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册8(口腔科830-892)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9KB
约56页
文档ID:489350590
总册8(口腔科830-892)_第1页
1/56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四十章 口腔内科疾病第一节 牙体硬组织疾病浅 龋 【 病史采集 】 1. 多无自觉症状、激发疼不明显; 2. 有一定好发部位,呈不对称分布 【 检 查 】 1. 牙面有黑褐色或白垩色斑点; 2. 探及牙表面质地粗糙、变软; 3. 牙体无明显缺损; 4.X片显示透射或边缘模糊影像 【 诊 断 】 1. 患者多无主观症状及激发痛; 2. 牙体出现色、质改变,但无明显缺损; 3.X线检查,荧光显示法等有助于诊断 【 鉴别诊断 】 牙釉质钙化不全与浅龋鉴别要点: 1. 前者为发育性疾病,患牙呈对称性分布,后者无; 2. 前者的好发部位为牙尖及光滑面,后者为牙合面窝沟或邻面; 3. 前者主要为颜色改变,一般无形、质改变,后者有质地改变; 4. 前者病损无进行性,后者有 【 治疗原则 】 1. 药物治疗; 2. 磨除治疗(将面积较小的龋损磨除,使其停止发展或消失); 3. 充填术治疗,除去龋坏组织,制备洞型,用人工材料填补、修复,恢复正常牙体形态和功能。

中 龋 【 病史采集 】 1. 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出现酸痛感觉,当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 食物嵌入洞内出现疼痛,口内有异味; 3. 无自发痛 【 检 查 】 1. 龋洞形成,呈黑褐色; 2. 龋坏区可见软化牙本质及食物残渣; 3.X牙片可协助诊断,特别是颈部和邻面龋 【 诊 断 】 1. 有激发痛,但疼痛较轻; 2. 牙可见龋洞,色多为黑褐色; 3.X线检查可见龋洞 【 治疗原则 】 充填术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制备洞型,隔湿,干燥,消毒,垫底以隔绝刺激,保护牙髓,充填材料充填龋损部位,恢复形态及功能深 龋 【 病史采集 】 1. 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出现疼痛,当去除刺激后疼痛可缓解; 2. 无自发痛史,但对冷刺激较敏感; 3. 牙有深而大的龋洞 【 检 查 】 1. 可见大而深的龋洞,洞内有大量软化牙本质; 2. 探痛明显,但洞底完整,与牙髓无穿通; 3. 温度诊阳性,对冷刺激尤敏感; 4. 叩诊阴性,牙髓活力正常; 5. X线牙片显示龋洞洞底完整,未与髓腔相通,根尖周组织正常。

【 诊 断 】 1. 有激发痛,但疼痛不延续; 2. 有大而深的龋洞; 3. 探痛明显,但无穿髓孔; 4. 对冷诊最敏感,牙髓组织正常; 5.X线牙片、透照光等有助于诊断 【 鉴别诊断 】 慢性牙髓炎与深龋鉴别要点: 1. 前者出现不定期的自发痛,后者无; 2. 前者激发痛及食物嵌塞痛更严重,且疼痛有延续性,后者疼痛无延续; 3. 前者可能探及穿髓孔,后者无; 4. 前者有叩痛,后者无 【 治疗原则 】 1. 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明显者,应先安抚治疗,待症状消失后再行充填术治疗; 2. 近髓者可用氢氧化钙间接盖髓后再行充填术治疗; 3. 充填术治疗:应注意先用能安抚牙髓、隔绝对外界刺激而对牙髓无刺激的材料垫底后再行充填治疗牙本质敏感症 【 病史采集 】 该症指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热酸甜及机械磨擦作用时产生的酸痛症状,它为各种牙体疾病所共有,而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凡能使牙本质暴露或敏感性增高的因素均可能成为该症的病因 【 检 查 】 1.好发于牙齿磨耗严重的部位及牙颈部; 2. 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均可引起牙酸痛,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 3. 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可探及1个或数个过敏点。

【 诊 断 】 1. 患牙主要为刺激痛,尤其对机械刺激最敏感,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2. 可探查到敏感点 【 治疗原则 】 1. 药物治疗:脱敏,再矿化治疗; 2. 反复脱敏无效者可考虑充填治疗或人工冠修复; 3. 激光治疗:YAG激光照射过敏区; 4. 个别磨损严重而近髓者,必要时可行牙髓失活治疗畸形中央尖 【 病史采集 】 1. 属先天性牙体形态异常,多见于第二双尖牙常为对称发生; 2. 可无症状,但多因萌出后不久与对牙接触即遭折断,使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继续发育 【 检 查 】 一般为双尖牙牙合面中央窝出现园锥形突起; 中央折断或被磨损后,可见园形黑环,中央有黑色小点 【 治疗原则 】 1. 对园钝而无妨碍的中央尖可不作处理; 2. 尖而长的中央尖易被折断和磨损露髓,在麻醉和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制备洞型,常规盖髓治疗,或在适当调整对牙的同时,多次少量调磨牙尖; 3. 中央尖折断,已引起牙髓或根尖病变时,可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斑 釉 症 【 病史采集 】 1. 属地区性流行病,由于在牙矿化期间长期饮用了氟含量过高的水而引起; 2. 一般不发生于乳牙。

