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江教育工作经历: 1980——1984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学 习 199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获硕 士学位 1984——1995年在《中国语文》编辑部做编辑 工作,兼任吕叔湘先生秘书 1996——1997年在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参加 美国教育部自助项目“汉语语法结构与功能研 究” 生于1962年,河北玉田人职务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汉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国际语言学学会执行理事《语言科学》、《现代中国语研究》、 《汉语学习》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研究领域 为现代汉语语法和一般语法理论,侧重 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研究成果《汉语功能语法研究 》(1997,江西教育 出版社,与方梅合著 )《从施受关系到句式 语义》(2009,商务 印书馆)研究成果2011年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1 期,3-12页 2010年 汉语限定成分的语用属性,《中国语文》第3期,195 -207页 2009年 《激进构式语法》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现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化,《语法化与语 法研究》(四)469-481页,商务印书馆。
受事和施事的不对称,《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 四)251-2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研究成果2008年 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句式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 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497-507页,商务印书馆 动词及物性的语用变化,《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四辑, 144-161页,商务印书馆 2007年 语体差异和语法规律,《修辞学习》第2期,1-9页 北京方言浅说,《文史知识》第8期,33-37页 2006年 关于“索取类双宾语”,《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三辑,298- 312页,商务印书馆 存现句里的专有名词宾语,《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十三辑 ,214-219页,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综述(与史金生合作),《中国语 言学年鉴1999-2003》32-47页,商务印书馆研究成果2005年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语言科学》2005年第6期,42-53 页 语言的交际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讲座荟 萃》第二十四辑,122-131页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 究》23-4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篇章中的无定名词主语句及相关句式(与刘安春合作),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omput ing, Singapore, pp97-105. 深化汉语语法事实的认识,《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135- 142页,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纪念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主编),商务 印书馆方梅1961年生,安徽太平人1979——198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 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汉语中心 任教1987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 所《中国语文》编辑部工作1991年在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美国圣巴巴拉加州大学参加美 国教育部资助项目“汉语语法结构与功 能研究”职务及研究方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目前研究 兴趣集中于汉语功能语法和话语分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本课内容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1999年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2000年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2000年总结总结————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内容提要:《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借 鉴现代语言学的话语分析 和功能句法学方法,对现 代汉语语法中的若干重要 问题进行功能分析《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涉及的研究方面有1、主位结构研究2、焦点结构研究。
3、语法化研究4、词类功能与句法功能的研究《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用例大多取自北京口语材料来源既有书面 材料,也有录音材料,都是典型地反映 北京口语特点的例子,这种取材方式不 仅提高了语料的纯度,也增强了研究结 论的可靠性选用北京口语材料的原因北京口语语法的研究,在朱德熙先生看来,“是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朱先生十分强调研 究北京口语语法,他谈过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北京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方言;二,北京话是几百万人口里说的活生生的具体 的语言,它基本上是稳定的、均匀的;三,研究北京口语语法,有利于我们去发现现 代汉语里最根本的语法事实,例如基本句型的 确认,最重要的语法成分的功能,语音节律跟 语法的关系等等《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影响最早的反响是刘宁生先生发表在《汉语学习 》1997年第6期上的书评,《读》,此后,先后有几篇“世纪回顾”性 的文章把本书视为国内功能语法方法代表作 出版于法国的《东亚语言研究》1999年第2期 发表陶红印博士撰写的关于本书的长篇书评 (英文),出版于比利时的国际语用学会会 刊《语用学》1999年3月号重点介绍了本书另外,此书还被美国、韩国以及台湾等几所 大学选为研究生课程指定教材。
