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海勒的钢琴练习曲 5500 字摘要:斯蒂文海勒是 19 世纪欧洲的音乐教育家、演奏家、作曲家与肖邦相似之处在于,其创作只涉猎于钢琴,同样也有钢琴诗人的称誉身为 19 世纪的钢琴教育者,除兼顾传播钢琴的演奏技术外,还需结合 19 世纪时代的音乐语言及个性化元素其钢琴练习曲的创作便是 19 世纪综合因素下的产物作品大部分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强调技术和音乐并举本文通过对海勒练习曲的介绍,同时以国内出版的 Op46《30 首钢琴进阶练习曲》为例,对练习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关键词:斯蒂芬海勒 钢琴练习曲 钢琴教育斯蒂芬海勒在十九世纪的欧洲,不仅是位优秀的演奏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极大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及作曲理论家,舒曼曾将他的理论成果及音乐作品发表在《新音乐杂志》上,至今还广为流传但在中国,却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其人其乐目前他的钢琴练习曲 op45、op46 及 op47 已开始出版随着琴童的不断增加,未知的音乐作品也随着这种趋势逐渐被挖掘出来,虽然已出版发行,但关注度不高导致这种现象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进行的普及式的经典知识教育,传统的车尔尼、莫谢莱斯、克拉莫、莫斯科夫斯基、肖邦、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等教材已在大部分的学者及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大家在选择教材时往往会忽视其他的作曲家的教材。
其二,在国内,由于对海勒这位作曲家的不熟悉,导致了对其作品的不愿关注其三,暂无学者对海勒进行深入介绍,其作品没有得到适当的传播、演奏和分析,因而海勒的作品得不到宣传及普及这些都是导致海勒的练习曲在中国不太受关注的原因为什么他的作品会在欧洲的关注度高?虽然在中国的关注度不高,可为什么作品又会在国内出版?为什么作品会逐渐被教育界所关注?唯有一点可以说明,那就是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价值他的练习曲有着丰富的音乐性,而不只是机械式的练习该评价来自周广仁先生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海勒 30 首钢琴进阶练习曲(作品 46)》的序中所记录这已可以说明作品是具有一定价值的,不然周先生也不会对此作出如此的评价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主要有着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一点要求演奏者有着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及演奏技巧;二是作品有着一定的标题性,有着特定的情绪景象海勒的练习曲同时具备着这两个特点例如 op46 中的第 17 首及 24 首,虽无标题,但前者有着明显的圆舞曲特征,而后者则能让人清楚的听到号角齐鸣之声,是一首浪漫主义时期最常见的狩猎之歌 19 世纪的欧洲,由于钢琴制造技术的完善,产生了大批的钢琴家,随即也产生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
钢琴家们将钢琴演奏技术纳入规范化,例如车尔尼、莫谢莱斯等但也不可否认,由于过多的跟进演奏技巧,在当时的钢琴音乐圈日益显露出对炫技作品的兴趣,从而降低了音乐作品的艺术质量而海勒的练习曲却并不如此,他更强调作品的音乐性从他的练习曲中可看出,技巧与旋律并重,因此选择海勒的作品来进行练习,从微观上来讲,可解决技巧和音乐融合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则是演奏者对演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入门一、海勒创作的钢琴练习曲1.练习曲的创作历程海勒进行练习曲体裁的创作是从 1840 年开始的,即在他1838 年开始从事教育及音乐评论之后笔者根据《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将海勒练习曲创作罗列如下:1840 年 Op.16 《24 首技术性练习曲》1844 年 Op.29 《快速的音乐会练习曲》1844 年 Op.45 《25 首旋律化练习曲》1844 年 Op.46 《30 首钢琴进阶练习曲》1844 年 Op.47 《25 首节奏与表现力练习曲》1858 年 Op.90 《24 首中篇练习曲》1866 年 Op.116 《2 首在美茵兹所作的练习曲》1868 年 Op.125 《24 首节奏与表现力练习曲》1873 年 Op.135 《2 首音乐会练习曲》1874 年 Op.139 《3 首练习曲》1874 年 《技术练习曲》1879 年 Op.151 《2 首练习曲》1879 年 Op.154 《为演奏肖邦所做的 21 首技术性练习曲》从以上创作历程可以看出,海勒一生共创作了 13 套练习曲,因为从 1844 年到 1858 年及 1858 年到 1866 年,在练习曲的创作体裁上出现了十年左右的断层,因此笔者将其练习曲按时间来划分,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840-1844 年,期间创作了五部练习曲;第二阶段 1858 年,仅创作了 op90《24 首中篇练习曲》;第三阶段则是 1866-1879 年创作的八部练习曲。
