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23.02KB
约33页
文档ID:584680937
第02章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
1/33

Part One: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1 主要理论模型主要理论贡献者关键假设决定贸易模式的因素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1.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2.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5.不考虑需求生产技术绝对不同(绝对劳动生产率差)比较优势论大卫.李嘉图生产技术相对不同(相对劳动生产率差)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赫克歇尔俄林1.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2.边际成本递增3.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4.固定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资源禀赋不同特殊要素贸易模型保罗.萨缪尔森当代贸易理论模型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保罗.克鲁格曼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3.竞争的要素市场生产规模不同产品周期贸易模型雷蒙.弗农 生产技术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2 Chapter 2: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原理)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seek to answer in this chapter are: What is the basis for trade((贸易基础)贸易基础)? What are the gains from trade((贸易所得)贸易所得)? What is the pattern of trade((贸易模式)?贸易模式)?3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贸易模型;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4 2.1 the Mercantilists’ Views on Trade(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P30)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5 2.2 Trade Based on Absolute Advantage: Adam Smith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 .斯密)斯密)关于斯密绝对优势和绝对劣势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绝对优势理论与重商主义的区别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6 2.3 Trade Based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David Ricardo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 .李嘉图)李嘉图)关于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的概念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贸易所得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例外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7 2.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8 2.4.12.4.1 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利用机会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19361936年哈伯勒(年哈伯勒(HaberlerHaberler))用机会成本理论(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

根据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有时也被称作比较成本原理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理论,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结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结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论是,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上就有比较优势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两国应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这种生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产上的重组会扩大整个世界经济的规模,通过贸易,两国的福利水平都会提高例如提高例如, ,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2/32/3单位的布,在英国,小麦的机单位的布,在英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是会成本是2 2单位的布,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低于英国,因此美国在小麦生单位的布,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低于英国,因此美国在小麦生产上相对于英国有比较优势同样,英国在布匹上有比较优势产上相对于英国有比较优势同样,英国在布匹上有比较优势————这就这就是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是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9 2.4.2 机会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PPF))表明一个国家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能生表明一个国家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则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则指得是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例如布)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小麦)的数量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小麦)的数量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机会成本的三种情形:: 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机会机会成本递增;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10 机会成本不变机会成本不变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品的数量保持不变,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不变,此时本不变,此时PPFPPF为一为一条直线条直线;;WC每每增增加加一一单单位位的的C C,,所必须放弃的所必须放弃的W W不变不变图 1-2 机会成本不变11 机会成本递增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量逐渐增加,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况为机会成本递增,此时时PPFPPF为一条凹向原点的为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曲线CW随随着着每每增增加加一一单单位位的的C C,,所所必必须须放放弃弃W W的数量逐渐递增的数量逐渐递增图1-3 机会成本递增12 机会成本递减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如果随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单位的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品的数量逐渐递减,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则这种状况为机会成本递减,此时本递减,此时PPF凸凸向原点CW随随着着每每增增加加一一单单位位的的C C,,所所必必须须放放弃弃W W的的数数量逐渐递减量逐渐递减图1-4 机会成本递减13 2.2.4.34.3 固定成本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本章着重介绍固定成本下的贸易行为本章着重介绍固定成本下的贸易行为 14 无贸易时美英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图2.12.1,,P43P43)C1209060W180斜率=斜率=2/32/3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一国只能消费它可生产的产品,因此一在没有国际贸易时,一国只能消费它可生产的产品,因此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人们的偏好决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也是消费可能性曲线人们的偏好决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

假设在没有贸易定了该国事实上选择生产和消费的产品组合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左中的点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左中的点A A((90W90W和和6060C C););英英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右图中的点国选择的生产组合为右图中的点A1(40WA1(40W和和4040C)C)AC1206040W40斜率=2英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115 发生贸易前后的生产模式贸易时,根据机会成本原理,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英国应专门生产布,则贸易时,根据机会成本原理,美国应专门生产小麦,英国应专门生产布,则美国生产组合将会从没有贸易情况下的点美国生产组合将会从没有贸易情况下的点A A((90W,60C90W,60C))移动到点移动到点B(180W,0C)B(180W,0C),,而英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点而英国的生产组合将会从点A1(40W,40C)A1(40W,40C)移动到点移动到点B B1 1(0W,120C)(0W,120C)这种分工这种分工,,扩大了经济的整体规模两国小麦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扩大了经济的整体规模两国小麦的总产量由贸易前的130130单位增加到单位增加到180180单单位(全部由美国生产)。

两国布的总产量由贸易前位(全部由美国生产)两国布的总产量由贸易前100100单位增加到单位增加到120120单位单位(全部由中国生产)分工带来产量净收益为(全部由中国生产)分工带来产量净收益为5050单位小麦和单位小麦和2020单位布 C1209060W180斜率=斜率=2/32/3BAC1206040W40斜率=2B1A1美国英国16 C1209060W18011070AB固定成本下的贸易所得E1B1C12040W 6050 40 70E 设美、英进行贸易的国际比价为设美、英进行贸易的国际比价为1 1W=1CW=1C,,美国生产的美国生产的180180单位单位W W,,自己消自己消费费110110单位,其余单位,其余7070单位用来交换单位用来交换7070单位单位C C图中,图中,E E点(点(110110W W和和7070C C))为贸为贸易后美国的消费组合点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净收益为易后美国的消费组合点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净收益为2020单位单位W W和和1010单位单位C C同样,英国生产同样,英国生产120120单位单位C C,,自己消费自己消费5050单位,其余的单位,其余的7070单位交换单位交换7070单位单位W W,,图图E1E1点(点(7070W W和和5050C C))为为英国贸易后的消费组合点。