本课内容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1999年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2000年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2000年总结总结————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总结总结————结构主义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形式主义语言学致力于自然语言形式特 征的刻画功能主义语言学则强调对语言形式传递 信息的功能解释形式和功能是语言的两个互为依存的方 面,这两种语言学的区别表面上是对这 两个方面选择的不同,其深层则仍是两 种语言观的对立:是把语言看成一种自 足的符号系统,还是把语言看作是结构 上受到人类认知能力和语境限制的工具 举例来看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区别:结构主义: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 易位现象》功能主义: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 法研究》中关于主位结构的研究陆俭明《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一)发现汉语口语中的易位现象 汉语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标 志和形态变化,因此在汉语中,那些彼此互相对立 而又互相依存于同一句法结构之内的句法成分,如 主语和谓语、修饰语和中心语、述语和宾语等,它 们的位置相对说来是比较固定的,可是在口语里却 常常可以灵活地互易位置。
例如:“你哥哥来了吗? ”“大概走了吧在口语里,这两个句子的前后成分 可以倒置过来,说成: (1)来了吗,你哥哥? (2)走了吧,大概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易位现象这是口语句法里所 特有的一种现象凡易位句,都具备下列四个特点:(1)来了吗,你哥哥?(2)走了吧,大概1、易位句的语句重音一定在前置部分上,后 移部分一定轻读上面两个例句中,语句重 音在“来”和“走”上,“你哥哥”“大概”得轻读 2、易位句的意义重心始终在前置成分上,换 句话说,后移部分永远不能成为强调的对象 上述两句中的意义重心在“来了吗”“走了吧 ”3、易位句中被倒置的两个成分都可以复位,复位后 句子意思不变如: 来了吗,你哥哥?=你哥哥来了吗? 走了吗,大概大概走了吧凡易位句,前置部分总是说话人急于要传递给听话 人的东西,因而往往带有被强调的色彩,后移部分 则是稍带补充性的东西这也正是口语里出现易位 句的原因4、句末语气词绝不在后移部分之后出现,一定紧跟 在前置部分之后例(1)(2)绝不可以说成: *来了,你哥哥吗? *走了,大概吧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中关于主 位结构的研究:第三章 北京口语的主位结构3.1 主位结构概说1、语序&信息结构口语的信息结构——制约语序的功能因素实体性成分:主语、话题非实体性成分:情态成分、篇章连接成分用“主位——述位”(theme——rheme)概念2、主位结构&信息结构主位——表述出发点述位——表述核心3、信息单位&句法单位——不一定对应3.2叙述语体里的主位结构1、主位成分&主位标志——语气词例如:其实吧,你也就是一般人。
2、汉语的主位结构:篇章主位:句首(连接语句)人际主位:表明态度(能愿/评议/情态)例如:要我说啊,都不是东西话题主位:陈述对象的实体性的行为参与成 分,是有定的例如:自幼哇,家境贫寒3.2叙述语体里的主位结构3、多项主位次序主位成分两个以上同时出现的次序:篇章主 位>人际主位>话题主位例如:而且 不想 让她爱的人哪陷入苦恼 ① ② ③4、主位标志概说 主位——标志——述位次要信息——语气词——重要信息(焦点)3.3对话语体里的主位结构(易位现象)1、主位结构&语体特征、句类特征叙述语体:主位——述位对话语体:述位——主位例如:别打岔,到底去不去你?主位后置的原因:重要的急于先说出口主位后置的功能:强调述位2、主位后置的功能类型[句法角度]存在问题:有遗漏现象、不能说明易位的一致性、不能使哪 些能易位哪些不能易位的现象得到合理解释[功能角度]分类:话题主位后置现象:哎呦!想死我了,这事儿!人际主位后置现象:我就是这么表现的,我认为 篇章主位后置现象:不饿也得吃,为了工作。
3、多项主位后置现象——次序随意4、余论历时:古代汉语有主题后置的语序 :贤哉回也 语法规则是语用原则固定化的结果两篇论文出发角度、侧重点不同:陆俭明:主要对汉语口语中的易位现象的特 征做了详尽的描写,并将不同句法成分的易 位现象做了分类比如主语与谓语的易位张伯江、方梅:用主位、述位的概念分别对 叙述语体和对话语体分析,并将主位结构分 为篇章主位、人际主位、话题主位三类在 探讨主位后置的现象时,从功能角度进行分 类并解释沈家煊对结构主义沈家煊对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的看法功能主义的看法 ::解释语言现象是当今形式主义学派和功能主 义学派共同追求的目标两者的差别在于前 者主张从语言结构的内部去寻找解释,后者 主张从语言结构的外部去寻找解释所谓从语言结构内部去寻找解释,其实就是 认为语言的普遍现象是天赋的,是人类天生 的语言能力从功能主义的立场看,这只是一种空洞的假 设,因为它无法用独立的证据来验证功能 主义从语言结构的外部寻找解释,这个 “外 部”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功能世界语言的功能都是 一样的,主要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 交流,语言的结构就是为信息交流的具 体需要而不断自我调适的结果。
本书用 “主位结构” 和“焦点结构”来解释一 些语法现象就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二是从认知上来解释功能主义认为人 的语言能力也属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 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异同实际上是各民 族在认知方式上的异同的反映本书对 词类和句法功能的研究就是出于这样一 种考虑三是从语言的历时演变历时演变来解释语言的共共 时结构语言演变是无休止的,语言的 共时结构只不过是历时演变长河中的一 个阶段而已语言结构演变的原因有的 是为了适应新环境中信息交流的需要, 有的是人在认知上不断通过联想、类推 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本书专有一 部分是关于“语法化”的研究就是出于 这样一种考虑总之,本书在描写和解释的结合上作了 一些尝试和探索,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 深入,应该说是一个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