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净公遇灶神记 俞 净 意 公 遇 灶 神 记尤惜阴居士曾说?了凡四训?是奉行?感应篇?与功过格的事实了凡先生所用的功过格我们在?德育古鉴?里刊出来了?德育古鉴?就是一部功过格的感应录完全是依功过格而编的不但教我们修行且加强我们的信心?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一篇是补充?了凡四训?没有说到的地方都是于世道人心很有利益的好文章我们同样把它当做宝典来受持读过之后自己更应当深深地反省检点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社会必须认真修学才能趋吉避凶转灾祸为桔祥 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三勇猛止恶修善改造命运 一怀才不遇行善不昌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 俞 先生是明朝嘉靖时候的人跟袁了凡先生是同一时代嘉靖年间国家做了不少事佛教里也有一桩大事就是?方册大藏经?的刊行从前?大藏经?都是折叠的 本子诸位在寺院里所见诵经拜忏时用的「折本」古代经书都是折本用线装订的就称「方册版本」第一部方册版本是嘉靖年间编印的这一部藏经就称 ?嘉靖藏?嘉靖是指年代憨山大师德清和尚发起主其事编辑地点在金山所以也叫做?金山藏?经书从折叠本转为线装本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是 佛门里的一桩大事最近出版的?中华大藏经?第二辑原本就是?嘉靖藏?在台湾重印这部藏经流传到现在有五百多年了国家跟佛教界都有这样的盛举 因而感应道交的人也特别多 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叫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十八岁为诸生」诸生就是秀才「每试必高等」可见他确实有聪明过人之处 年 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 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 这 一段说出他壮年时非常潦倒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余人「结文昌社」「同庠 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就是结一个社团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实行?文昌帝君阴骘文?依照文昌的教训来修学 现 在印的?安士全书?上半部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古代读书人普遍重视这一篇文章童子在七八岁时家长或是老师就教他背诵?印光大师文钞?里还 嘱咐我们家里有子弟到了上学年龄的就应当教他背?阴骘文?及?感应篇?这确实有好处这两篇文字都不长?文昌帝君阴骘文?只有一千多字?感应 篇?也是如此都是简短的文章 「文昌社」的同学力行?阴骘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遗训?阴骘文?里对于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都说得很详细 「行 之有年」他们自结文昌社起在一起修行过了很多年俞先生「前后应试七科」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从秀才考举人始终没考中生了五个儿子其 中四个夭折了剩下老三也丢了老三是最聪明的八岁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踪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俞公共有九个儿女除了失踪的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一 个女儿他的妻子在这种悲哀的情况下两眼都哭瞎了 「俞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俞先生的家境越来越困难「自反无大过」自己反省好似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重的惩罚似乎上天都没有保佑他 二灶神现身列举意恶遭殃 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至四十七岁时 「年 四十外」每年腊月三十是民间风俗祭灶神的时候灶神爷将往上天把这一家人的善恶都给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从前供养灶神的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 平安」他自己每到这个时候便写一篇疏文托灶神爷带到天帝那里去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有了感应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除夕就是腊月三十从这几句足见俞先生家境多么凄惨 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座口称张姓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 四十七岁那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他正与妻女枯坐凄凉相吊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他点蜡烛开门看到一个人「角巾皂服」从前角巾是一般隐士用的它不是一 顶帽子是一块方的布扎在头顶上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这种打扮「皂服」「皂」是黑色穿著黑色的袍子「须发半苍」看年岁大概总有五六 十岁了「长揖就座」很有礼貌向他一问讯作揖就坐下来了介绍自己姓张从远路而归走到你家门口听到你家里有愁叹的声音特地前来慰问这是说 明来意 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 俞 先生见到这个陌生人心里也感觉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仪表谈吐又好似很不平凡所以对他非常恭敬在这种潦倒的时候世态炎凉那里还有朋友来慰问 尤其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团圆谁有空闲到你家来慰问呢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慰问当然心里非常感谢所以对他很恭敬 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 他 是满腹的牢骚自己确实是有才学可是一直到这么大的年岁四十七岁「至今功名不遂」那时的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是功名「学而优那么仕」有了功名之 后靠国家的俸禄才能养家活口读书人要是考不取功名家境很清寒没有一点根底相当之苦从这里我们能看到俞先生很苦而且遭遇到种种不幸他就说出 自己生平读书与行持好似都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到现在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都成问题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 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他所写的疏文都还记得把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先生听听 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 张先生说我对你家里的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你不必再告诉我 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 这 一段文的意思是?