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与中药文化概述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7MB
约49页
文档ID:602421234
中药与中药文化概述_第1页
1/4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药学院 陆菁,20,10,年,9,月,16,日,中药与中药文化概述,TCM and TCM Culture,中药,(TCM),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是其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中药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课目的:,旨在站在中药文化历史的高度,通过中药的来源、故事、对联、诗词、戏剧、谚语等使学生了解中药的来源、产地、功效、资源等基础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中药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和丰富内涵通过学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应当是天然药物、中国文化、历史积累、现代研究的统一体,课程内容安排:,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中药药名文化,第三章: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与中药文化,第四章:中国的药膳文化,第五章:个论,第一章:总论,一、,药与中药的概念,(药,中药,西药,草药,中草药,民族药,中成药,天然药物),1、,药物:,它是影响机体器官功能或者是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用于治疗、预防疾病以及诊断和计划生育2、中药的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达药物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所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

3、中药的含义:,中药是天然药物、中国文化、历史积累、现代研究等的集合原因,:,(1)中药 是天然资源,远古时代人在寻觅食物过程中,他们发现某些食物能缓和身体不适,但某些食物有毒性,甚至能引致死亡遂逐步把各种有治疗作用的东西加以利用,形成早期的药物疗法我国的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2)中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与中医紧密相联,,以我国的四大名著为例:,三国演义:,*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药名谜语:刘阿斗(谜底:,使君子,),曹操曾说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即指刘备,刘阿斗是刘备的儿子,即使君之子水浒传:,有疗伤如神的神医安道全西游记:,第36回,有一首,镶嵌体,的药名诗(即将药名嵌入句中)唐僧师徒出长安已四、五个年头,离西天仍渺渺无期,忽又进一深山,唐僧心中凄惨,叫声:,“,悟空啊!,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红楼梦:,涉及医学描述达,291,处,记录了,13,个完整的医案,写了,1145,种病症,用了,45,种方剂,占全书总字数的,1/18,。

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出现了一张十分完整的药方,,益气养容补脾和肝汤,: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酒洗 白芍二钱炒川芎钱半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 怀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 去心红枣二枚,红楼梦,的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用极好的秋梨一个,冰糖二钱,陈皮一钱,水三碗,梨熟为度,每天清早吃一服,就这么吃来吃去就好了长期食用梨的话,如果是人体的湿产生的过多的话,面容会显得油多或者是灰暗,无光泽,甚至眼圈发,黑,而陈皮本身是理气而且健脾的,可以去湿,这样的话反佐上以后可以预防它这个弊端,,使皮肤既娇嫩而且没有助湿之虞冯梦龙的药名情书,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长洲(今江苏昊县)人,除著有闻名于世的警世明言、警世通言、警世恒言外,还编有时调集桂枝儿、山歌,其中有药名写的一段情书:,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

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徐长卿:,是一种镇静止痛,驱湿解毒药物,其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谓其能治“蛊毒、疫疾、邪恶气、温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上古辟瘟疫有徐长卿散,良效,今人不知用此又说:“徐长卿久服强悍轻身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紫萱:,徐长卿的红颜知己,最早叫紫菀,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重楼,:魔尊,其实是一种百合科植物,又叫七叶一枝花,性微寒,味苦,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效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景天,:在四部医典中记载红景天“性凉、清热、滋补元气”,称红景天治病具有神效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唐雪见:,“雪见”既是常见中药“雪见草”,具清热解毒的功效仙剑奇侠传三,人物名字均来自于中药龙葵,:苦,寒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3)中药是历史积累的结果中医药是几千年医疗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可以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这是一份无价的遗产,我们应当较为全面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下去。

4)中药也是现代研究的成果中药为一代代人服务,也经历了一代代人的创新发展青蒿,抗疟新药青蒿素 砒霜,治癌到抗癌的亚砷酸注射液 薏苡仁,抗癌新药康莱特等二.,文化的概念,1,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在较近的文化研究中:,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并且迅速拥有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论著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等2,什么是中药文化,既是中国医学遗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她是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建的一种文化宝库,其中不仅含有,历代医家、养生学家、道家、佛家的经验累积,,也包含着古今文人雅士撰写过大量的,药诗、药联、药谜、药事,等,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许多,神话趣谈,典故珍闻,,富有哲理,韵味无穷作家,柏杨,曾作过这样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弃儿,如果没人伸出援手,中国这一支优秀的文化结晶,恐怕要从地球上扫地出门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三,中药的历史文化,u,神农本草经,中国最早期的完整中药学文献,是汉代的重要著作,并以植物为主此书是后人托名,“,神农,”,之作u,雷公炮炙论,中国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著,南朝刘宋时著,,,书中主要描述植物类药,系统地总结药物炮制方法,如炮法、蒸法、煮法等,一直到现今仍然受到高度重视u,新修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唐朝首创由政府委任组织编撰药典颁行全国,同时又诏令在全国各地征集道地药材,绘成药图比欧洲最早的政府药典要早多个世纪三,中药的历史文化,u,本草纲目,中国十七世纪之前最完整的中药著作,李时珍编辑的本草纲目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内容,载药,1800,余种,并附药图,1000,幅,药方,10000,余个u,中国近代编修了大量中药教学、科研、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种著作和刊物大型著作如,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使用中药已达,5000,多种使君子,功能主治,种子入药,杀虫消积用于蛔虫、晓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益智,【,功能主治,】,种子入药,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王不留行(俗称:麦蓝菜),【,功能主治,】,种子入药,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三棱子,乌蛇又名黑花蛇,青蛇,,三棱子,,为游蛇科动物乌稍蛇除去内脏的全体主要功能,】,祛风湿,通经络马兜铃,功能主治,果实入药,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喘咳,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荆芥,【,功能主治,】,用全草,祛风解表,理血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功能主治,】,1,、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2,、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防己,马兜铃科:汉中防己,防己科:木防己,马兜铃科:广防己,防己科:粉防己,【,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俗称的汉防己,偏于利湿走里,可利小便以消肿,商品木防己,偏于祛风而走外,用于祛风湿以止痛竹沥,【,功能主治,】,清热滑痰用于痰热蒙蔽清窍诸证为新鲜的淡竹和青秆竹等竹杆经火烤所沥出的液汁。

淡黄色之澄清汁体不能久藏近年用安瓿密封装置,可以久藏茴香,大茴香(八角茴香),【,功能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血吸虫病枳实,【,功能主治,】,用幼果,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地骨皮,【,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泄肺热,清热滋阴,清热解毒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茄科植物枸杞等的根皮,威灵仙,【,功能主治,】,用干燥根及根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利不利,骨哽咽喉细辛,【,功能主治,】,用全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用于痰多咳嗽厚朴,【,功能主治,】,用皮,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破故纸(补骨脂),【,功能主治,】,用果实,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白癜风、斑秃人参,【,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

甘草,【,功能主治,】,用根及根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黄连,【,功能主治,】,用根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芷,【,功能主治,】,用根,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半夏,【,功能主治,】,用块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当归,【,功能主治,】,用根,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天南星,【,功能主治,】,用块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