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畅想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 · 作者: 刘缨 (小学音乐 甘肃省小学音乐一班 ) · 评论数/浏览数: 0 / 5 · 发表日期: 2013-09-02 10:08:42 人教版课标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绿色畅想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难点分析6.教学课时7.教学过程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11. 自我问答学科名称: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绿色的畅想》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一班:音乐感觉良,课堂气氛不活跃; 五二班:音乐感觉优,课堂气氛活跃,纪律有点差教学内容分析: 1.本单元设计其目的是通过音乐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听、唱、奏”等多种参与方式,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快乐 2.《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演唱活动中,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及人们手拉手共同保护地球村的热情和决心全曲分为二段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富于弹性、欢快、活泼,第二乐段节奏变化重复,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表现出学生们手拉手,共建美丽地球村的欢快心情。
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唱好合唱,做到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2.进一步提高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曲的结构 3.通过歌唱,理解“地球村”的含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体验音乐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教学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 1.对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歌词有较深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 2.欣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了解乐曲的结构 本单元的难点: 二声部整齐谐和教学课时:5课时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二声部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教师:“村”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现在随着交通、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及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地球也仿佛变小了,同时,“地球村”也还有全世界人民不论国籍、种族都能友好相处的含义。
2.欣赏童声合唱《手拉手,地球村》(两遍)教师: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轻快活泼、灵巧,运用了很多八分休止符;第二乐段热情奔放,有很多两拍以上的长音 3.学习合唱部分这一乐段共有两个相似的乐句(歌词相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两个乐句的相似,因此,需要多作对比练习如将“5 6 5─ │ 1 2 3─ │”与“ 56 5 . 1 | 67 6 - | ”相对比;两个声部要分开教学,最好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同时要注意课本中提出的要求,即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 4.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部合唱,这是唱歌艺术中较高演唱形式同学们要多加以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继续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全曲教学目标 1.进一步练习二声部合唱 2.感情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全曲教学过程 1.欣赏《手拉手,地球村》歌曲 2.复习二声部合唱部分 3.学习歌曲第一声部的演唱 注意:休止符的演唱时值,切分音符、付点音符的演唱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演唱全曲 4.为歌曲标注颜色的部分加上固定的节奏,可以集体议论、创造,还可以对比 5.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绿色的歌谣》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2.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这是一首台湾著名乐曲,在台湾南部的热带雨林中,树木茂盛,气候湿润,森林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树蛙、飞鼠、猫头鹰等,更有经常出现的风声、雨声和终年不断的流水声,这些声音和象征人类活动的音乐交织起来,构成了一幅欢乐而奇特的交响曲,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一遍(初听) (2)下面,我们来熟悉A、B、C各段的旋律要引导学生注意各个乐段上下两个乐句都是平行的,尤其是A、C这两段,上下两句只有结尾的音不同,其余完全相同教师分别演奏A、B、C各段旋律,使学生一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或C段 (3)复听,试试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填充) (4)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 (5)再次欣赏《森林狂想曲》 3.小结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 2.欣赏《森林狂想曲》合奏教学目标 : 1.提高《手拉手,地球村》《绿色的歌谣》的演唱质量 2.欣赏《森林狂想曲》合奏。
教学过程 1.导入这节课我们将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提高演唱的质量,唱出新意,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内涵,才能充满感情地演唱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森林狂想曲》,这节课我们议一议,这样可以使我们提高欣赏的能力,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2.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练习二部合唱部分,初步学会二声部的歌谱在练习中要多次强调在唱准自己声部的前提下,要能同时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使合唱更加和谐 3.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复习几遍后请学生设计演唱方式,仍可有多种方式,不要设“标准答案”在复习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此歌中一些颇有特点的词曲结合之处,歌词与曲调如何配合会影响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这一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是可以并应该能理解的了 4.把以上复习的录下后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5.小结教学反思: 通过歌唱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加深对了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体验音乐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和《绿色的歌谣》,但合唱部分掌握的还不是太好,虽然教学时用了两个课时,这真是一个难点,今后应加强二声部的试唱,多听、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