贸易英国贸易后的消费组合点贸易给英国带来的净收益为给英国带来的净收益为3030单位单位W W和和1010单位单位C C 120A1U.SU.SU.KU.KOVER17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应当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等贵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等贵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等贵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等贵金属的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当竭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当竭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当竭拥有越多的金银,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当竭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尽所能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的进口。

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品)的进口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品)的进口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品)的进口然而,由于不可能所有贸易国同时出超,而且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任一时点上金银总量是固定的,一个国家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他国家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他国家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他国家的损失因此,重商主义者鼓吹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冲突的5 5))))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P30)18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1515世纪世纪—16—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1616世纪下半期世纪下半期—18—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5 5))19 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零和游戏( (zero-sum game)”zero-sum game)”,,一方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而进口则减少财富5 5)) 20 所谓所谓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对劣势( (absolute disadvantage) absolute disadvantage) 6 6))绝对优势与绝对劣势21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P33)• 亚当亚当. .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当一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或有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低(或有绝对劣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低(或有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势),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这样,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大增长这种增长可用来测度两国专门化生产所产生的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国际贸易在两国间进行分配6)(6)22 U.SU.KWheat (bushels/man-hour) 61Cloth (yards/man-hour) 45绝对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模型的基本假设•Table 2-1 Absolute Advantage((6))23 模型的基本假设假设假设1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假设假设2 2: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劳动 ;;假设假设3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假设假设4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假设假设5 5: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 ;;假设假设6 6:完全竞争市场。

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假设假设7 7: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无运输成本等交易费用23) 23) 24 •所谓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 (Comparative Advantage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7 7))25 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品)7 7))26 Table 2-2 Comparative Advantage((7))U.SU.KWheat (bushels/man-hour) 61Cloth (yards/man-hour) 42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分析27 •贸易所得分析(共2页)28 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所得分析比较优势理论贸易所得分析•贸易可能发生情况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底线贸易可能发生情况下,两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底线::• 美国所能接受的小麦美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布匹)(布匹)的国际价格底线:的国际价格底线: 1 1单位小麦单位小麦≥2/3≥2/3单位布匹单位布匹 或者或者 1 1单位布匹单位布匹≤1.5≤1.5单位小麦单位小麦• 英国所能接受的英国所能接受的小麦(小麦(布匹布匹))的国际价格底线:的国际价格底线: 1 1单位小麦单位小麦≤2≤2单位布匹单位布匹 或者或者 1 1单位布匹单位布匹≥0.5≥0.5单位小麦单位小麦 •小麦的国际价格范围:小麦的国际价格范围: 2/3 2/3单位布匹单位布匹 ≤ 1 ≤ 1单位小麦单位小麦≤2≤2单位布匹单位布匹 即即 4 4C≤6W≤12C C≤6W≤12C •布匹的国际价格范围:布匹的国际价格范围: 0.5 0.5单位小麦单位小麦 ≤≤1 1单位布匹单位布匹≤1.5≤1.5单位小麦单位小麦 即即 3 3W≤6C≤9WW≤6C≤9W29 •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利益的分配::((Page 37Page 37))• 12 12单位布单位布与与4 4单位布的差(即单位布的差(即8 8单位布)代表交换单位布)代表交换6 6单位小单位小麦时两国可分配的总利益。

例如当交换比率为麦时两国可分配的总利益例如当交换比率为6 6W=6CW=6C时,美时,美国获利国获利2 2单位布,英国获利单位布,英国获利6 6单位布,共单位布,共8 8单位布交换比率单位布交换比率越接近越接近6 6W=4CW=4C时,美国的贸易所得越小,英国的贸易所得越时,美国的贸易所得越小,英国的贸易所得越大换句话说,交换比率越大换句话说,交换比率越6 6W=12CW=12C时,相对于英国的贸易所时,相对于英国的贸易所得来说,美国的贸易所得就越大得来说,美国的贸易所得就越大•结论结论::((Page 37Page 37)) 至此,我们要证明的是:即使一国在至此,我们要证明的是: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互惠的贸易仍会发生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互惠的贸易仍会发生7 7))30 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而且令中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的程度相等或绝对不利的比例相同而且令中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的程度相等或绝对不利的比例相同时,没有互惠的贸易发生时,没有互惠的贸易发生 (共两页) U.SU.KWheat (bushels/man-hour) 63Cloth (yards/man-hour) 42Exception to 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31 即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即使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

除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互惠贸易的基础除非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非对两种商品而言,一国的绝对劣势比例与另一国相同一国相同7 7))比较优势理论的修订结论(PAGE 38):32 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7 7)) 3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