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第六章 燃烧学 燃烧学 1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6.4 固体可燃物的阴燃 概述 v 定义:固体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伴有温度 升高 v 阴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无火焰 v 阴燃与无焰燃烧的区别:能热分解出可燃气 v 在一定条件下,阴燃可以转变为有焰燃烧 阴燃的发生条件 v 阴燃能否发生,取决于固体材料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其所处的外 部环境 v 固体材料的理化性质: 受热分解后能产生刚性结构的多孔炭,从而具备多孔蓄热并使燃烧 持续下去的条件 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板、胶乳橡胶及其某些多孔热固 性塑料 2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外部环境: 空气不流通 o 如固体堆垛内部的阴燃,处于密封性较好的室内的固体阴燃 一个供热强度适宜的热源 o 供热强度过小,固体无法着火;供热强度过大,固体将发生 有焰燃烧 o 引起阴燃的热源包括: 1.自燃热源 2. 阴燃本身成为热源 如香烟的阴燃引起地毯引燃 3. 有焰燃烧火焰熄灭后的阴燃 3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阴燃的传播 纤维素棒沿水平方向阴燃示意图 传播方向烟 灼热炭 原始纤维素 (Ⅰ区) 纤维素变色区 黑色炭 (Ⅱ区) 残余区/炭 (Ⅲ区) 4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图6-41 织物—泡沫体系阴燃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黄烟 灰/炭 白烟 阴燃 炭 室内装潢布 黄烟 Ⅱ区 阴燃 泡沫材料 5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阴燃向有焰燃烧的转变 v (—)阴燃从材料堆垛内部传播到外部时转变为有焰燃烧 v (二)加热温度提高,阴燃转变为有焰燃烧 v (三)密闭空间内材料的阴燃转变为有焰燃烧(甚至轰燃) 轰燃(回燃、回火,Backdraft) o 发生原因 o 危害 o 预防 6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轰燃发生过程示意图 7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轰燃模拟试验 8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9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10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11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12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产生轰燃(回火)的室内火灾发展示意图 13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6.5炸药爆炸 炸药的爆炸特点 v (1)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炸药可在万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爆炸。
v (2)能放出大量的热 如1kg硝化甘油爆炸时能放出6100~6620kJ的热量,同时温度可 达4250℃,压力可达9000atm v (3)能产生大量的气体产物 如1kg黑索金爆炸后能产生890L的气体 分类 v (1)起爆药 如雷汞、叠氮化铅其主要特点是感度高 v (2)猛炸药 如锑恩锑、黑索金具有较高的威力和猛度 v (3)发射药 如黑火药、无烟火药等在密闭、半密闭的环境中能产生高温高 压 14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爆炸性能 v 炸药的感度 (1)热感度 (2)机械感度 (3)爆炸感度 炸药的热化学参数 v (1)爆容 v (2)爆热 v (3)爆温 v (4)爆压 15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几种常见炸药的热化学参数值 炸药名称 爆容( m3/kg) 爆热( kJ/kg) 爆温(℃ ) 黑火药0.2825122615 梯恩梯0.69542293050 黑索金0.8962803700 泰安0.785862~ 硝化甘油0.715~4600 雷汞0.3017174350 硝酸铵0.9814404040 16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威力 v 炸药的威力是指炸药爆炸时作功的能力。
v 威力越大的炸药,爆炸时破坏的范围和体积越大 v TNT当量:即某炸药的威力与梯恩梯威力的比值,表示炸药 的威力 v 威力主要取决于爆热 炸药的猛度 v 猛度炸药爆炸时粉碎与其直接接触物体或介质的能力 v 猛度与爆速有关 v 用炸药爆炸时铅柱被压缩的高度表示炸药的猛度 17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威力测定 弹道臼炮 铅铸扩孔实验 18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猛度测定 铅柱压缩实验 19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氧平衡 v 绝大多数炸药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v 通式 CaHbOcNd v 爆炸时的需要的氧原子数 (1)正氧平衡 (2)零氧平衡 (3)负氧平衡 氧平衡率(B) 20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一些常见炸药的氧平衡率 炸药名称氧平衡率(%) 硝酸钾+39.6 硝酸铵+20.0 硝化甘油+3.5 硝化乙二醇0 泰安-10.1 特屈儿-47.4 梯恩梯-74.0 21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爆炸及其破坏机理 爆炸机理 v 热爆炸机理 v 机械能起爆机理 v 爆炸能起爆机理 破坏作用 v 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 v 空气冲击波的作用 v 外壳破片的飞散杀伤作用 Ⅰ Ⅱ Ⅲ D B C A P P0 R 图6-42 炸药爆炸后的破坏区域及 冲击波压力分布 A. 炸药产物作用区; B.冲击波与产物共同作.用 区; C.冲击波与破片飞散区; D.静止未扰动大气。
