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爱米兰》(第一教时)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19页
文档ID:33602865
《我爱米兰》(第一教时)_第1页
1/19

1《我爱米兰》 (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我爱米兰》 二、 教学目的 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三、 分析及重点、难点 《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 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加上合唱的低声部,使歌曲更加丰满动听 重点:二部合唱 难点:二部合唱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师:9 月 10 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3. 新授: (1) 复习 C 大调音符,告诉学生 “do”是可以流动的, “do”的位置改变了,其他音的位置也会相应改变。

(2) 老师和学生一起给小音符“搬家” ,并结合歌曲的旋律,练唱几句 G 调记谱的旋律 (3) 学习歌谱:(第一声部) 采用视唱与听唱、老师唱谱,学生找旋律的方法学习歌谱 (注意: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有附点,第二乐句没有附点) 学习歌谱:(第二声部)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老师要帮助学生多听、多唱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4) 学习歌词: 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有感情地演唱 后半段如“啊,米兰 ”、 “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两声部演唱和谐 4.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 月 10 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 ,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5. 结束下课 2《我爱米兰》 (第二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二、 教学目的 通过音乐欣赏,了解叙事歌曲及三部曲式的特点,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三、 重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 难点:感受歌曲各段所表现的不同意境。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我们同学们和爸爸、妈妈是相差一个时代的,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的人那么,有没有谁听爸爸、妈妈讲过过去的事情? 答:有!(没有) 师:请个别同学起来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 新授: (1)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思考:这首歌可以分几个部分? 答:三个部分 问:这三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吗? 答: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差不多 (2)老师介绍作品: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管桦词、仇希贤曲发表与 1958 年《儿童音乐》创刊号这首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深切真挚歌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仇希贤(1919—— )我国现代女作家长期在中央乐团从事专业音乐创作,作有大量的声乐作品 (3)复听歌曲,思考:这是一首叙事歌曲,那么叙事歌曲有什么特点? 答: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4)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生动地描绘了新社会农村的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柔美、宁静,节奏较舒展 第二部分: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曲调起伏较大,音程的大跳以及切分音的运用,表现了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其中基本相同的曲调反复了四次,不仅加强了歌曲的叙事性,也是音乐素材更为简练集中。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音乐把人们又带回了现在,夜晚还是那么宁静,但妈妈讲的过去的事情却让孩子们深思 回答: A 段表现了 的情绪B 段表现了 的情绪其中有 句曲调是基本相同的 3(5)最后完整地欣赏 (6)跟随录音有感情地唱这首歌 4. 小结 5. 结束下课 《热爱地球妈妈》 (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热爱地球妈妈》 做:为乐句排顺序 二、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用亲切深情的歌声来表达歌曲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通过学唱歌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自觉的文明习惯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旋律进行的感受能力 三、 教材分析及重点、难点 《热爱地球妈妈》是一首词曲都很优美的少儿重唱歌曲,4/4 拍, 大调全曲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个乐段均由两个 4 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一乐段是叙事性的,d 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副歌,音区提高,节奏变得活跃,并且运用了重唱手法,突出了“热爱地球妈妈” 、期盼拥有优美环境的主题 重点:两声部和谐均衡 难点:两声部和谐均衡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录象机、电视机、录象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热爱地球” 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土地沙漠化、洪水爆发都是人类不注重环保酿成的悲剧 请看录象(土地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把《热爱地球妈妈》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边看、边听、边感受 (观看录象) 师:刚才同学们都看了录象,有什么感受? 答: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要做不利于环保的事情要呼吁全社会、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 3. 新授: (1) 学习第一声部歌谱: (2) 学习第二声部歌谱: (3) 两声部和谐 (4) 学习歌词: 用中速演唱,深情地 有感情地演唱 两声部演唱和谐、均衡 (5) 做: 4下列四个乐句按不同顺序排成了四组,请你唱一唱,哪一组排法旋律最通顺、流畅? 5 6 7 1 7 6 5 4 3 3 2 — 1 2 3 4 5 1 1 7 6 — 2 1 7 1 7 6 5 4 3 2 1 — 1 2 3 4 5 1 6 6 5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首先,熟悉四句旋律 其次,讨论、游戏、评选等方式进行旋律的组合练习 最后,完成作业 4. 小结 5. 课后作业:呼吁全体学生配合少先队大队部成立环保小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不要再给地球妈妈增添麻烦了 6. 结束下课 《热爱地球妈妈》 (第二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听:《雪橇》 二、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 重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外国器乐曲的音乐风格,了解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生平,并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对声部与和弦的感受能力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新授: 听赏《雪橇》 (1) 点明课题 (2) 出示录音机,听赏音乐一遍 思考:有什么乐器演奏? 答:钢琴 (3) 简介作品: 《雪橇》选自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作的钢琴套曲《四季》 1863 年柴可夫斯基应《小说家》月刊之约,在每期的音乐副刊上发表一首与当时节气有关的钢琴曲,并附以俄罗斯诗人的作品为题诗这一特殊的约稿,不仅促动了作曲家对俄罗斯人民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促成了这部独具特色的钢琴套曲的诞生据说,在这十二个月里唯有六月、十一月作曲家找不到“灵感” ,谁知后来这两首寻觅灵感时最困难的乐曲却成了十二首乐曲中最受人们欢迎的钢琴小品,其中十一月就是《雪橇》 为十一月选配的题诗是俄罗斯诗人涅克拉所夫所作的一首5抒情诗: 别再忧愁地眺望大道, 也别匆忙地追赶雪橇, 快把那些郁悒的担忧, 从你心目中永远打消 (4) 复听音乐,引导学生用生动而充满情感的语言或图画等来描绘一下冬天的景象,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美丽的大自然情境之中。

