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线)所指的交叉点是 5 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 10 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b 线)所指的交叉点是 5 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 20 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c 线)所指的交叉点是 10 日均价线从下向上穿越 20 日均价线所形成的结点;由这三个结点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价托市场意义:当 20 日均价线在最上方,10 日均价线在中间,5 日均价线在最下方时,称为“空头排列 如图中(d 线段)以前的均线就是空头排列,只要均线是空头排列,那么它的下跌行情就还没有结束!只有当股价长期下跌,跌无可跌后,此时空方抛压减轻,多方开始试探性的进场,从而推动股价缓慢回升,随着股价的回升,5 日均价线在下跌以来第一次上穿了 10 日均价线,这说明 5 日内买入的人愿意用超过 10 日内的平均价格去追涨,该股的短期需求大于了供给,在盈利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又有一批股民进场买入,捂住就能多赚又鼓励持股者继续持股,形势朝有利于多方的方向发展!不久 5 日均线上穿 20 日均线,使 20 日内买进的股票也有盈利,此消息继续鼓动人们买进该股,鼓励持股者继续持股,该股的需求量急增,而供给量却越来越小,终于有一天,10 日均线上穿了 20 日均线,最终三条均线封闭成一个三角形,这使盈利的人扩展到 5 日持股者、10 日持股者、20 日持股者,这种循环继续强化的话,三条均线将向上形成多头排列.如图中(e 线段)以后的均线就是多头排列,从而展开一轮多头行情!经考证后发现绝大多数个股都有这个规律,而在长期下跌的末端,这种三角形几乎成了底部的代名词由 5 日、10 日、20 日均价线组成的参数设置,组合较为敏感,对中长期底部的提示作用较弱,对阶段性短期底部的提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往往是用在15 分钟、30 分钟、60 分钟等 K 线周期上的均线系统,该系统一般用来对被怀疑的股价底部区间进行微观分析,以指导对个股进行精确的瞄准从而进行买卖;由 20 日、40 日、60 日均价线组成的参数设置,该组合的稳定度较好,对中长期底部的提示作用较好,但对阶段性短期底部的提示作用稍显迟钝由 5 日、10 日、20 日、60 日均价线组成,该组合既有一定的稳定度,也有一定的灵敏度请看过此日志的人找出沪深股市中由(5 日、10 日、20 日)均线系统自然形成的底部,请注意这里“自然”两字的涵义,不要找反弹形成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从根本上理解它的形成机理和市场意义,而不是单纯的一个三角形而已!不懂的话说明你没有认真的看上面关于市场意义的阐述,请自己多阅读几遍,反复看 双价托图形特征:(1) 一轮上升行情的起点往往有一个价托,当上升一定高度后,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再次探底。
在原来的底部附近再次止跌回升,又会出现一个价托,这种是典型的、水平的双价托图形2) 一轮上升行情的起点往往有一个价托,当上升一定高度后,需要横向震荡、清洗浮动筹码,如果盘整时间充分且股价有上升意愿,则还会形成第二个价托,这种是典型的一低一高的双价托图形 市场意义:(1) 两个水平的双价托图形说明股价在此处受到两个价托的支撑,相对地说比一个价托更有支撑力2) 一个低位的价托使股价抬高到一定的震荡洗筹位,此时股价很难再回到低位的价托位如果震荡洗筹后再次形成价托,说明股价受到双重支撑,还会有上升空间 操作方法:(1) 对于水平的双价托,可在第二个托形成后逢低吸纳2) 对于一低一高的双价托,可在第二个托形成后逢低吸纳,或在股价冲过前一头部的瞬间跟进下面是在月均线系统上形成的水平双价托下面是在季均线系统上形成的水平双价托下面是在月均线系统上形成的低、高双价托下面是在季均线系统上形成的低、高双价双价托比单个的价托有更强的股价支撑力水平双价托如果能底部稍稍抬高一点的更好,底部抬高说明有人建仓在第一个价托构筑完成之后的回档,只要能在回档至量芝麻点出现后再次放量,一般都能形成第二个价托。
形成第二个价托后股价的支撑力较强,向下跌的可能性变小了,只要股价突破双价托的高点连线或者价托上平台,那都是买入的良机!虽然很多人对这些技术都懂,我想不懂技术线的人也很多,所以大家要有虚心、耐心、恒心,只要认真做完每一课作业,温故知新 相信大家对于这些最基础的理论能够掌握得更好一些!顺利完成以后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