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基础一、现代汉语(一) 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主要有 : 普通话、方言、音节、音素、元音、辅音、音位、语素、词、单纯 词、合成词、同义词、反义词、联绵词、外来词、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 类、实词、虚词、短语、句子、句类、修辞、辞格等二) 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与有关原理主要有 :1、现代汉语的特点 ( 语音、词汇、语法 )2、声母的发音 ,韵母的发音 , 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开口呼韵 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与声母的搭配 ), 音节的拼写 规则(Y与W的使用、隔音符号的用法、音节连写 );变调(上声的变调、“一、不冶的变调、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3、 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4、 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5、 词义的性质 (词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 )6、 成语的特征、来源和运用7、 词汇的发展变化 (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义的演变 )等三)现代汉语知识与原理的综合运用主要有 :1、 同义词的辨析 (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的差异 )512、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复杂句子3、 短语的常见结构类型分析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述 宾短语、述补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 ) 。
4、 复句逻辑关系分析 ( 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等 ) 5、 词语的锤炼 (声音的锤炼 ,包括平仄、韵脚、叠音 )6、 句式的选择 (整句和散句的选择、长句和短句的选择、口语句式 和书面语句式的选择 )7、 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仿拟、排比、反复等修 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 )等二、古代汉语(一)理解基本概念 ,了解重要典籍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词 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类活用、反切注音法、四声、平仄、古书的注释术 语 ( 传、笺、疏等 ) 、《说文解字》等二)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特殊现象主要有 :1、 常用汉字所使用的造字方法的准确判别2、 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3、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 )4、 常见副词的用法特点 (程度副词“少、颇冶 ,范围副词“皆、悉、 但、特、仅冶 , 情态副词“且、固、盖、岂冶 , 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 否冶等 ) 5、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 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 )6、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 主谓倒序、谓宾倒序、状谓倒序、介宾倒 序、判断句、被动句等 ) 。
7、对仗的基本要求三) 古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52主要包括 :1、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探求2、一词多义现象的准确判别与把握3、浅近文言文的准确理解、标点与翻译三、中国古代文学(一) 识记部分1、背诵篇目先唐部分 : 《诗经》之《关雎》《君子于役》、《离骚》 (节选: 从开头至“岂余心之可惩冶《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 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 ( 夜中不能寐 ) 、左思《咏史》 (郁郁涧底松 )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饮酒》 (结庐 在人境 ) 、谢灵运《登池上楼》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庾信《拟咏 怀》 (摇落秋为气 ) 、南朝乐府《西洲曲》 、北朝乐府《木兰诗》 唐宋部分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 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 (其一) 《将进酒》 《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秋怀》 ( 秋月颜色冰 ) 、韩 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刘禹锡《乌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 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 ) 、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 、李煜《虞 美人》 (春花秋月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 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 )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 )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 (莫听穿林)、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 )、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 、李清 53 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 ) 《声声慢》 (寻寻觅觅 )、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 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 州慢》 (淮左名都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明清部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 古》、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夏完淳《别云间》、纳兰性德《长相 思》 (山一程) 《如梦令》 (万帐穹庐) 、郑燮《题画竹》 、龚自珍《己亥杂 诗》 ( 九州生气 ) 2、阅读并识记历代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 理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其中重点要阅读并识记的作家或作品是 : 诗词曲部分 : 屈原、《古诗十九首》、曹植、陶渊明、庾信、王勃、陈子 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 温庭筠、李煜、柳永、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陆游、辛弃疾、马致 远、睢景臣、朱彝尊、纳兰性德散文部分 : 《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左传》、 《战国策》、《史记》、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 宋濂、刘基、归有光、张岱、方苞、姚鼐戏剧部分 :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小说部分 : 刘义庆《世说新语》、唐传奇、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 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林外史》。