从时间段可以看出 1844 年同年间创作出的 op45、op46 及op47 这三部练习曲都应属于海勒创作的早期阶段2.Op45、Op46、Op47 的创作目的海勒在创作这三部练习曲时曾为此三部练习曲写了序言因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因此欧洲的出版商将他所写的序被翻译成了英文及德文其翻译成序的英文如下:PREFACEA great number of students for the pianoforte already exist solely intended to form the mechanism of the fingers,In ed at a totally different object,I ateurs to execute a piece position. More particularly I have endeavored to a a feeling for Musical Rhythm and and a desire for the most exact and comple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uthor’s intentions. In order that my object maybe the better attained.I maybe permitted to request teachers to ent, appertaining to each of them.Stephen heller在这段引序中可以看出,这三部练习曲是为有着一定手指基础的学生或音乐爱好者所作,同时他希望这三部作品能够使学者更多地体验音乐中的韵律及曲目中的各种音乐特征。
因此要求学者在完成这些短小作品时,要注意去表达那些优雅、柔美的乐句除此以外,在国内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海勒练习曲》序中周广仁先生也曾提到:海勒的 op45、op46 及 op47 都是技术与音乐并举,左右手同样重视的短小乐曲这些都成为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去证实了海勒所作的此三部练习曲集是富于旋律的作品,演奏其作品可以为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打下较为良好的基础2.关于 Op45、Op46 及 Op47 之间的联系海勒编写的三部练习曲,在每一本中都记录了他的创作目的其创作目的如下:Op45Preparatory to students op16Op46Preparatory to the Tation of the feeling for musical rhythm and expression.从以上创作目的可以看出作品 45,是为准备演奏 1840 年所做的作品 16 所写作的,而作品 46 却是为学生演奏作品 45 所创作的,作品 47 则是要求弹奏者注意音乐的节奏与表现力作者的写作目的中,并没有表明作品 47 与前两部的联系,但其音乐中透露出来的仍然是和前面创作所一脉相传的浪漫主义情怀。
作品 47 大量采用了多声部手法,淡化了技巧性,增强了音乐多层次的内涵,从理论上看,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手指弹奏基础和对音乐的敏感听觉后,学者才能去完成表现多层次内涵的音乐作品因此在弹奏此三部作品时,大致的练习顺序应该由作品 46 开始,随后练习作品 45,最后再对作品 47 进行练习演奏二、作品 46《30 首钢琴进阶练习曲》的创作特征1.技术的综合性 海勒这套练习曲集并不是完全针对于手指的某项技术而作,而是一部综合和各项技术的练习曲集通过仅对其作品 46 所涵盖的演奏技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每首曲目的技术训练并不只是一种,这一点就与车尔尼、莫斯科夫斯基或莫谢莱斯等纯技术的练习曲集区别开来2.多声部旋律写作海勒这部练习曲强调多层次的旋律进行,他的多声部旋律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带长保持音的;一种是在做快速的手指练习中进行的最低音和最高音的连奏练习3.节奏的多样性海勒在写作中用了单拍子与复拍子两种节拍,在复拍子的曲目写作上,除了运用了较多见的 4/4、6/8 拍以外还运用 9/8 及 12/8等节拍特别是从第二册开始,三拍的复拍子节奏在之后的创作中使用越来越多复拍子的节奏,弱化了单拍子的强拍拍点,从而使句子更加的连贯。
4.音乐性格丰富曲目中大多数的乐句都是连奏与跳奏交替进行,在这些小篇幅的二段及三段的作品中,几乎每一段都有着它的音乐性格,譬如A 段采用连奏,用比较抒情的方式表达,则 B 段就会采用果断的跳奏,用比较热情的方式表达,由于技术的多样化及音乐形态的多样化,也就造就了作品拥有这丰富的音乐性格同时乐曲中标识了大量的小连线及连跳的演奏方式,这说明作者在写作时非常强调音乐中的语气,标记越多使得音乐更充满了活力5.旋律的吟唱性除了曲集中部分快速手指技术练习部分,大部分旋律连奏都在中音区,富于歌唱性排除作曲家本身将其曲集定位于练习曲及快速的手指练习,很难将这部曲集定义为练习曲集,除了作品拥有综合性的技巧以外,还有着丰富的音乐性这些都拥有着浪漫主义时期小品的特征不仅符合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特征,同时也符合了浪漫主义时期的人文特征三、结语本文从海勒的练习曲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对海勒练习曲创作的介绍及对作品 46 的分析,大致可以了解到海勒的创作目的及他创作的手法特征海勒作为一位音乐家、表演家,他对演奏有着深刻的见地,因此分析及演奏他的作品有利于演奏技术的提高他所作的练习曲,除了技术上有着教学上的科学性外,其音乐上更富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个性气质,注重音乐、句子及当中语气的表达。
在演奏中,练习这些小型作品,除了可以增强技术的训练,同时可以提高演奏者的乐感,因为他注重旋律的写作在教学中,这部作品将技术与旋律融为一体,有利于乐感的培养及训练,同时扩充了教材的可选择范围,特别是在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前的教材选择上在分析和写作过程中,对其背景材料研究和对其音乐作品的分析,也可以有利于自己了解海勒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使自己不仅填充了理论知识,同时更有助于在演奏作品的过程中理解作品本文只是对海勒的练习曲及作品 46 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作品是如何进阶的,与其他两部练习曲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的分析对其创作进行分析和介绍,最主要的目地就是在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学习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