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设计(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木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木科阶段学习、实验实践和初步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 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应尽量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垂点突岀、文字通顺;毕 业设计正文的字数原则上不得少于1万字;毕业论文正文的字数原则上不得少于5T字最终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求用计算机排版并打印,符号、标志、缩略词、计量单 位、名词、术语等必须符合规范为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 合学校的具体作法,制定如下规定一、 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 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人小:21 Omm X 297mm (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 距:23mm,页脚边距:18mm2、 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段丽、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3、 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小 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4、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宁夏大学木科毕业设计(或论文)”, 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卬时页 码排在页脚尿中位置5、 文中表格均釆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6、 文中所列图形应冇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则,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7、 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 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 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引言(第一章)、 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1、 封面:(见附件1)(1) 设计(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 两行排列2) 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 专业名称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填写4) 日期:设计(论文)完成时间。
2、 中文摘要:摘要的字数一般为200个左右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所収得 的结果和结论,应突出木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粘:炼摘要应当具有独立性, 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小四号、仿宋体,见示例)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以分号 隔之3、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小四,新罗马字体,见示例)4、 冃录(见附件2):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目录一般列至二级标 题,(即:第一章……、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小标题一致,致谢 和参考文献不编号5、 引言(第一章):在论文正文前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国内外 已有的文献综述;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6、 正文:是设计(论文)的主体7、 结论(最后一章):结论应明确、简炼、完整、准确如果不可能得出明确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8、 参考文献: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标明出处所有引用过的文献,应按引用的顺序编号排 列参考文献一律放在结论Z后,不得放在各章Z后9、 致谢:致谢对彖限于对课题硏究、学位论文完成等方面有较重要帮助的人员。
10、 附录: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乂与论文有关的研究过程或资料,如较为兀长的公式 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冇关说明等,均应放入附录三、书写要求1、 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 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 解释2、 层次和标题层次应清楚,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体格式如下:第一章 □□口□口(一级标题,居中,单列一行)1. 1 □□□□□(二级标题,左对齐,单列一行)3、 篇眉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篇眉,篇眉下为上粗下细文武线’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们 数字连续编排笫一章Z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4、 图、表、公式等图形要精选,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形坐标比例不宜过大,同一图形中不同1111线的图 标应釆用不同的形状和不同颜色的连线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为正文中表述一致图序、 标题、图例说明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表序、标题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注置于表的下方图、表应少说明文字相配合,图形不能跨贝显示,表格一般放在同一页内显示。
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対齐,其间不加线条文中的图、表、公式、附注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节编号,如图1-1, a 2-2,公式(3-10) 等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也可按“苦者-出版年”编码,也可以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 编排规范》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顺序编码,即按文小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 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苦录表的格式: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岀版年,起〜止页码论 文 集:序号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专 利:序号中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口期技术标 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FI期 举例如下:[1] 朱文学.粮食干燥原理及品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7-108[2] 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 In: White H J. , Smith 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Hous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74. 44〜4613]欧阳忠.中国股市及农业板块的弱市场有效性假设的分析和应川:[硕上学位论文].北 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4]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0-07-2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怦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量与单位.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 93冇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 1996)O四、电子文档要求1、 电子版学位论文应与印刷本內容一致。
因特殊情况出现不一致时,必须给予说明2、 电子版学位论文应集合为一个word电子文档采用其它编辑器编辑的论文,请提交pdf 格式文件附件1HIMOXIA UNIVER51Tr举业讣文( 届)学姓教 生生导学专年学学指附件21.2 ※※※※※※※海 31・3 探※※※※※※ 6第二章 >8< 探 >8< 102.1 探※※※※ 102.2 探※※※※ 142.3 探※※※※ 14第三章 1 83.1 探※※ 183.2 探※※ 23第四章 探※※※ 30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 35个人简介 38褪色光度法的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究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范)专业2006届X x x摘要:本文对褪色光度法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究,利用微量热法时行了动 力学和热动力学参数的测定,通过动力学和热动力学参数对褪色光度法的反应机理进 行了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建立了用褪色光度法测定肝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概要地阐述了褪色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价值, 介绍了显色剂褪色光度法动力学和热动学参数测定的原理和意义,介绍了本文所研究 的显色剂以及研究的不同体系第二章是显色剂褪色光度法动力学和热动力学参数测定的实验部分,利用具有自 带时间扫描系统和全套恒温装置的分光光度计以亚甲基蓝、甲基红、二甲酚橙、靛蓝 为显色剂的不同体系,通过褪色光度法在不同温度、不同酸性介质、不同催化剂和非 催化体系中的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关键词:显色剂;褪色光度法;动力学参数Bleaching method dynamics and thermal dynamics researchThis article uses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on the research into kinetics and thermo kinetics, microcalorimetry method in measuring thermodynamics and thermo kinetics constants which are used 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in determining matters in practical approaches.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Chap. 1 is the summery of the article. It outlines the principals,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value of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introduces the principal and sense in using reagent fading spectrophotometry discoloring method, and concludes the various reagents and systems this article is on.Chap.2, utilizing the method based on spectrophotometer with self-duration sca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