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运用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KB
约8页
文档ID:39983255
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运用_第1页
1/8

论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运用论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运用[摘要]钢琴教育心理疗法是音乐心理疗法之一,是运用钢琴教育的特殊性,以钢琴教育为手段,以治疗人群心理问题、解决社会矛盾为目的,融钢琴教学和心理治疗于一体的特殊教育体系目前,在中国乃至全球,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应用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钢琴疗法的可探索性[关键词]钢琴教育心理疗法一、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优势和作用钢琴教育在艺术教育课程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习琴者的先天条件没有过多限制学习钢琴,不仅促进习琴者对音乐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开发左右脑、提高大脑机能,还可培养习琴者良好的品格、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同时,演奏钢琴作品可以抒发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因此,在特定的领域和对象中,钢琴教育较其他音乐心理疗法更有优势1.开发左右大脑,提高大脑机能习琴者弹奏钢琴时要求十指连心,各个手指要求独立灵活击键,手脚要同时使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因而,习琴者长期练习钢琴,不仅促进手指灵活多变,还刺激左右脑机能的协调发展,提高大脑的机能和智力2.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和理解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不仅可以使习琴者的情操得到较好地熏陶,提高艺术素养,而且拓展了知识面,促进理解、接受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学习钢琴还培养习琴者坚强的意志、遇事冷静对待的作风,进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当人们学会弹奏钢琴作品时,在心理上就收获了安慰、成就感和快乐情绪,在人格上就完成了坚韧、冷静、自信的升华,在精神上就完成了恐惧、悲伤、愤怒的转化等3.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培养耐力与意志力弹奏钢琴要求习琴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双手、眼、耳甚至脚要协调配合,这样长期的学习和训练,将进一步提高左右手的协调能力,以及听觉、视觉一系列感官的反应能力,形成做事认真和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4.演奏钢琴作品可以抒发情绪,缓解精神压力据调查表明,在受灾后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群都表现为沉默寡语,与人沟通欲望降低一般人群的解决方式有:一是休假或休息,暂时把烦恼抛开;二是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三是通过学习或其他活动解脱等但这些方式是有限的,如:选择休假或休息,也只是暂时抛开烦恼,没有真正解决根源问题;选择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如找不到合适的交流和倾诉对象,缺乏有效的疏导,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选择学习或其他活动解脱,也很难安心下来专心学习,或许解而不脱。

钢琴教育则是集中了以上三种解决方式的优势通过学习或弹奏钢琴,用钢琴音乐或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抒发情绪,倾诉内心烦恼,通过手脑并用和手指、脚的协调运动,集中了习琴者学习钢琴的注意力,分散了对其他事情的注意力,长期的训练和演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习琴者的精神压力钢琴音乐固有的悦耳和动听的旋律不仅给人们在听觉上带来美的愉悦,弹钢琴的优美姿态还给人在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在钢琴弹奏中可以用音律或肢体语言抒发情感,也可以在享受美妙的旋律中缓解精神压力5.学习钢琴容易入门,没有过多限制条件学习钢琴,只需要一台钢琴、相关的乐谱和钢琴教师,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包括残疾的人群钢琴音域宽广、音乐丰富,是所有乐器中较容易入门的乐器之一钢琴教材体系也是所有乐器教材中最为完善的,它可以适应各种各样习琴者的需求如:有的人不追求掌握较好的演奏技术,那么就有许多技术简易、但不缺优美的乐曲可供演奏所有习琴者都可以在深沉、抒情、古典、现代等各种各样的钢琴作品中,找到满足心理、技术等多方面需求的乐曲进行练习二、建立相应的钢琴教育心理疗法教学体系任何种类学科的教学对于不同的教授对象与教学目的,都建立在相应的教学体系上。

以心理治疗为目的的钢琴教学亦如此,需要建立在一套与其他有所区别的教学体系1.确立特殊的教学目的钢琴教育心理治疗就是为了让有心理疾患的患者通过学习钢琴或欣赏钢琴音乐,达到对其心理疾患的有效治疗,得以恢复常人的心态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的教学就不能像教授一般习琴者那样,以提高演奏技能为主,陶冶情操为辅如:对五指、琶音等技能训练而言,如果不明确教学目的,盲目地进行技能训练,容易使人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达不到心理疾患治疗的目的因此,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先给这类学生欣赏一些动听的钢琴音乐,以引起他们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在教授钢琴基础知识和弹奏基本技能时,多使用儿童歌曲进行教授的效果更明显儿童歌曲的节奏以欢快为主,旋律优美,简单易学,对于这类初学者较有效如教授断奏时,可以让其练习弹奏类似于《早起歌》一类的儿童歌曲这样不仅达到训练断奏的目的,还在短时间内学会弹奏曲目,这样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以鼓励其继续学习钢琴的勇气和信心又如在训练连奏时,可以弹奏类似于《内蒙民歌》 《森林里的一棵树》等简单易懂的小曲目,让其在较熟悉的旋律、优美的乐句、简单的节奏中,体会到弹奏的乐趣,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钢琴学习。