Ⅰ.冲击波阵面; Ⅱ.正压区; Ⅲ.负压区 22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殉爆 殉爆的原因 v (1)主爆药爆 炸产物的冲击作 用 v (2)主爆药爆 炸所抛出物体的 冲击作用 v (3)火焰作用 殉爆距离L v 主爆药能够引起 从爆药爆炸的最 大距离 v L既反映了主爆 药的引爆能力, 又反映了从爆药 的爆炸感度 L AB C 图6-43 炸药的殉爆示意图 A.主爆药;B.从爆药;C.雷管 23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殉爆安全距离 v 主爆药爆炸之后不能引起从爆药爆炸的最小距离,称为殉爆 安全距离 v 炸药仓库之间的殉爆安全距离(Rl) 式中, Rl为殉爆安全距离,m, W为炸药质量,kg;KI为安全 系数(由炸药性质和存放条件决定) 炸药仓库之间的安全系数 KI值 从炸药 主炸药 硝铵炸药梯恩梯高级炸药 裸埋裸埋裸埋 硝铵炸药裸0.250.150.400.300.700.55 埋0.150.100.300.200.550.40 梯恩梯裸0.800.601.200.902.101.60 埋0.600.400.900.501.601.20 高级炸药裸2.01.203.202.405.504.40 埋1.200.802.401.604.403.20 24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炸药的安全 在炸药的保管和储存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如下特性 : v 1)炸药的感度 v 2)炸药的不稳定性 v 3)炸药的殉爆 v 安全距离(RⅠ): 炸药爆炸时,对人作用的最小允许的距离 v 安全距离(RⅡ) 对建筑物造成允许程度的破坏或使用免遭破坏的最小允许的距离 可利用以上2个公式估 算爆炸事故的炸药量 25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安全炸药 使用安全炸药的必要性 v 矿井中含有瓦斯和可燃性矿尘 v 普通炸药爆炸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压力、炽热固体颗粒、高温 气体产物及二次火焰等作用下,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炸药的安全机理: v 当炸药的爆炸时间小于危险介质的引燃延迟期,介质就不会 发生爆炸 v 介质的引燃延迟期(τ) 温度越高,延迟期越短 26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安全炸药应具备如下要求 : v (1)爆炸能小 即安全炸药的爆温、爆热要比普通炸药低, v (2)爆炸反应要完全 炸药爆炸反应越完全,产物中未反应的炽热固体颗粒越少 v (3)氧平衡率应接近于零 因为正氧平衡炸药爆炸时生成的氧化氮和初生态氧容易引起危险 介质发火;负氧平衡炸药的爆炸反应不完全,会使未完全反应的 固体颗粒增多 v (4)适当添加消焰剂 消焰剂是一种热容量大的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钾等它在炸药 爆炸时不参与反应,但能吸收部分爆热而降低爆温 v (5)不含铝、镁等金属粉末 27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6.6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事故: v 哈尔滨亚麻厂纤维粉尘爆炸 v 煤矿煤尘爆炸 v 面粉厂面粉爆炸 v 以及奶粉、橡胶粉、金属粉末 粉尘爆炸过程 v 可热分解的可燃粉尘 v 木炭、金属等粉尘 28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粉尘爆炸影响因素 v (一)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含可燃挥发份越多的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且其爆炸压力和 升压速度越高 o 1kg含挥发份20~26%的焦煤,在高温下可释放出290~ 350L的可燃气,因此其粉尘容易爆炸并形成较高的爆炸压力 (0.4~0.6MPa) 燃烧热高的粉尘容易发生爆炸 29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二)粉尘的粒度和浓度 粒度越小的粉尘,比表面积越大,在空气中的分散度越大且悬浮 的时间越长,吸附氧的活性越强,氧化反应速度越快,因此就越 容易发生爆炸,即其最小点火能和爆炸浓度下限越小; 可燃粉尘必须在其 浓度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 下限:20~60g/m3 上限: 2000~6000g/m3 煤:下限 35g/m3 面粉:下限 60g/m3 铁:下限 120g/m3 30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三)可燃气体和惰性成分的含量 可燃气体,降低粉尘爆炸最小点火能和爆炸下限降低 惰性气体,不但会缩小粉尘爆炸的浓度范围,而且会降低粉尘爆 炸的压力及升压速度。
惰性粉尘,削弱可燃粉尘爆炸性能,甚至丧失 31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四)粉尘的爆炸环境条件 水分 o 削弱粉尘的爆炸性能 o 粘结小颗粒粉尘,降低粉尘的分散度和缩短其飘浮时间; o 蒸发要吸收大量的热,阻止粉尘的燃烧化学反应; o 稀释环境中的氧浓度而降低了粉尘的燃烧速度 环境的温度和压力 o 温度和压力升高时,粉尘爆炸危害性增加 o 温度升高有助于挥发份释放,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减小 o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最小点火能几乎接近于零该温度 值就是悬浮粉尘的着火温度 o 粉尘爆炸有一个低的压力极限,一般在环境压力低于几千帕 时,粉尘不能发生爆炸 32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v (五)火源强度或点火方式 火源温度越高、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