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

jw****8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0KB
约9页
文档ID:101272024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课堂实录_第1页
1/9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评析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小学 陈婉君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学习草船借箭的起因部分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都督、妒忌、迟延、丞相、擂鼓、支援、甘愿、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私自、探听、布幔”等词语;理解“都督、丞相、迟延”等词语的意思;通过与“廷”的比较,指导书写“延”2、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3、通过自读、品读、引读和情景语言实践,感知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感受诸葛亮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和周瑜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个性特点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品读、引读和情景语言实践,感知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感受周瑜和诸葛亮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了解背景师:(出示PPT)同学们,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名著中,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一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课文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注意——生:(齐读)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师:今天先来学习其中一篇课文—《草船借箭》师:(出示背景图)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处于劣势的孙刘联盟,决计破曹。

刘备派了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协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时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请齐读课题生:《草船借箭》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师:请大家把书翻到96页,自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课文先写了什么?生:周瑜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之内造10万支箭,但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就行了师: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老师用一个词来归纳板:造箭)接着写什么呢?生:诸葛亮请鲁肃准备好二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师:这就是借箭前的准备工作板:准备)然后写什么呢?生:诸葛亮和鲁肃第三天用绳索把船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因为当时很大雾,曹操不敢出兵,就吩咐士兵朝草把子射箭师:这就是借箭的经过板:借箭)最后写什么?生: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他的神机妙算师:这就是事情的结果你能像老师那样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生汇报师板:交箭)师:谁能把刚才汇报的各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先写周瑜妒忌诸葛亮,要他十天之内造10万支箭,但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就行了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准备好二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

第三天,他们把船朝曹操方向开去曹操看见江门大雾,不敢轻易出动,就叫士兵射箭后来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箭师:这位同学把事情的经过部分讲得很清楚,具体,谁还想说?生:(意思相近)师: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今后在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最简炼的语言来概括师:这个故事比较长,有些词语很容易读错,你会读吗?谁当小老师来领读?生:都督师:你读准了这个多音字,全班跟读一遍生:都督 妒忌……生:擂鼓师:擂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出示两组多音字组词)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生:擂鼓师:表示名称的时候读——生:擂台(学生继续读词)师:自由读词语,这四组词语分别与文中哪四个人物有关系呢?生:分别是周瑜、曹操、诸葛亮、鲁肃师:下面让我们了解这四个人物出示:周瑜、曹操、诸葛亮、鲁肃人物图及简介,学生齐读)三、细读品味,感悟人物师:同学们,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中的智慧人物的对话是《三国演义》刻画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通过人物语言,能帮助我们感受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一起品读课文1—3自然段,感受周瑜和诸葛亮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明“造箭目的” 师: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好10万支箭,可他打算怎样做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语句。

板:周瑜生: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师:这段话里有一个生字,延是本课的生字,注意它与廷的区别请看老师范写:在古字中,撇代表字的声调,下面变形的“止”代表脚掌,注意竖折要一笔写成整个字表示不停地走请大家在99页生字格旁边写一个写好了同位互评师:在句子中,迟延是什么意思?生:拖延时间师:从“故意迟延”你体会到什么?生:故意是存心的意思,迟延是拖长时间,整个词就是存心拖延时间看出了周瑜不想让诸葛亮按时完成任务师:你体会得很好,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生: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师:你强调了“故意迟延”,谁能读得更好? 生: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师:你看,我们可以抓住语言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这句来说一说吗?生:我(不但)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而且)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他准备齐全。

师:还可以怎样说?生: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不但)故意迟延,(而且)造箭用的材料,也不给他准备齐全师:可见周瑜的险恶用心!周瑜这样想尽办法,百般阻挠,是为了什么?生: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师:为什么能定他的罪,还让他没话可说? 生:因为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用生命作保证,如果造不成,就能定他的罪师:这位同学联系前文理解了军令状的意思请读这句话出示句子)生: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师: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呢?生:为什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师:很会提问题,谁来回答?生:因为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周瑜妒忌诸葛亮,就可以乘机陷害诸葛亮师:这才是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目的二)揭“周瑜面目”师:可是他在诸葛亮面前,说造箭是因为什么呢?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先用横线划出周瑜当时所说的话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师:周瑜对诸葛亮说,这造箭是因为什么呢?生:为了与曹军交战师:还有生:是因为军中缺箭师:还有吗?生:这是公事师:还有补充吗?生:是因为军情紧急师:这就是周瑜口中说造箭的原因,这仅仅因为要与曹军交战吗?其实是为了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同学们,这仅仅是因为军中缺箭,军情紧急吗?其实是为了—生: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师:这所有的一切,其实周瑜都是为了——生: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师:周瑜的私心显而易见,这都是因为——齐读第一自然段生:周瑜看到诸葛亮……师:学到这里,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心胸狭隘生:阴险狡诈生:心狠手辣生:暗藏杀机(三)品“诸葛亮智慧”师: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是如何应对的呢?请浏览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诸葛亮的话,抓住重点语句写上批注板:诸葛亮师:谁来汇报?生: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师:大家都找对了吗?诸葛亮的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请说说你的体会生:我对这两句话感受很深,“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中看出诸葛亮说这话时胸有成竹。

他如果没有信心的话,就不会说“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说出了自己的体会,能胸有成竹地读这个句子吗?生: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读出了他的自信,他的胸有成竹你能胸有成竹地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吗?师:对于这句话,谁还有其他体会?生:他已经算好了什么时间去搬箭,看出他很有信心师:谁通过朗读,把诸葛亮的自信,胸有成竹表现出来?生: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谁能配上动作读出他的自信?生: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让我们配上动作读出他的自信生: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师:还有那句话让你感受最深的?生:我从“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只要三天这两句话看出诸葛亮顾全大局师:说说你的理解生:因为十天比三天长,现在只要三天就不会拖延与曹军交战的时间师:请你把“顾全大局”这个词写在黑板上对于诸葛亮来说,什么是他的心头大事呢?生:与曹军交战师:而周瑜呢?生:定他的罪师:从这句话看出了诸葛亮——生:顾全大局师:刚才同学说到了“只要三天“这句话,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周瑜给诸葛亮造箭的时间是十天,而诸葛亮却说三天,看出他信心十足。

师:你能信心十足地读这句话吗?生: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师:“只要三天谁再来读?生: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师:刚才我们品读了两人的对话,了解了周瑜是一个(指板书)心胸狭隘,暗藏杀机的人,而诸葛亮却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感受到人物的鲜明形象四)感受形象,丰富文段师: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两位领军人物的语言交锋,句句紧逼下面请同位去掉提示语,直接品读两人对话,感受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同位品读)师:古人写文章用提示语一般很简洁,只用“某人曰”来表达请你丰富文中的提示语,加上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突显人物形象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纸生: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站,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用弓箭最好师:老师特别欣赏她用的这两个词生:周瑜(脱口而出地)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信心十足地)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师:把人物描写得多么传神生:周瑜(疑惑地)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肯定)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眨巴着眼睛)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

师:用上表示动作的词,使人物跃然纸上生:周瑜(满怀疑问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一本正经地)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了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满怀信心地)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师:你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师:我们与作者深入对话,进入情境,揣摩了人物内心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表现了他心胸狭窄,凶狠狡诈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这真是——生: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师:那下文诸葛亮又是怎样巧妙地进行草船借箭,突出人物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