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8300字 七年级科学(上)复习资料第一章1、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5.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8.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 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2. 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3. 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14. 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 的温度是100℃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80C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0.10C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 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特别细而且弯曲的管)体温计为什么比一般温度计精确?(玻璃泡容积较大,且内径很细。
18. 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19.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19页20.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调平: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③调节横梁一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注: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边(左边大,右边小),则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反之向左移 称量: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从大到小)⑤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右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⑥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若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则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的指示值,称量完毕: ⑦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注意:①不能用手去触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②砝码用镊子拿取,轻拿轻放③不可把潮湿物品或者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上,可放在纸上(各放一张)或烧杯中称量 ④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称量范围)22. 时间间隔:上一节课45分钟。
回家走了30分钟(是表示一段时间)时刻:现在是12:20 ,我中午11:45吃饭(表示某一点的时间)23.掌握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理解)24.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交流2第二章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否有应激性、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进行物质交换等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2、 (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3、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4、 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5、 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6、 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7、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8、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能够飞翔。
10、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11、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3页)12、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4页)13、昆虫体内没有 骨骼 ,但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身体分成三部分是 头、胸、腹 ,腹部有三对足, 两 对翅14、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有无种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有无果实)15、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16、无种子植物三大类: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地钱、葫芦藓)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茎、叶(紫菜、海带、水绵)18、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P50页)19、 罗伯特胡克 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20、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21、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汁)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重点)2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23、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24、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 在一个细胞内完成325、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P60、61页)26、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叫 菌落 ;27、细菌的大小与一般细胞相比要 小(很多) ;它要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它没有 叶绿体 ,没有 摄食结构 ,还因为没有 细胞核 ,被称为 原核 生物28、细菌有哪些结构?(P62页)根据细菌形态可分成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29、 动物 、 植物 、 真菌 是属于真核生物,那是因为它们的细胞里 都有细胞核30、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食用菌等,食用菌又有香姑、蘑菇、金针姑、木耳31、食物的保存方法有 干藏法 、 冷藏法 、 真空保存法 、 加热法32、组织是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细胞群。
注意细胞群与菌落的区别)33、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应痛感的 神经末梢 34、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称为器官35、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36、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71页)37、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72页)38、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39、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40、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重) 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样 性41、植物的基本组织(重)42、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4第三章1、“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实验铅笔头在篮球和木板上的位置分别是怎么样变化的?有什么不同?在篮球上长度变短,看不见铅笔头,在木板上长度不变,仍能看见铅笔头(类似帆船在海洋中远去及远来)2、 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球体赤道半径 6378 千米,两极半径 6357 千米 (差 21 千米),仅差0.33%。
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3、经线(子午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 互相垂直 ;赤道与南、北两极的位置关系 距离相等 4、经线 半圆形,长度相等,纬线 圆形,长度不等 ;任何物体可以用 经纬网 来确定它的位置 回归线 (南、北纬)23.5 度,极圈 (南、北纬)66.5 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0°-30°,30°-60°,60°-90°5、讲述意义: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分界线②0°纬线(赤道):南北纬分界线,南北半球分界线③20°W,160°E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6、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7、大比例尺表示范围更 小 ,内容更 详细 ;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千米 )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8、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两个最重要的近邻太阳直径约 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约 110 倍,日地平均距离约 1、5亿千米 ;中心温度达 1500万℃ ,表面温度约 6000℃ 。
9、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万千米 ,是日地距离1/400 ;月球直径约 3476千米 ,是太阳直径的 1/400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 1/49 ,月球质量为地球的 1/81 10、太阳表面有(有内到外) 光球层 、 色球层 、 日冕层 三层;常见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 (光 球层)、 耀斑 (色球层)、 日珥 (色球层)、 太阳风 (日冕层)11、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1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11年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影响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紫外线增强;扰乱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指南;危及星际航行;两极出现极光;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