【 检 查 】 1. 同一时期萌出的牙齿的釉质呈现粉笔样白垩状斑块或黄褐色甚至暗棕色斑块,重者合并釉质的实质缺损 2. 慢性氟中毒有全身骨和关节病变 【 治 疗 】 1. 通常不须处理; 2. 牙面缺损和美容要求,可做牙面覆盖和全冠修复牙 外 伤 【 病史采集 】 1. 牙齿受到外力碰撞或进食时骤然咀嚼硬物引起牙齿损伤; 2. 有牙体、牙周组织损伤的一系列症状; 【 检 查 】 1. 损伤轻有牙松动、触痛,有的可见釉质裂,出现牙齿敏感症状 2. 重者发生牙脱位、冠根折,出现牙髓症状 【 治疗原则 】 1. 牙轻度松动者应在受伤后1~2周内避免使用患牙咀嚼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松动明显要考虑松牙固定定期复查观察牙髓活力 2. 牙脱位者可复位固定,完全脱位者可试行再植术 3. 已露髓者应行牙髓病治疗 4. 根折在无修复条件时一般须拔除楔状缺损 【 病史采集 】 不同程度的出现冷热酸甜不适,刷牙时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牙髓及根尖病变 【 检 查 】 1. 可见牙颈部楔形缺损,表面坚硬光滑,缺损边缘整齐,尖牙双尖牙区好发; 2. 探诊敏感。

【 治疗原则 】 1. 正确选用牙刷、牙膏,纠正刷牙方法; 2. 缺损少,无症状者,不需作特别处理; 3. 牙本质过敏者应做脱敏治疗; 4. 缺损大者可用充填法; 5. 有牙髓感染或根尖病变时,应做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 张文清 )第二节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急性牙髓炎 【 病史采集 】 1. 尖锐的自发性痛,阵发性发作或加重; 2. 夜间痛,睡眠困难; 3. 温度刺液使疼痛加重,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较长时间; 4. 疼痛常不能定位,可放射到头面部; 5. 牙体多有深龋洞; 6. 常可探及小穿髓孔,探痛剧烈,有少量出血或脓液; 7. 牙髓活力异常 【 检 查 】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接近髓腔或有极小穿髓孔; 2. 探诊常有剧烈疼痛; 3. 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叩痛; 4. 电活力测量早期牙髓敏感,晚期活力下降,读数高于正常 【 诊 断 】 1. 自发性、阵发性锐痛,夜间尤甚; 2. 放射痛,不能定位; 3. 牙体多有深龋洞,常可探及穿髓孔; 4. 温度诊阳性,疼痛延续时间长; 5. 牙髓活力异常。

【 鉴 别 】 1. 牙间乳头炎:有牙龈红肿、食物嵌塞,但温度刺激龈乳头不会引发剧烈疼痛; 2. 上颌窦炎:温度刺激不出现疼痛,无牙髓感染的患牙,多有感染史,上颌窦前壁有压痛 3. 三叉神经痛:多有板机点,夜间不易发作,温度改变不引起疼痛 【 治疗原则 】 1. 疼痛剧烈的首先应开髓引流(可局麻); 2. 待疼痛缓解后,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治疗 年轻恒牙或无明显自发痛的患牙,如穿髓孔小,牙髓组织敏感鲜红的病例可采用直接盖髓术慢性牙髓炎 【 病史采集 】 1. 轻微的自发性钝病,阵发性痛; 2. 长时期冷热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较长时间后逐渐消失; 3. 多有食物嵌塞痛史,咬牙合不适,多能明确指出患牙 【 检 查 】 1. 多有深龋等牙体缺损; 2. 有深探痛; 3. 轻度咬牙合痛,叩痛; 4. 电活力测试反应迟钝; 5. X线可见牙周间隙增宽或硬板模糊 【 诊 断 】 凭借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确诊 【 鉴 别 】 应与急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等鉴别。

【 治疗原则 】 1. 牙髓摘除术,即根管治疗 2. 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单根牙,穿髓孔大,可选用活髓切断术 3. 成年人后牙或根管钙化者,乳磨牙牙根已形成尚未吸收者,可用干髓术 4. 绝大多数的牙髓病患者均可用牙髓摘除术,即根管治疗急性根尖周炎 【 病史采集 】 1. 自发性、持续性钝痛,严重时可出现搏动性剧烈跳痛,患牙定位明确; 2. 患牙有浮出、伸长感,不敢咬; 3. 患牙多有龋洞或变色,根尖区扪压痛,粘膜发红、肿胀; 4. 多伴有乏力、发热,所属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 检 查 】 1. 根尖区红肿、压痛; 2. 叩痛明显,不能咀嚼; 3. 冷热试、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4. X线牙片可偶见牙槽骨破坏的透射影像 【 诊 断 】 1. 可定位的持续性疼痛; 2. 叩痛明显,咬牙合痛; 3. 根尖区软组织红肿或脓肿形成; 4. X线牙片有助于诊断 【 鉴 别 】 牙周脓肿:有牙周袋,脓肿位置接近龈缘、范围局限,牙松动,电测试活力正常、X线牙片显示牙槽骨有破坏。

【 治疗原则 】 1. 应急处理:开放髓腔,切开脓肿,调牙合,全身消炎、止痛等药物治疗; 2. 根管治疗; 3. 塑化治疗慢性根尖周炎 【 病史采集 】 1. 无明显自觉症状; 2. 患牙多有龋坏,变色; 3. 根尖部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或根尖部有膨隆感; 【 检 查 】 1. 患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