了凡四训?里没有提到的必须要补充这些事不只是袁了凡一个人俞净意先生也遇到了一位遇到云谷禅师改正自新一位遇到灶神一 样把命运改转过来张公说他的「意恶太重」读书积行「专务虚名」他自己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 这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不止如此可能还有更重大的灾难在后头 公大惊曰 俞先生生平所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怎么会晓得经他这么一说心里很惊讶 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 俞先生听了张公所云并不服气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都有鬼神监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这么多年结文昌社与同学们立下誓愿力行善事文昌社里订的规条就等于戒律一样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没有违犯难道这些都是虚名吗」 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这是重视文化――重道文以载道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文昌社里也有这一条张公就 跟他讲既然有这一条就应当依教奉行然而你们还是将一些书册或写的文章这都是字纸还有旧书用来糊窗子现代都是用玻璃窗还得讲究花纹与美 观年轻的同学不知道年岁大一点的人也许会知道过去窗子是用纸糊的用字纸糊窗确实很多或者用字纸包东西这是大不敬现代用字纸糊窗的事是没有 了漂亮的壁纸多得是尽管你挑选去谁家还会用字纸糊窗但是用字纸包东西倒还常见到我们明了「重道尊师」之意自己应当尽量防止别人造罪业你要 是劝他他必然起反感这事情就是看到人家跳火坑也没有方法把他拉回来只有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做个好典范你要劝人人说你迷信大家都用字纸报 纸包东西我为什么不能用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其义甚深 敬惜字纸的意义当知过去的字纸跟现在不同从前的书籍都是木刻版本要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谁肯花那么多钱刻一本书字是一个一个雕的没有现代的活字 排版照相制版方便可见从前刻一本书非常不容易因此既是书都是好文章「文以载道」书破了要修补实在破得不能用了才恭恭敬敬地将它焚化不 敢亵渎这就是重道我们通常讲「一切恭敬」里对于法宝之恭敬为最 经书属于法宝之一虽然现代印刷术兴旺了我们对于经书还是一样要尊敬「敬」才有福亵渎就是造罪业也就是折自己的福报不知道的人天天在折福无可 奈何我们明了的人就不可以这样做虽然是包东西也尽可能不用字纸不用报纸换句话说我们要包东西应当要用牛皮纸或包装纸之类的家里预备一些 放着不要用字纸包东西 我们读到这里明了古圣先贤教化众生的苦心就应当这样做纵然这个道理想不通你只要照这样做保证有福报你说几时道理想通了再做恐怕等你想通的时候寿命也差不多了想做也来不及了圣人教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他什么道理这就是有福之人 张公说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 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 这一段讲放生修善是什么事都要从心地发出来别人提倡这样做你就随喜跟着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你心地真正有慈悲真正想放生吗没有只是看到 别人做心里欢喜随喜一点别人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于真心随喜中也没有尽到力量随喜功德是要尽心尽力才叫随喜没有尽到心力不叫随喜 所以你并没有真实慈悲之念在外面还标榜著――我是个仁慈之人实际上心里毫无仁慈 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 你们家的厨房里依然有虾蟹之类这些还是生命依旧是吃众生的血肉文昌社里可能不是长素大概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素 假设口过一节 这是指妄语恶口两舌绮语都犯了 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 俞先生为人能言善道又有才学很会说风凉话挖苦人用的词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听到的时候都能被他折服他有辩才无理的事也能把它说成有理他有强词夺理的本领 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 他虽然说得很痛快可是自己还有一点良心晓得有伤厚道说话太刻薄好胜心强不肯输人幸有此一点良心为今后转祸为福之机不然灶神到家跟他讲他也不听这个人「自知伤厚」还是可教可以回头在四十七岁机缘成熟灶神到他家的时候把他的迷梦点醒了 但于朋谈惯熟中 在熟悉的朋友当中 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触怒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犹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 此 是讲妄语之过在朋友谈论中言语不让人不让就是大毛病我们读?了凡四训?末后一篇谦德之效懂得谦虚的反面就是不能忍让所以说「满招损谦受 益」这就是自满自大一个人言行如此鬼神见了都厌恶都讨厌所以说「阴恶之注不知凡几」?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自 己还不知道还以「简厚自居」认为自己很厚道是个好人你这是欺谁呢难道你能欺天吗 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 这 是举出意恶里最重的邪淫俞先生虽然没有邪淫的实迹也就是没有做邪淫之事但是有这个意思有这个心不过是无缘而已所以叫他自己认真的反省如果因 缘凑合你能不能像鲁男子一样呢「鲁男子」是?孔子家语?里的一段记载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个人确确实实做到不动心那才是真正的「终身无邪色可对天 地鬼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