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问题的看法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50KB
约4页
文档ID:8979383
关于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问题的看法_第1页
1/4

关于学生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用语问题的看法1.介绍这种现象2.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网络的盛行,学生沉溺于网络,学生的标新立异心理) 3.怎么看待这种现象1)客观来讲反应出语言的普及化,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是有利的2)另一方面,这种不正规的语言不利于正规语言发展,一些网络语言传递着不良信息,腐蚀青少年心灵4.综合来讲这种现象是不利的如何杜绝这种现象例文:对网络语言能否进入高考作文的几点看法■赵振翔2011年6月4日全国的大多数报刊均刊发了一则《“给力”“神马”等都算错别字》的消息一时间对这则消息的议论不绝于耳,就连鸡毛蒜皮、陈芝麻烂谷子都关注的网络也人声鼎沸,对高考作文能否使用网络用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叫好声,也有叫骂声毕竟“高考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重复不计”的规定牵涉到了众多考生和众多考生背后的家庭的利益,真是高考“伤不起”啊可事情仅仅过了还不到24小时,上海的《新民晚报》就登载出了《上海否认高考作文现“神马”等词将被扣分》的消息周宏教授辟谣说:“此前他从未以阅卷负责人的身份接受过媒体有关高考禁用网络热词的采访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两则消息在短短的一天内混淆着人们的视听,我比较愚笨,因为我不在现场,且我对新闻向来是报怀疑态度的,所以无法判断周宏教授到底说了还是没说“高考作文现‘神马’等词将被扣分”的话。

但一向以语文工作者自居的我对此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聊述如下语言是社会变迁的镜子如果一个社会里,人们经常使用的语言有皇帝、丞相、太尉、布衣、庶人、箭、戟等词语,那么我们可以凭这些语言作出判断,这个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语言现象反应了社会现象社会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自然语言也就如影随形地发生变化既然语言是在不断地演变的,那么对语言要采取吐故纳新的态度对于新词的出现,我们不应该有“狼来了”的恐慌,也不要固守自己的传统,认为“天朝上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更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语言的演变情况,及时把新词新义吸收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来,才能使自己的语言越来越丰富,使用起来才有可能更自由更贴切更生动不然就又会出现一个个穿着洋装的黄皮肤却背诵着“清晨见面谷猫迎,好度由途叙别情”这样的《洋泾浜英语歌谣集》全民是否有学习英语的必要?“洋泾浜”英语见证了中国的屈辱历史自改革开放以来,英语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英语在我们国家可谓随处可见在许多大酒店、车站、银行、商场、公园甚至公司等的牌子上都充斥着英文。

而我们大多数的人,从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都始终把英语作为必修的科目就连我这个读中文系的本科生,拿到文学学士的证书,也不是取决于自己的中文水平,而是靠勉强过关的CET-4各种英语培训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开花结果,小的姑且不说,“新东方英语”、“李阳疯狂英语”可谓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每年的高考中,英语同我们的汉语一样都占了150分英语似乎同汉语有了并驾齐驱的味道这让许多的语文工作者慨叹良久并痛心疾首许多有识之士难免发出“拯救汉语、捍卫尊严”的号召虽说这种做法有些极端,体现了不自信,但也反映了维护民族语言尊严的紧迫性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多以来,英语在中国越来越重要,举国学习英语的热潮方兴未艾我们不能极端地认为学习英语不重要那么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人浪费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去学习英语吗?我想发挥人尽其才是最关键的在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英语专业人才学英语等外国语言也是个人的需要,况且有需求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赶鸭子上架”式的强迫或是“一刀切”的武断都未免是明智之举高中生要正确使用汉语2004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曾引起了轩然大波相关媒体以《上海再次成为中文禁地,物理学家大会竟然“禁说”中文!》为题对此进行报道。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与民族文化的兴盛紧密相联就连《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们若要热爱自己的民族,就要从热爱自己的母语开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而要做好这件事,首要的便是正确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应该是每个爱国的中国人的良知毕竟我们的灵魂是根植在自己的文化里,而能真正传承民族文化的只有自己的语言考试语言使用应该规范东拉西扯了半天,还是回到网络语言能否进入高考作文这个话题上来我曾几年参加高考语文的作文阅卷工作,学生的作文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学生中英文夹杂,生造词语、随意简化、滥用网络新词等现象,我们的学生使用词语太过随意,而这些现象造成了作文表意不明,也自然影响了学生的得分,也引起了阅卷老师的隐忧高考的作文是有导向性的,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每年高考过后的满分作文为众多的中学生追捧甚至膜拜,于是下一年度的高考中类似的作文便数见不鲜曾记得几年前高考作文中排比大兴,题记流行、古人出场。

秦志强老师曾撰文《浮华之忧与断根之痛》另眼看满分作文众多的满分作文大都是语言流畅、构思新颖之作,值得欣赏和借鉴当然也会有一些存在语言硬伤的作文我们的汉语延续了数千年,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用法,也表达固定的意义,而网络词语仅是新兴事物,虽然代表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能否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语,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网络用语过早地出现在高考这样的严肃的选拔性考试当中略有不妥要学生规范使用语言理所当然是每个语文老师的义务,我们要在平时的写作中就要严格要求,千万不能亡羊补牢,这样会为时晚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