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通地质学南京大学舒良书复习整编重点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1KB
约9页
文档ID:452084939
普通地质学南京大学舒良书复习整编重点_第1页
1/9

普通地质学南京大学舒良书复习整编重点1、地质学: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 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 的学问2、岩石圈:地壳加上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称为岩石圈3、 地质学的任务:(1)指导人们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2)指导 人们抵御自然灾害(3)研究地质环境,保护人类健康4、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 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1) 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主要发生在固体 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个 圈层相互作用(2)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 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各种地 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5、地质作用的特点:区域特色、 复杂性、漫长性第二章矿物1、矿物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单元,元素是构成矿物的基本物 质单元2、地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某一地区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称为该地区的元素丰度3、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 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4、 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 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 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晶面:包围晶体的平面晶体结构:其内部原子、离子或分子呈有序排列的状态5、 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 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的现象,如石墨、金刚石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 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如橄榄石 (Mg,Fe)2[SiO4]中的Mg2+和Fe2+可以相互替代6、 显晶质: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能看出来的晶粒隐晶质:晶粒细 微,要通过显微镜才能分辨7、 矿物手标本的鉴定,一般可根据其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及特 征(a)矿物的形态矿物单体(单形):同形等大的晶块组成的晶体,形态有柱状体、 针状体、板状体、双晶体矿物集合体(聚形):由矿物单体组成的的聚集体,形态有柱状 体、针状体、板状体、块状土状(b)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力学性质 (硬度、解理、断口)(1) 透明度: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光线能从矿物0.03mm 薄片透过,称其为透明矿物(2) 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分为金属光泽:反射很 强,方铅矿 半金属光泽:反射较强,磁铁矿非金属光泽:i)金刚光泽,反射较强而耀眼,金刚石;ii)玻璃光泽,反射较弱,方解石、石英晶面(3) 颜色:白色、他色、假色(4)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5)硬度:摩氏硬度计1 2 3 4 5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6 7 8 9 10正长石石英黄玉 刚玉 金刚石注:指甲2.5,小刀5.5(6)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 成为平面(解理面)的能力,如云母、方解石根据解理的完好程度分类: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解理四(7) 断口:指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分裂而形 成的断裂面,主要见于解理不发育的矿物集合体中,如石英8、常见 矿物(1) 石墨:常见为鳞片状集合体,有时为块状或土状,色与条 痕均为黑色,金属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度1~2(2) 石英:常呈单晶或晶簇出现,或呈致密块状集合,玻璃光 泽,硬度7,贝壳状断口(3) 萤石:常呈块、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八面体单晶,颜色 多样有绿、紫、黄、蓝等,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有4个方向的 完全解理(4) 方解石: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粒状、块状集合体,常呈 白、灰、浅红、黄色,玻璃光泽,硬度3,具有3个方向斜交的完全 解理,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5)白云石:块状集合体,一般为白色, 因含Fe常呈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具有3个方向斜交的完全解 理,遇冷稀盐酸反应微弱(6)硬石膏:单晶体呈等轴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常呈块状粒状, 纯净的透明,含杂质的乘暗灰色,玻璃光泽,硬度3,有互相垂直的 3组完全与中等解理(7)石膏:单晶体常为板状,集合体常为块状、 纤维状,白色,玻璃光泽,纤维状为丝绢光泽,硬度2,具有多方向 的解理(8) 橄榄石:常为粒状集合体,淡黄绿到橄榄绿,玻璃光泽, 硬度6〜7,解理不发育(9) 普通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为正八边形,集合体 为粒状,绿黑色,玻璃光泽,发育平行柱状方向的两组解理(10) 普通角闪石:单晶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呈六边形,集 合体常呈纤维状,绿黑色,玻璃光泽,发育平行柱状方向的两组解理(11) 滑石: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纤维状、块状集合 体,白色,解理面上珍珠光泽,平行片状方向解理完全(12)白云母:单晶体为短柱状及板状,横切面为六边形,珍珠 光泽,晶体细微称为绢云母,薄片无色透明,有平行于片状方向的极 完全解理,易撕裂成薄片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1、 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冷凝固结成为火成岩的作用, 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过程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体,在地下冷凝、结 晶、固结成岩的过程2、 岩浆是含有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硅酸盐为主的熔融体,其中硅 铝氧化物含量高,温度低,气泡多的岩浆黏性大3、 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由火山碎屑物质堆积并固结而成的岩 石,火山灰形成凝灰岩,火山砾及火山渣形成角砾岩,火山块形成集 