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电子三相交流调压电源的设计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6KB
约18页
文档ID:5771088
电力电子三相交流调压电源的设计_第1页
1/18

目录1 电路原理与分析……………………………………..12 方案确定……………………………………………..22.1 基本元器件的选择及连接方式……………………….22.2 三相电源的选择方式………………………………..42.3 电路的工作原理…………………………………….53 主电路设计…………………………………………..73.1 电路工作状态分析………………………………….73.2 交流调压电路谐波和功率因数分析………………….84 控制电路……………………………………………..94.1 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仿真模型的搭建………………..94.2 仿真电路图和参数的设置……………………………115 调试与仿真……………………………………………125.1 仿真结果与波形比较………………………………..125.2 仿真结果分析……………………………………...136 总结…………………………………………………..147 参考文献……………………………………………..1511、电路原理与分析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电路,简称三相电路三相交流电源指能够提供 3 个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电压或电流的电源,最常用的是三相交流发电机。

三相发电机的各相电压的相位互差 120°它们之间各相电压超前或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三相电动机在正序电压供电时正转,改为负序电压供电时则反转因此,使用三相电源时必须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转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改变供电相序来控制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 [1]在对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 MATLAB 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仿真模型,修改相应的参数,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通过仿真分析和参数的修改,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加深对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理解并对三相交流调压电路输入电流的谐波及功率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最后,对仿真实验进行总结三相交流调压器的触发信号应与电源电压同步,其控制角是从各自的相电压过零点开始算起的三个正向晶闸管 VT1、VT3、VT5 的触发信号应互差 120,三个反向晶闸管 VT2、VT4、VT6 的触发信号也应互差 120,同一相的两个触发信号应互差 180总的触发顺序是 VT1、VT 2、3VT、 VT 4、 VT 5、VT6,其触发信号依次各差 60Y 联接时三相中由于没有中线, 所以在工作时若要负载电流流通,至少要有两相构成通路为保证启动时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及在感性负载与控制角较大时仍能保证不同相的正反向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要求采用大于 60的宽脉冲(或脉冲列)或采用间隔为60 双窄脉冲触发电路。

22、方案确定2.1 基本元器件的选择及连接方式交流调压电路:输入的是交流电压,而输出电压波形是交流电源电压波形的一部分,并且是可调的,这样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就成为可调一般交流调压电路采用的是可控硅控制,其触发方式有二种: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可控硅过零触发是对可控硅过零的通——断控制可控硅导通时,交流电源与负载接通,输出若干个周波电压以后,可控硅被关断,停止交流电压输出;经过一定周波数后,再使可控硅通,如此重复进行通过改变导通时间对固定重复周期的比值,从而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的大小可控硅的移相触发是对可控硅的导通角控制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都以一定的延迟角去触发可控硅的导通,经过改变可控硅的导通角达到输出电压可调的目的可控硅的移相触发往往在可控硅导通的瞬间使电网电压出现畸变,带来高次谐波,给电网中的其它用电设备和通讯系统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并且对于电阻性负载在可控硅导通时有较大的冲击电流可控硅过零触发方式是把可控硅导通的起始点限制在电源电压过零处,它能很好的抑制移相触发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避免因较大冲击电流引起的电压瞬时大幅度下降一般的三相交流可控硅过零触发开关电路由同步电路、检零电路等组成,结构复杂,可靠性低,采用分离元件故障率高。

本文介绍一种用集成元件构成的三相交流可控硅过零触发调压电路三相电源连接方式:常用的有星形连接(即 Y 形)和三角形连接(即△形)从电源的 3 个始端引出的三条线称为端线(俗称火线)任意两根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为相电压的根号 3 倍;3 个线电压间的相位差仍为 120°,它们比 3 个相电压各超前 30°星形连接有一个公共点,称为中性点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且 33个电源形成一个回路,只有三相电源对称且连接正确时,电源内部才没有环流三相负载:按三相阻抗是否相等分为对称三相负载和不对称三相负载三相电动机、三相电炉等属前者;一些由单相电工设备接成的三相负载(如生活用电及照明用电负载),通常是取一条端线和由中性点引出的中线(俗称地线)供给一相用户,取另一端线和中线给另一相用户这类接法三条端线上负载不可能完全相等,属不对称三相负载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也有星形与三角形之分交流调压技术大都采用工作在“交流开关状态”的晶闸管,其实质是在恒定交流电源与负载之间接入晶闸管作为交流电压控制器晶闸管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相位控制,即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来调压;二是周波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晶闸管导通的工频周期数来达到调压的目的。

采用控制晶闸管通断周波比调压方式的缺点是:难以实现连续调压,不易找到合适的调压比这种调压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交流调压大多以相位控制方式为主,该方式是作为开关的晶闸管在每个电源电压波形周期的选定时刻将负载与电源接通,根据选定时刻的不同可得到不同的输出负载电压,从而起到调压作用采用晶闸管组成的交流调压器及可控整流装置等,以其设备体积小、损耗小、电路及控制较简单、响应快、价格低廉、可靠性高、使用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日常生活电气设备中,取代了笨重、价高和性能差的调压变压器或串接饱和电抗器等本文在 MATLAB 仿真环境下,运用 SIMULINK 电力系统工具箱的各种元件模型建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采用晶闸管组成的交流调压电路广泛地用于加热装置的功率控制、灯光调节、异步电机的启动和调速,以及电力系统的调相设备电路中的晶闸管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通断控制及相位控制通断控制通常采用过零触发方式,其网侧高次谐波含量较小,功率因数高 [3]当采用相位控制方式时,由于输出电压不是正弦4波,因而,输入电流中的谐波分量较大,而且存在相位滞后,使系统的功率因素较低。

