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前往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 1999年1月,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湖北省博物馆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目前,湖北省博物馆展厅面积达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14余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千余件(套),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综合陈列馆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主要展馆,根据馆藏文物特点,在综合陈列馆内推出了十一个专题陈列,包括《郧县人》、《屈家岭》、《盘龙城》、《曾侯乙墓》、《秦汉漆器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在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中,就其文物的发掘意义和价值而言,首推应该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曾侯乙墓》展览陈列了该墓出土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现了2400年以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这也是我今天将带大家在湖北省博物馆内重点参观的展厅曾侯乙墓是一座名字叫做“乙”的战国早期诸侯之墓,曾是曾国,侯即诸侯,乙为他的名字他的墓葬里不仅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还有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以及光彩夺目的金玉料器和许多日常用品,如国宝级文物青铜尊盘、鹿角立鹤等在我国考古史上,像曾侯乙墓这样,出土器物种类繁多,文物保存异常完好,且重要发现涉及中国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墓葬,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请大家随我一起前往参观!在综合陈列馆二楼大厅的右侧就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精品展厅——曾侯乙墓展厅各位游客,这边请!曾侯乙墓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音乐史、青铜铸造史上的一次空前发现,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如此巨大的墓葬,如此众多的文物,它的下葬年代和墓主人的身分是如何确定的呢?我想,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有关这一点,专家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辨别判断,已经得出了肯定的答案一是根据墓葬的形式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做出判断在我国古代,不同时代的墓葬形式、不同时代的器形、纹饰有着不同的特征二是根据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件楚王镈钟做出判断的楚王镈钟铭文共有31个字,记载了楚惠王熊章赠送镈钟给曾侯乙作为宗庙祭器一事据考证,楚惠王五十六年,就是公元前433年由此我们知道,此墓下葬年代的上限为公元前433年,距今约2400多年,表明曾侯乙墓是我国战国早期的一座古墓三是根据曾侯乙墓随葬的青铜器上的铭文来确定的曾侯乙墓随葬的许多青铜器上都有“曾侯乙乍(作)诗(持)”,“曾侯乙之用戟”的文字曾侯乙”三字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共出现了208次。
特别是一件出土时置于主棺旁,上面刻有“曾侯乙之寝戈”的兵器,应当为曾侯乙寝宫侍卫使用之物这些都表明,墓主应为“曾侯乙”这件庞然大物就是墓主人的主棺主棺出土时置于东室外棺以工字、厂字和T字形青铜为梁,铜柱和圆形铜础为框架,重3200多公斤框架内嵌木板,周身髹漆并饰以卷曲勾连纹、圆涡纹、陶纹这种形式的青铜构件彩绘漆棺是首次发现,它也是目前为止所出土的最大的一件先秦漆器这一件是墓主人的內棺内棺出土时置于外棺内,用巨板榫接而成周身髹漆并饰以人首、鸟首、双首、多首龙549条,蛇204条,鹿、鸟、怪兽等各种动物142只,守护墓主的人面神兽合体动物(武士)20个,另有窗格和门户纹样,其中大部分的怪异神兽,可与先秦古籍《山海经》上的描写相印证在诸侯主棺上绘制神怪,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与葬仪的需要有关棺材上护卫墓主的神灵和门窗纹样,说明人们相信死后灵魂可以自由出入墓地各位游客,在感受了青铜器、乐器带给我们的宏大震撼之美后,接下来请大家去体味漆木器和金玉料器给我们带来的精致典雅之美吧!漆器是指表面髹漆的器物,胎骨有木、竹、革、藤、丝、麻、陶、铜等多种,而以木为主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竹器若不计漆木乐器,兵器的杆、盾、漆甲胄等,共有230多件,在数量上超过了先秦任何一座墓葬出土的漆器。
器类有食具、用具、仪式用器以及葬具漆棺等制作特点较为厚重,多是剜凿而成纹样风格既有简练的线条勾勒又有精工彩绘的神话故事与青铜器风格受中原影响较大不同的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器更多地表现出巫风浓厚、南北文化融合的艺术特点 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件器物象什么呀?对,它象鸳鸯这件器物就叫漆木雕鸳鸯形盒,是1978年发掘曾侯乙墓时,第一个浮出水面的文物盒子雕刻成鸳鸯形状,头部可以转动,背上有方形浮雕龙纹小盖腹部两侧分别绘有撞钟与击鼓舞蹈图案它们是反映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及绘画艺术的罕见的艺术珍品墓中还出土有5件衣箱,有一件衣箱箱面阴刻“紫锦之衣”四字,表明它们原来是用来放置衣物的出土时因椁室内积水,箱内及椁室内均未见衣物,可能已经腐烂出土衣箱中最重要的要属这件国宝级文物——《二十八星宿图》衣箱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何为二十八星宿?我们每天看到的日出日落的现象,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给我们造成的错觉,这种现象叫做“视运动”太阳在一年里的视运动所“走过”的轨道叫“黄道”为了描述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视运动的位置,古人把黄道及其附件的恒星划分成了28个面积不等的区域作为观测坐标,这就是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是人们观测日月和五星运动的坐标。
