样的崇敬 之情谈起屠呦呦,谈到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尽管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奋斗,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 大突破,许多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却唯独与诺贝尔奖无 缘此次屠呦呦获奖,终于实现了这一零的突破,也在一定 意义上体现出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陈 竺感慨地说:“中国科技界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代 抗疟药研究之路曲折而漫长 许多人并不了解,抗疟之战由来已久,而抗疟疾药物的研究 之路也充满曲折1978 年6月17 日,《光明日报》的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青蒿 素研制成功的重大报道,并断言“这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人 员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发掘祖国医药学宝库所取得的一项重 大科研成果,也是继国际上治疗疟疾的药物——氯喹后的一 个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