块岩4、火山喷发方式: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喷出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地壳中的狭长裂缝喷出5、喷出岩浆的类型,根据SiO2含量 进行分类(1) SiO245%,超基性岩浆,富含Fe,Mg氧化物,超镁铁质岩浆,科马提岩 ⑵SiO245%〜52%,基性岩浆,又成玄武岩浆,镁铁质岩浆, 玄武岩,由辉石、斜长石组成(3) SiO252%〜65%,中性岩浆,又称安山岩浆,安山岩,由中性 斜长石与角闪石组成(4) SiO265%,酸性岩浆,又称花岗质岩浆,流纹岩,由石英、钾 长石与钠长石组成6、侵入岩的产状(1)岩基:规模极大的侵入体(2)岩株:截面积数十平方千 米以内的侵入体(3)岩墙:也称岩脉,狭长形的侵入体(4)岩床:层状板状 的侵入体(5)岩盖:底平上凸,岩盆:中间向下凹7、 火成岩的结构指火成岩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 及晶粒间的相互关系8、 火成岩的构造指火成岩中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 系,有块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层状 构造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1、 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2、 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中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 互关系,主要有两类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 非碎屑结构:岩 石中的物质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3、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和 排列形式,包括层理,波痕,泥裂,缝合线,结核,印模其中层理分为:水平层理,平行层理,递变层理,交错层理4、 沉积岩分三大类,(1)陆源碎屑岩,包括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和黏土岩(页岩,泥岩)(2)火山碎屑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 山 岩(3)内源沉积岩,包括化学岩(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铝质 岩,磷质岩,)和生物化学岩(硅藻岩,放射虫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1、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 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岩石结构构造的变 换,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作用(属于地球内动力作 用范畴)2、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3、 变质岩中的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榴子 石、滑石、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4、 变质岩的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5、变质岩的构造:(1) 变成构造:包括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片理构造、片麻 状构造、块状构造(2) 变余构造:变质岩中残留原岩的构造,变余气孔构造、变 余层状构造6、变质作用类型:(1) 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活动引起,发生在火成岩与围岩接 触带范围内,例如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矽卡岩(2) 区域变质作用,广大范围内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 体引起的变质作用,例如板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变粒岩,斜 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3)混合岩化作用,由变质作用向岩浆 作用转变的一种过渡性成岩作用,混合花岗岩(4)动力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石在强烈的定向压力下变化, 糜棱岩,构成韧性剪切带第六章地质年代1、 地质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相对年 代)及地质体形成或事件发生距今的年龄(绝对年代)2、 国际地质年代表:Q N E K J T P C D S O ?(新—老)第四级Q、新近纪N、古近纪E、白垩纪K、侏罗纪J、三叠纪T、 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奥陶纪O、寒武纪?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1、地震要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震源距、等震线2、强烈地震一般特点:突发性、破坏性、连锁性3、 地震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诱发 地震 震源深度分类:深源地震、中源地震、浅源地震4、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部分能量以弹性振动波的形式在地球 中传播,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1)体波纵波:推进波,P波,质点做前后运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一致横波:剪切波,S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 直,破坏性较强(2)面波,不是从震源发生的,由纵波与横波在地 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仅沿面传播,不能传入地下,分为勒夫波与瑞 利波5、地震的震级:衡量地震规模大小的量,由地震释放的能量决 定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第八章第八章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1、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或岩石圈的机械运动,分为水平运 动(相邻块体背向分离、相向汇聚、剪切错开)和垂直运动(差异性 上深下降)2、构造变形:使地质体原有形态和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 作用3、 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视倾角永远小于真 倾角)4、 褶皱的几何要素:核、翼、弧尖、枢纽、轴面、轴线5、 褶皱的类型:背斜(油气、)、向斜(煤矿、地下水)6、褶皱 分类轴面产状分类:直立、倾斜、倒转、平卧 横剖面形态分类:扇 形、箱行、单斜枢纽产状分类:水平、倾伏7、褶皱野外判别,沿倾斜方向上相同年代的地层作对称式重复 出现,背斜核老两翼新;向斜核新两翼老8、断裂包括断层与节理断层:在地质作用下,岩块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明 显位移滑动 节理:在地质作用下,岩块发生一系列规则的破裂,但 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没有发生明显位移9、断层几何要素:断层面、断层盘(断层面以上的上盘、断层 滑距10、断层命名(1) 根据断层两盘滑动方向:正断层(上盘下降X逆断层(上 盘上升)、走滑断层(2) 根据断层走向与被断岩层走向:走向断层(平行、倾向断 层(垂直)、斜向断层(斜交)(3)根据断层组合关系地垒:倾斜面相背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下盘(上升盘), 常为山岭 地堑:倾斜面相向的两个正断层所夹持的共同上盘(下降盘),常为谷地11、断层的识别标志(1)擦痕、镜面与阶步(2)拖曳褶皱(3)断层角砾岩(4)断层泥 ⑸密集节理(6)地质体错断⑺地层的重复与缺失(8)断层崖⑼泉水 出露及矿化现象12、断层的研究意义(1)找矿、找地下水、找油气(2)影响水利工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