我们来看,拱形的箱顶代表苍穹,方形的箱底代表大地衣箱盖面正中写有粗大的篆文 “斗”字,象征北斗七星,环绕“斗”字,依次书写二十八星宿的古代名称斗”字通过笔画延长线与二十八星宿相连来体现二者的互动关系,通过研究这种互动关系,有学者认为这幅画的观测时间是公元前433年农历大年初三傍晚在图上的亢宿附近还写着“甲寅三日”四字,通过核对古历,公元前433年农历大年初三正好是“甲寅日”,这一天在月相上叫“初吉”,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二十八星宿图》衣箱上所表现的“斗转星移”的关系,只有在纬度偏北的黄河流域才能观察到它证明中国先秦的二十八观星象体系不是来自古印度,在战国早期以前我国就已存在完整的二十八星宿观象体系,并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发现从箱顶上面看星宿图是呈反向排列的,而从箱底往上看二十八星宿是顺时针围绕“斗”字排列,这就让躺在墓室里的曾侯乙看到的是一副正的星宿图衣箱两边分别绘有象征东方的苍龙,与象征西方的白虎形象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器给大家带来的震撼不小吧!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在等着我们呢!下面我将带大家参观曾侯乙墓出土的金玉料器我国商代墓葬就有黄金制品出土,但目前已发掘的先秦墓葬中,金器仍比较少见。
春秋战国时代,黄金多用作镶嵌,以表珍贵曾侯乙墓东室内出土了金盏、漏匕(古代指饭勺)、金杯、金镇、金带钩共9件,另有金弹簧462段,共重4157多克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用于装饰的金箔约940件,数量之多,殊为罕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件光彩夺目的国宝级文物——大金盏它全身饰蟠螭纹、绹纹、雷纹、涡云纹等,是已出土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出土时内置镂空金漏匕一件,匕面镂空成变异的龙纹中国古代即有“君子佩玉”的说法,故玉器是身份的象征玉器的形式和纹样又多与仪式有关曾侯乙墓中出土玉器320件,绝大多数出自主棺,均为墓主佩玉和葬玉,以佩玉为多,遍布墓主全身,其中龙形或龙凤形的玉佩形式多样,制作精美,是墓主组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块四节龙凤玉佩它由一块玉料雕琢成可以活动卷折的四节,共雕刻出七条卷龙、四只凤鸟和四条蛇布局严谨,造型美观,纹饰精细,在一般贵族墓中很难看到这类玉雕珍品此器物出自墓主腹部,器形与众佩不同,可能是单独佩带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为精美和独特的玉器就是这件国宝级文物——十六节龙风玉挂饰它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1根玉销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
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我国先秦时期战争频繁,造就许多新式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战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如何使用这些兵器呢?曾侯乙墓中出土的车马器也较多,主要有车舆、华盖、车軎、马衔、马镳、马饰等,共1127件,分别出自东室和北室请大家看这两件连弧刃矛状车軎,车軎的作用是安装于马车两轴端部以固定车轴,它也是用于增强战车战斗力的新型车具,因呈矛状,行进时可杀伤近车之敌,威力很大曾侯乙墓共出土车軎76件,成对的68件,按一对车軎代表一辆车计算,象征下葬了34辆马车大量车马器的出土,体现了车与马在当时贵族生活及诸侯争战中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将去观赏的就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了曾侯乙编钟共65件,全部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由两列三层漆绘木质横梁联结成曲尺形,横梁以蟠龙纹青铜套加固,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最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甬钟33件,下层为两组大型甬钟12件,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另有楚惠王赠送墓主人镈钟一件,位于下层甬钟中间,形体硕大,钮呈双龙蛇形,龙体卷曲,回首后顾,蛇位于龙首之上,盘绕相对,动势跃然浮现编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编钟全套编钟有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如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乐曲它是当今世界上所仅见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特大型定乐古乐器,同时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具有十二半音的乐器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面对这件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大概也不为过吧?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复制出来,为了满足中外游客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每天都会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你徜徉于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
好啦,编钟演奏的时间到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时间长廊传来的乐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