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 求是: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 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 力——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 五)二、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6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三、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9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10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四、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2 )改造提升制造业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4 )加快发展服务业 15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16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7)发展海洋经济五、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18)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9)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0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21 )加强城镇化管理重要着力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六)六、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2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4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25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6 )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七)七、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7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8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9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30 )建设人才强国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八)八、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3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37)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38)推进文化创新3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大动力:改革开放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0)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4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42)加快财税体制改革4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44)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45)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6)优化对外贸易结构47)提高利用外资水平48)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49)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保障: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50)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51)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52)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5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54)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55)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56)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亮点:四个凸显 凸显扩大内需:挖掘、释放城乡居民内需潜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完善收入 分配制度,增加转移支付,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使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 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 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凸显社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建设,也就是人与人关系的建设这就需要有 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和健全保障对于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 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对于社会保障,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在层次上基本层次、企业补充层次、商业保险 层次关注点:一是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二是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凸显城镇化在布局上,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 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强化城镇化管理,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 为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房地产四化 以海(海洋经济)陆、空(信息技术)为域,强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服务业纳入产业体 系之中弱化 GDP 指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7.5%)深化改革开放 细化文化,提升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对于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水平),完善 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1 关键词:住房调控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建议】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 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 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解读】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建议》中有关房产 政策的表述,与今年房产调控的方向和基调一致预计“十二五”将对现有政策进行深化和 延续《建议》中提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发出新的信号,过去的政策专门强调保障房 力度,现在专门提出住房供给问题,更多地关注了不符合保障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 心层”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多数城市可能会将廉租房、公租房成为保障房的主体,经适 房的地位可能会下降根据《建议》分析,未来五年将通过供应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可加大住房用地供给, 对存量资源进行盘活,整治开发企业囤地现象房产税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现实虽然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征收,但会是在部 分城市试点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建议当中,没有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
对此,易居中国 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只提到抑制投机需求,这意味着未 来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投资可能不会遭到政府的严厉打压,现在有两三套房的,一套自住, 其他的放租作长期投资,这种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另外,“稳定房价”在建议中也没有出现杨红旭分析认为,现在政府是在以时间换取空间, 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房产税主要是在旧税种上修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因此,未来五年税收改革主要还是围绕着物业税杨红旭称2 关键词:城镇化中小城市放宽落户条件【建议】 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 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 件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 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非常必要,也需要有更详细的配套 政策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不光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事情,大城市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符 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应解决他们安家落户的问题,也应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 保障问题,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城市化。
当然,对个别人口已经太多的超大城市,落户条件可 以从严掌握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把户籍管理制度废除掉,仍需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来城市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节约土地资源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确实 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过多的不合理占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了 巨大浪费因此,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城市面积,保证必要的人口密度3 关键词:收入分配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建议】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分配 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 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建议》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 置,回应了社会的期盼,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 突出问题从实际来看,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于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速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甚至逐年下降因此,“居民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一定难度,这需努力改 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劳动报酬怎么提高?低收入群体怎么提高收入?收入如何再分 配?这些都需要努力现在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的财 政增长,才有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民富国强总之,只有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才有可能扩大消费需求,否则就无法实现发展方式的 转变关键词:指导思想,十二五主题为“科学发展”【建议】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 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 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解读】 分析人士指出,“科学发展”作为新五年规划的主题,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 期的发展定下新思路、新途径、新基调,它也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党校科 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该表述意义重大,它贯通了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 的思想理论,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 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 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关键词: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首次单独成章【建议】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 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 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 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解读】 “扩大内需”首次在建议中成为独立章节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 任张晓晶指出,这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 结构的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