(5) 老师介绍: 在那白雪茫茫的俄罗斯广阔无垠的原野上,沿着那松树林边的蜿蜒小道,一辆马拉的雪橇飞快地奔驰着,积雪在马蹄下沙沙作响,随风扬起的雪花翻滚飞舞,活泼的铃声与欢快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顺着大道飘向远方这富于俄罗斯农村生活情趣的风俗画构成了这首钢琴曲的基本曲调 (6) 再听音乐,感受乐曲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民族性 (7) 介绍作家: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在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从事法律工作由于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又与 1862 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后专业从事音乐创作柴可夫斯基工作勤奋,在音乐的各种体裁上都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如歌剧《奥涅金》 、 《黑桃皇后》 ,舞剧《天鹅湖》 、 《胡桃夹子》 、 《睡美人》和多部交响曲、协奏曲及交响诗等1863 年6 月,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同年不幸逝世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内心的情感和戏剧力量,充满了对大自然、对生活、对祖国和对民族的强烈的热爱之情,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赞赏,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8) 最后欣赏,注意仔细听辨钢琴曲的声部。

3. 小结 4. 结束下课 《小放牛》 (第一教时) 一、 教学内容 唱:《小放牛》 认:创编旋律 二、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 ,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通过用指定节奏创编旋律,了解旋律构成中的节奏要素,感受节奏的表现特点,初步学习旋律的创编 三、 教材分析及重点、难点 《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 调式,2/4 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重点:一字多音 难点:切分节奏 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五、 教学过程 61.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2. 导入新课: 师:请问同学们有没有学过一篇课文《赵周桥》 答:学过 师:请位同学讲讲它的特点 老师简介:“赵周桥 ”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浇河上,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全长 50、82 米,桥面宽 10 米,拱圈由 28 条并列的石条组成,由李春在隋朝开皇大业年间设计创建。

赵周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其新颖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成为世界桥梁使上的卓越典范,其跨度之大在当时亦数创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华 3. 新授:学唱《小放牛》 (1) 学习歌谱: 1=D 2/4 (2) 学习歌词: 按节奏朗读歌词 解释歌词:第二段中说:“赵周桥来鲁班修” ,这是一种象征的表达方法因为鲁班是我国公元前七百多年春秋时鲁国杰出的建筑工匠,早于隋朝的李春大约一千年因鲁班曾创设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煨,又相传曾发明木做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称他为“祖师” ,因此,歌词借鲁班之名,表达从敬之意 “玉石栏杆圣人留” 中的借喻手法亦是如此 学习歌词 (3) 师:这首歌有什么特点? 答: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小放牛” 是戏曲传统曲目,属于民间小调,即通俗又十分优美、动人在汉族地区还流传着另外一首《小放牛》 ,下面请欣赏 (4) 有表情地演唱 4. 按下列各音的顺序,用“X 、 X X 、 X X X 、X—”等节奏创编旋律, 5 1 5 3 4 5 6 5 3 1 2 例如:1=C 2/4 5 1 5 3 4 5 6 5 3 1 2 (1) 熟悉练习中指定的各音和节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