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浅议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传统的现代文学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将翻转课堂理念应用于现代文学教学符合时代趋势,该文将结合现代文学课程开设现状,从目标、理念、方法流程几个方向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PBL和TBL两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不断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文学;TBL;PBL 1课程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它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共同组成文学类课程的根本框架,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作品产生的渊源,需要有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知识背景,而学习现代文学又为学习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打下根底;同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因此,这门课程一直以来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学院中,该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小学教育〔综合文科〕专业的学生,根据该专业2021年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现代文学课程定位专业根底课,合计80学时,修5学分,分两学期教授,使用教材是高职、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典范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21.上册?,由朱栋霖主编,是目前最新的第三版教材。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以系统学习作家作品为重点,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开展概况,主要作家论,各类主要作品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开展过程和开展规律,对主要文学现象、主要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有清楚和正确的认识,并具有运用正确观点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论现代各类作品的根本能力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不能适应不断革新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变化了的心理需求,因此,做好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改革方向 这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30年开展的历史进程及特点,熟悉这一时期涌现的文学思潮、流派及主要作家的创作,新时期教学目标的改革应立足于知识目标的根底上,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量,改变过去文学课学生不看作品的普遍情况;二是从"知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通过学习的过程,切实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综合运用资料的能力,即具备根本的科研能力,也为将来进入高层次学习做准备,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学习的内驱力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学习更多知识的关键。
因此,改变学生"为教而学";的传统理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求知欲,通过学生"会教";检验学生是否"真懂";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理念的改革,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方式应由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流程包括个人自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评四个方面,一堂课的时间不再是限定的45min,而是由课前准备、课中展示与课后反思构成,三环相扣,课堂时间延长、学习范围扩大,且弥补了课时的缺乏,从而实现高效教学为提高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笔者将运用目前国内外比拟流行的PBL和TBL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际探讨 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式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BL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要围绕具体而复杂的任务和问题展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反思式学习、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现以"郁达夫小说";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步,提出问题围绕郁达夫小说的创作,向学生提问:"郁达夫的抒情小说抒发的是什么情?他的情感有什么特点及如何通过人物创设表现出来?";这几个问题逻辑上紧密相连,学生需要从郁达夫生平和思想简介、作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解,且将问题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特定框架下整合分析才能有效答复,问题的设定和亟待解决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帮互助学习〔即小组合作〕。
第二步,课前查阅、情境探究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要求根据授课安排,提前预习教材内容"第二章第二节";、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查阅有关郁达夫生平及作品的文献资料、文学影视作品,如自行观看纪录片?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郁达夫??传奇郁达夫?等事先需要给学生提供参考书单或代表作品列表,推荐网络视频资源,比方中国大学MOOC〔慕课〕、学堂等精品课程学习平台这些内容让学生课外预习观看,课堂上只精选最为重要的局部观看,同时可以让学生对局部作品进行诵读、撰写读书报告或读后感等第三步,协作学习、提供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为解决问题不断思考,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精神,而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的作用,比方答复学生自学过程的疑问、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向、指导学生文本阅读的方法第四步,成果汇报、分组讨论每个学生拿出单独探索的思考结果在各小组内讨论,接受小组内成员的考察、点评和补充,最后小组结合各成员观点整合形成统一的问题思考结果,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汇报的形式多样,可以是PPT展示,也可以是主题演讲等形式,最后要形成一份文字版的讨论报告。
第五步,效果评价、教师总结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本身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一小组在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成果汇报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考察指标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奉献值、是否解决问题等三方评价系统保障了评价的公正性,提升了学生对评估数值的信任度郁达夫课程章节结束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答复模糊的问题做出小结,并将各小组的问题解决资料统一打包共享到百度网盘或其他云存储平台,供学生统一提取 TBL〔Team-BasedLearning,团队式学习〕,是在PBL根底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Michaelsen等学者命名,并在欧美兴旺国家的医学等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实践证明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有较好的作用现以"30年代小说";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步,分配主题教师首先划定学习范围,然后学生组建团队,布置课前预习:30年代小说的教学章节跨度为第七章到第十一章,内容包括小说概述及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四位文学巨匠的创作概况与代表作品赏析,教学内容繁多与其由教师单一讲授,不如交由学生以小组展示与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
小说概述局部由教师主讲予以引导,四位作家各属一个专题分配给四个小组,各小组以PPT为成果形式,进行课堂示范教学分工明确,目标清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达成目标第二步,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配下去后,各小组围绕主题查阅教材、文献,搜集文学资料,编写讲义、教案,了解专题作家的生平简介、创作阶段、代表作品、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所作奉献小组内局部工合作各组员分配具体任务,包括教学主讲、课件制作、教学内容规划、相关影视资料摘选、作品诵读与鉴赏,展示的形式灵活多样,演讲、辩论、朗诵、唱歌、表演等都是鼓励的由于是团队合作,所以最终成果需要学生提供具体的任务分配表,如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30年代小说";章节时,运用TBL教学模式,学生提供的分工一览表:〔1〕主讲;〔2〕PPT制作;〔3〕课外知识小链接;〔4〕推荐课外文选;〔5〕小说赏析;〔6〕提问题,课堂讨论第三步,分组展示,课堂讨论各小组自由设计课堂示范内容,先小组代表发言,针对展示内容小组间进行讨论,然后提问、答疑,最后教师精讲,得出结论以"沈从文专题";为例,示范教学内容包含两个章节:沈从文小说创作和?边城?,其中小说创作一节中,小组内分派不同学生讲解以下内容:〔1〕创作道路;〔2〕"京派";与"海派";之争;〔3〕"人性";和"乡下人";;〔4〕小说题材"都市世界";和"湘西世界";;〔5〕小说艺术特色。
边城?局部安排讲解:〔1〕作品简介及小说情节;〔2〕艺术特色不同的讲解员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扩大学生参与度,并且课件制作及润色也提升了学生的教具使用实践能力讲解结束,安排课堂互动,展示组向其他小组提问,教师提问,展示组成员答疑等2.3.3第四步,教师总结与评估这一环节包括教师点评、小组互评、组内自评等,主要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并调整指导方法教学评估方法还包括理论考核、单元测验,教师与学生互相评价,学生填写反应意见问卷等上述两种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TBL模式是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问题解决的合作性探究,是PBL模式的一种PBL和TBL是适用于多种学科的教学方法,都偏重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讲述只是辅助,并且学习者能通过小组协作开展社会交往能力和提升协作技巧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展现本门课程的文学底蕴,从而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刘小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35-38.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陈学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建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7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