常用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主要形式如图 2-1 所示当交流调压器负载为阻感性质时,晶闸管的工作情况与整流时阻感负载相似,即在电源电压反向过零时,由于电感产生的感应电势阻碍电流的变化,晶闸管不能立即关断,而使其导电时间延长此时,晶闸管的导通角不但与控制角 有关,而且与负载的功率因数中有关,若 调节不当,就会产生直流磁化而危及负载,同时直流磁化产生的直流分量对电网运行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本文重点对 Y 形三相三线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CVT1 L1VT2VT4VT3VT6VT5R1R3R2 L2L3图 2-1 Y 形三相三线交流调压原理图BA2.2 三相电源的选择方式2.2.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接把三个电压源的尾端 X、Y、Z 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点,称为电源的中性点,用 N 表示由三个电源的首端 A、B、C 和中性点分别引出四根线对外供电首端引出三根线称为相线,中性点引出的称为中性线2.2.2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接把三个电压源的始末端依次相连,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连接点各引出一条线5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2.3 电路的工作原理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器,具有变换电压、电流和变换阻抗的作用,应用较广泛。

由于应用的领域不同,变压器种类繁多,但其工作原理都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它们的基本结构主要由铁心和线圈(又称变压器的绕组)两部分组成通常将接到交流电源的绕组称为一次绕组(又称原绕组、初级) ,而将接到负载的绕组称为二次绕组(又称副绕组、次级) 变压器的一次二次绕组之间有磁耦合,当一次绕组外加交流电压后,由于电磁感应作用,使二次绕组产生交流电压,而原一次二次绕组之间在电路上没有连接,是相互隔离的变压器的变压比(简称变比)规定为变压器二次侧开路(即空载)时,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电压之比,用字母来表示(2-1)21ONUk式中 为一次侧所加的电压, 为二次侧的开路电压,N 1、N 2分别为一次、1U二次绕组的匝数变压比 k 是变压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变压器一次侧接通电源,二次侧接通负载后,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变压器成为负载运行状态此时变压器一次、二次电流有效值的关系为(2-2)212IkNI变压器的铭牌数据主要是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容量,它指导用户安全、合理地使用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变压器空载时,各绕组的电压;额定电流是以其额定容量除以额定电压计算得出;额定容量又称额定视在功率,其值等于变压器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乘积。

6图 2-1 中由于没有中线,若要负载上流过电流,至少要有两相构成通路,即在三相电路中,至少要有一相正向晶闸管与另一相的反向晶闸管同时导通为了保证在电路工作时能使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要求采用大于 的宽脉冲或双窄60脉冲的触发电路;为保证输出电压三相对称并有一定的调节范围,要求晶闸管的触发信号除了必须与相应的交流电源有一致的相序外,各触发信号之间还必须严格地保持一定的相位关系对图 2-1 的调压电路,要求 A、B、C 三相电路中正向晶闸管 、 、 的触发信号相位互差 ,反向晶闸管 、 、1VT351204VT6的触发信号相位也互差 ,而同一相中反并联的两个正、反向晶闸管的触2120发脉冲相位应互差 ,即各晶闸管触发脉冲的序列应按 、 、 、8 123、 、 的次序,相邻两个晶闸管的触发信号相位差为 为使负载456 0上能得到全电压,晶闸管应能全导通,因此应选用电源相应波形起始点作为控制角 的时刻,该点作为触发角 的基准点(如图 2-1 所示)当 为其它角度0时,会出现有时三相均有晶闸管导通,有时只两相晶闸管导通对于三相导通的情况,导通相负载上电压为各相电压对于两相导通的情况,导通的两相每相负载上的电压为其线电压的一半,不导通相的负载电压为零 [4]。

t12图 2-2 控制角 的基准点0u73.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理论分析3.1 电路工作状态分析在三相三线电路中,两相间导通时是靠线电压导通的,而线电压超前相电压,因此 角的移相范围是 - 在任意时刻可能是三相中各有一个晶闸管30015导通,这时负载电压就是电源相电压;也可能两相中各有一个晶闸管导通,另一个不导通,这时导通相的负载相电压就是电源线电压的一半在 MATLAB 仿真环境下,运用 SIMULINK 电力系统工具箱的各种元件模型建立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仿真模型,如图 2-2 所示以 a 相电源电压过零点为时间零点,因为是纯阻性负载,所以触发角 α 的移相范围为 - 并可将 的范围分为三段015150(1) 60在这个范围内,电路交替处于三只闸管和两只晶闸管导通的状态,因而输的A 相负载电压波形由 、 、 交替构成,每只晶闸管导通角度为au2/b/acu但 时是一种特殊情况,一直是三个晶闸管导通1500(2) 96在这个范围内,任一时刻电路有两只晶闸管导通,每只晶闸管导通角度为输出 A 相负载电压波形由 、 交替构成1202/abu/ac(3) 1509在这个范围内,电路处于两个晶闸管导通与无晶闸管导通的交替状态,每个晶闸管导通角度为 ,而且这个导通角度被分割为不连续的两部分,在半23周波内形成两个连续的波头,各占 。

输出 A 相负载电压波形由 、150 2/abu和 0 交替构成三相都不通时,则三相负载电压都为零2/acu(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