针对存在心理疾患的习琴者,以心理治疗为目的的钢琴教学,将有利于其恢复正常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2.建立相应的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钢琴教育心理治疗的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不仅要具备有一定的钢琴专业知识和演奏技能,还必须掌握一定基础的心理学、精神病学知识同时,钢琴教学心理治疗的师资和队伍人员本身要有健康的心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就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现状和发展水平,要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是可行的目前,我国许多高师院校音乐学钢琴专业招生扩大,而就业形势却相当严峻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对部分高师院校音乐学钢琴专业作相应的改革试点,改为“钢琴心理教育学” ,同时增加相应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课程等进行改革试点的高师音乐学钢琴专业教师必须进行心理学、精神病学等科目的进修和学习,对“钢琴心理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也应作相应调整通过试点改革进行总结经验,逐步发展、完善我国的钢琴教育心理治疗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体系3.运用特殊的教学工具和教学语言对于普通人群的钢琴教学,并不需要太多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只需要一个节拍器即可可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由于过于敏感和脆弱的心理,会很在意教师的措辞和评价因而教师在教授弹奏钢琴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意教学用语,避免使用过激语言或急躁、不耐烦的语气进行教学对这类学生的表情与进步要表示密切的关注当其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时,可以运用一些教学工具进行心理暗示,以激起其学琴的信心同时,教师要对这类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促进其学琴的积极性,让其感受到周围的人对他的关注与关怀,从而鼓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4.使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心理康复训练有积极的作用在集体课“一对多”的教学形式里,有序、系统的音乐教学容易让患者感受到安全感、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既可以解决习琴过程中的共性错误,又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让这类学生恢复正常与人沟通的能力,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对生活的乐趣,使其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与欲望在个别课“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中,教师通过聆听、观察这类学生所弹奏音乐的旋律和肢体表情变化等,感受到其心理的微妙变化,通过及时与其沟通和交流,并做好相应的心理疏导,以及时解决其心理问题教师可以交错使用“一对多”和“一对一”的授课方式,通过亲切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这类学生的心理往乐观、积极的方向发展。

5.采用特殊的教学内容首先,声音形态与情绪动态具有正比波动关系,音乐的声波作为一种物理量,对人体生理结构会产生物理和化学两种作用当音乐以 20db 左右的音强作用于人耳时,人会产生平静、温柔感;当音量加到 65~70db 时,人会有强烈、紧张、激动的感觉;当音量加到 95db 以上时,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不安感钢琴音乐也如此,其按某一固定频率规律地振动,产生出规律的、连续的颗粒性音响,而区别于噪声因此,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针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而选择相应的钢琴作品进行练习和欣赏除以上所说的儿童歌曲外,我们可以根据这类学生钢琴水平的高低和不同的心理问题,而选择适当的歌曲如:对存在悲观情绪而钢琴水平较高,但不失追求欲望的学生而言,我们可选择教授或欣赏音量较强的贝多芬《悲怆》这类钢琴奏鸣曲通过边弹奏或欣赏,或边介绍贝多芬这位残疾而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与艺术人生,在钢琴强音的刺激与共鸣下,让其产生同感和类比,激发其继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钢琴教育在心理疗法中的发展前景艺术疗法是近现代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心理干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众多治疗手段中有较好疗效的方式之一。

钢琴教育心理疗法是艺术疗法的形式之一,研究钢琴教育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对于完善和促进艺术疗法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的1.增加心理疾患治疗手段在艺术疗法中,通常使用的有音乐、舞蹈、书画等心理治疗方法,而钢琴教育心理疗法属于正在探索研究的音乐疗法之一把钢琴教育心理疗法作为一门学科在心理治疗中使用,至今可参考的资料、史料、案例记载等都很少,我们对其在心理治疗运用上的研究和探索,将进一步完善艺术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多种治疗手段结合应用,对于心理疾患人群的疗效是更明显的,治疗方法更完善和系统的钢琴教育在心理治疗上的应用研究就是在艺术疗法的领域里开辟了新方法,以使求医者以更广泛的角度与范围去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研究钢琴教学在心理疗法中的运用,不仅拓宽了心理疾患的医疗手段,更是艺术心理疗法的发展和补充2.治疗心理问题人群,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当今社会,人民内部许多矛盾的根源在于社会的不平等引发群众的心理不平衡,长期的心理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而爆发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使用钢琴教育心理疗法,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不仅解决患者的心理疾患问题,还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有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增加艺术类钢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招生面扩大,特别是艺术师范类专业扩招数量较大而这类专业由于其专业局限性,社会就业面非常窄,造成目前艺术类钢琴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对我国部分高师院校钢琴专业进行改革试点,改为“钢琴心理教育学”专业,增加心理学、精神病学等课程,并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兼艺术教育和心理于一体的艺术心理师,不仅可以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心理缺失问题,还可以增加艺术类钢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参考文献][1]杨东.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2]时勘.灾难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滕青.音乐教育的功能与高校音乐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