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谈读书笔记3500字作者:刀尔登《七日谈》里的故事繁多,但条理清晰,它由两条主线所引领: 一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人和最最普通的故事,这些人中有乞丐,有酒鬼,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另一条主线,写了一个遥远的国度:希里花斯作者以他的奇崛妙笔,把这个美妙的国度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些寓言故事满载着喻世、警世、醒世的哲思七日谈 读书笔记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拿清人骆成骧赞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之美的对联,形容我读罢《七日谈》豁然开朗、内心澄明的心境,虽非十分恰当,却也不显得格外的孟浪发现《七日谈》的美,纯属偶然它之前,我刚刚读过世纪三部曲的前两部小说沉重的情节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积攒好展开第三部的勇气之前,打算换一个轻松的、好读的短文来转换一下心情,就这样,机缘巧合地被命运安排,遇见了《七日谈》的美好书的作者笔名刀尔登,女作家刘瑜曾不吝笔墨地称其为少有的“读史读得进去还能读得出来”的明白人他是30多年前从北大中文走出来的怪才,网络上更有人夸其为文革以后北大中文出品的最优秀的3生之一其文也怪,文字古朴从容,颇有几分民国的遗风有故事却非小说,对某些现象有逻辑严谨一针见血的评论,而又不可归类于杂文。
就似是《笑傲江湖》华山之颠的风老爷子独创的独孤九剑,看似无招,却总能斜楞愣地直指要害如果把李零和王小波这两个人的灵魂从他们的脑袋里拿出来,混合到一起,塞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体里,再要此人仿照鲁迅的风格下笔,大概就是刀尔登写出的《七日谈》刘瑜说:“刀尔登的文章好读,不单是因为道理澄明,还因为文字筋道不徐不疾,完全没有时下愤青的燥热感,更没有当今文人们纷纷引以为豪的市井气,好像他所置身的环境对他的文风与思维方式毫无影响,似乎他不是“红旗下的蛋”《半生为人》的作者徐晓说:“刀尔登不按常规出牌,犹如他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且选题和角度都很刁,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七日谈》里的短故事繁多,条理还是很清晰的它由两条主线所引领:一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人和最最普通的故事,这些人中有乞丐,有酒鬼,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另一条主线,写了一个遥远的国度:希里花斯作者以他的奇崛妙笔,把这个美妙的国度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些寓言故事满载着喻世、警世、醒世的哲思书很薄,刘瑜说刀尔登的文字好读,但并不意味着读起来真的会很轻松书中通过穿插于“我”与希里花斯国的张三的精彩对话,把我们巧妙地引入到作者提前设计好的陷阱。
针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或思潮,他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呢?通过这些小故事,作者又想要告诉我些什么道理?希里花斯国在哪里?张三又是谁呢?一个谜接着一个谜,背后隐藏的寓意若要澄澈,非易事也作者太狡猾,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要每位读者绞尽脑汁攫取自己的收获因此,是否能令我的大脑不停地工作,成了我对好书的重要评断标准用几个例子,浅谈一下《七日谈》带给我的收获吧有反语,请自行甄别)1、 酒精是个好东西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在他那个年代,他就是个疯子希里花斯国的公民,自小就需每日饮酒,这是法律规定,统治者还说,这是通往幸福国度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那些愁眉苦脸、怨声载道的人一旦饮了酒,眼中便呈现出一片祥和,眉开眼笑人们越喝瘾越大,幸福指数一路飙升,而那些死活坚持不喝酒的人,都被关进了监狱,他们是“变态、反社会、颠覆者”我们不也常提“难得糊涂”吗?若欲活得长久,独立自主意识拥有的还是越少越好,时刻麻痹自己,才是不二法则2、 莫作特立独行的猪希里花斯国有一处被高墙围起来的蛮荒之地,群众们通过表决,把那些坏分子与异类送了进去,并派上重兵把守,使之不可逃遁每一年都进行如此的表决主持人诵读候选者的斑斑劣迹,下面的群众高呼同意与否,这一状况直到有一年群众中有人说“这说的不就是我们吗”才嘎然而止。
逐渐地,人们开始向往高墙内的生活,觉得在那里才可实现真正的自由,于是偷了东西不再逃,站在原地等待警察的抓捕,可真的进去了,才发现,那里依旧是荒无人烟其实所谓民主,运作不好就很容易落入群体暴力的圈套我的脖子不够粗,无法与绳索抗衡,出于安全考虑,还是站到羊群中间吧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者,斩3、 永远保持激情对某人某事保持长久的激情,是至难的爱,是其中一种爱要持久,离不开持续地分泌荷尔蒙,还需小心呵护方可与之相比,憎恨则来得更容易打倒美帝、杀光小日本”,这样的话,不费吹灰之力,人们就可以一直喊到老这可太迷人了!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尼采的警告虽说振聋发聩,但是“爱国”的我们已经不太爱听了!诸如此类的小故事,文中比比皆是,我不赘述,还是请您亲自去邂逅吧近几年,赶时髦的我学着别人的样子捧起了书本从前也不是不读书,可惜大多是不正经或太正经的东西,它们呈现给我的非黑即白的二维世界过于单纯美好,反而使我看不懂了灰蒙蒙的现实基于此,流行于网络的一些缺乏营养网文,我渐渐对其失去了的兴趣,改投旁门,钟爱起了有一点点深度(诸位看来可能依然肤浅)的书籍奈何资质尚浅,读起来费力不讨好。
我起初希冀的是,读书可以给我提供两方面的帮助:1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是我对书最基本的要求,可以借之吹牛;2 倘若还可以启智,令我增长智慧,更是求之不得,那会让我活得很轻松伴随着书越读越杂,我发现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阐释读书的好处:书读得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仿佛是以更高的视角看世界,目之所及的知识的边界离我越来越远的同时,也令我意识到边界之外的还有大片的未知需要探索在努力向更高山峰攀登的过程中,原先的未知变换为已知,恐惧也趋于了坦然或许,读书的功效还在于:不再恐惧未知吧诚然,人的一般立场,虽可被知识改变,但最核心的那部分,却很难触动价值观越到核心,越不被事实撼动多数时候,人并不是按照事实改变自己的看法,相反,是按照看法去选择事实的即便如此,书籍依然是美好的徐震在《美人谱》中说,美人有七“韵”:“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歌余舞倦时,俨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在我看来,好书里面真的住着颜如玉,她始终在用那善睐明眸引诱着我她的眼中倒映着我色眯眯的笑容,同时也映射出我身旁巨大的广告牌,上面书写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几个大字,给了我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