二) 理解与分析部分1、文学现象、文学文体与文学流派主要有 : 古代神话、楚辞、汉乐府、汉赋、古诗十九首、三曹、建安七 子、竹林七贤、建安风骨、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大小谢、永明体、骈 文、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初唐四杰、沈宋体、律诗、边塞诗、王孟诗派、元 和体、新乐府、古文运动、韩孟诗派、花间词派、西昆体、北宋诗文革新运 54 动、江西诗派、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辛派词人、南宋骚雅词派、诗话、散 曲、元杂剧、南戏、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 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2、主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创作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代表作品 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重点要理解与分析的是 : 《诗经》之“六义冶 ; 《离骚》的主要内容和 表现手法 ; 《孟子》《庄子》的说理艺术 ; 《左传》对战争的叙写 ; 《史记》 的历史成就和文学成就 ; 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 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特 色; 庾信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 要艺术特色 ; 李白、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 ; 白居易新乐府诗 的主要特点 ; 韩愈、柳宗元的散文成就 ; 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与成因 ;唐 传奇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 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词的主要 特点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 ; 欧阳修、苏轼的散文成就 ; 前面“识记部分冶 所列戏剧、小说作品的主题、人物分析、艺术成就 ; 归有光、张岱散文的 艺术特色 ; 龚自珍的文学成就等。
三) 鉴赏与评论 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解读能力和文学评论写 作水平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要内涵和艺术特色 (指结构特点、写作手法、修辞运用、语言特色等 ) 作出分析与评价 ,并能写出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鉴赏性评论文章所考作品以篇幅较短的 诗词曲赋、散文、短篇小说类作品为主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识记部分1、阅读并识记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 , 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其中重点要阅读并识记的作家或作品是 :诗歌部分 : 郭沫若《凤凰涅槃》《天狗》、冯至《蛇》、徐志摩《再别康 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 55 琳《断章》《距离有组织》、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穆旦《赞美》《诗八首》、舒婷《致橡树》《祖国 呵, 我亲爱的祖国》《神女峰》、顾城《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 岛《回答》《一切》、海子《麦地》《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春天 , 十个海子》散文部分 :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 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沈从文《湘行散记》、巴金《随想录》、余秋雨 《文化苦旅》、史铁生《我与地坛》等。
戏剧部分 : 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压迫》、曹禺《雷雨》《日出》 《原野》、老舍《茶馆》、高行健《绝对信号》小说部分 :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郁达夫《沉沦》、茅盾 《子夜》《林家铺子》、老舍《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断魂 枪》、巴金《家》《寒夜》、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金琐记》《倾城之恋》、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梁斌《红旗 谱》、杨沫《青春之歌》、柳青《创业史》、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春之声》、茹志鹃《百合花》、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贾平凹《浮躁》《高 老庄》、汪曾祺《受戒》《异秉》《大淖记事》、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谌容《人到中年》、莫言《红高粱》、阿城《棋王》、张承志《黑骏马》、韩少 功《爸爸爸》《马桥词典》、铁凝《哦 , 香雪》、张洁《沉重的翅膀》、马原 《虚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山上的小屋》、苏童《妻妾成群》《红粉》 《米》、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 方方《风景》《奔跑的火光》、陈忠实《白鹿原》、王小波《黄金时代》、王 安忆《小鲍庄》《长恨歌》、白先勇《游园惊梦》。
二) 理解与分析1、文学现象、文学文体与文学流派主要有 : “五四冶文学革命、文学研究会、新诗、散文诗、创造社、语 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七月派、论语派、东北作家群、“左联冶、现代 诗派、京派、新感觉派、九叶派、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小说、改革文 学、新写实小说、寻根文学、朦胧诗派2、主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创作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代表作品56 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要理解与分析的是 : 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和小说的 现代化特色;《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及意义;郭沫若《女神》的时代 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 ;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抒情诗歌的艺术 特色 ; 戴望舒诗歌特色 ; 茅盾《子夜》的艺术成就 ; 巴金《家》人物形象与 题旨;巴金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形象 ;《骆驼祥子》祥子的悲剧内涵 ; 老舍小说的京味 ; 沈从文《边城》的审美意蕴 ; 曹禺 剧作的主要特色 ; 《雷雨》主要人物分析 ; 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意蕴 ; 张 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 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 ; 梁斌《红旗谱》中的民族化 特色 ;杨沫《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 ;王蒙《春之声》的艺术特点; 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