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清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8.67KB
约19页
文档ID:592042740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1/19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语文命题人:沈阳二中 姜 畅 审题人:丹东二中 李健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严谨、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文言和白话的界限是不好分的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不觉到了济南地界是文言,还是白话?只要我们说的是中国话,恐怕就摆脱不了一定的文言的句子中国语言还有一个世界各国语言没有的格式,是对仗对仗,就是思想上、形象上、色彩上的联属和对比我们总得承认联属和对比是一项美学法则这在中国语言里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今天写小说,两句之间不必,也不可能在平仄、虚实上都搞得铢两悉称,但是对比关系不该排斥比如:“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如果不用对仗,怎样能表达时序的变易,产生需要的意境呢?(摘编自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意》)材料二: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首先,作家要承认文学语言本身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汪曾祺说,语言是思想,语言是文化,语言更是一个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就要拥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感情和色彩沈从文评判优秀文学语言的依据,就是要“浸透了作者的人格和感情”同时,文学语言又不能像橘子皮那祥随意剥离它表面看是技巧和形式,但又超出了技巧和形式,是巧妙融合到整篇作品骨子里的其次,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有生活的黏着力,更容易先声夺人余华对文学语言的运用体会是,先在语言技巧和形式叙述上展现出“不一样”,再回归个体现实,使语感、乐感、视点甚至幻觉凸显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察觉到余华运用语言的本真心智和力量美妙的文学语言不会凭空产生,作家要结合作品内容和语句反复琢磨、深入推敲,所以作家既要假以时间上的沉思,又要有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的巧妙运用文学语言要求明净耐品、活色生香,如果嘈杂喧嚣了,气韵和节奏就会败坏难怪阿来说:“语言不好,即使作品能红极一时,也不会传之久远!”再次,文学语言上的生动表达,并非高不可攀,反复修改是作家必备的基本功。

一个对自己作品不修改、不订正的作家,文学语言上的表达仅凭第一次出版就包打天下,总是令人惋惜的文学语言要求作家对作品经时间沉淀后多次审视,使作品语言节奏、韵律和风格集中显现,产生独特的魅力摘编自付秀宏《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说作为中国重要的文艺理论,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又波及小说,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不亚于文气说B. 传统小说的纯散文语言,句与句之间跨度较大,往往逻辑不够严谨,也不合乎一般语法,比较注重营造意境C. 诗化小说语言既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作者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D. 美妙的文学语言,既需要作家长时间的沉思、反复琢磨推敲,又需要作家巧妙运用气脉、气质和心力、心慧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化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创作观念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小说的语言也随之发生变化B. 汪曾祺和沈从文都认为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中要融入作者个人的情感C. 《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是因为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打造了语言。

D. 文学语言比故事内容更有生活的黏着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讲究语言的技巧和形式叙述非常必要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阿来《尘埃落定》中以一个“傻子”的视角来叙述距我们已经很遥远的土司家族的兴衰史,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B. 迟子建《烟火漫卷》里有这样一句:“河面上星光荡漾,就像一片爽朗的笑声笑声”的描写运用通感手法,鲜活生动C. 贾平凹《暂坐》写西京上空的雾霾时戏谑道:“哟,北京的雾霾也给咱飘些来了?!”“给咱”两字体现出语言的个性化D. 乔叶小说《最慢的是活着》写小时候“我”不被祖母喜欢,反复修改得来“低凹的温暖中就又有一种高凸的冷漠”这一句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语言的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 材料一运用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更鲜明地体现了诗化小说的语言特点,使论证更具体充分C. 材料二在提出问题后,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D. 材料二举《红楼梦》和余华的例子,来论证优秀的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是与众不同的5. 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该语段语言诗化的特点。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答案】1. B 2. C 3. A 4. D 5. (1)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体意识这段描写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变化,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使语言富有诗的意境美 (2)超越逻辑,不强调合乎语法句与句之间跨度较大,从“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跃性强,没有固定的句式,不讲究语法 (3)诉诸直觉,忠于生活青萝卜、杏子、桃子、樱桃等,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稍加组织,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不求文从理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传统小说的纯散文语言”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可见,不是“传统小说”,应为“诗化小说的语言”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

C.“是因为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打造了语言”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文学语言是作品气脉、气质和作家心力、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可以看出作家在其中究竟用了多少心血和功夫《红楼梦》为何一直被奉为中国文学语言之集大成者?就是曹雪芹在十几年时间里用超凡的才华倾心倾力打造的结果”,可见“用超凡的才华倾心打造”的不仅仅是语言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讨论的是在具体创作中,怎样让文学语言鲜活灵动起来A.强调作品的视角,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D.“论证优秀的作品在语言运用上是与众不同的”错误,材料二举《红楼梦》和余华的例子,是来论证作家要对自己作品的语言倾注心血和功夫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①原文说“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这段描写用水果表示一年光景变化,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使语言富有诗的意境美物我同一,突出作者主体意识。

②结合“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可知,超越逻辑,不强调合乎语法这段描写句与句之间跨度较大,从“立春前后”到“端午前后”“夏天”“七八月”,跳跃性强,没有固定的句式,不讲究语法③结合“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可知,诉诸直觉,忠于生活这段描写青萝卜、杏子、桃子、樱桃等,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稍加组织,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不求文从理顺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幸福的花儿越开越胖秦湄毳一缕阳光从高高的窗户斜进食堂大厅来,光瀑如一条悬挂的小河,尘埃在这光的河床里,密密匝匝飞腾,一闪,一闪正值春日午后,一堆斑斓的花朵奔跑着,冲进矿上职工食堂打饭的服务员举着汤勺拎着菜铲子愣住了,那些晚了钟点升井的煤矿工人们,正站着、坐着在大嚼特嚼,比力气似的正呼噜呼噜喝着粥,“辽阔”的食堂大厅,不知从哪个角落里传来一声又一声“哼——哼——”异样的声音,吃饭的人,都停了吃喝,空气凝住了,只有顶棚上旋转着的大吊扇在吱吱旋转所有的眼睛一眨不眨,全都盯在那只肆无忌惮地奔进食堂来的那一团滚动的花朵——一头浑身缠满迎春花的猪!看,一颈、一背、一肚、四蹄,甚至小尾巴上,也甩着一串金黄色的迎春花。

猪——哇——哈哈——所有的人哄堂大笑,有谁还笑喷了,汤和菜洒落得哪儿都是嗨,又是喂猪那娘们儿作精哩!”“娘的,男人死了都不知道心疼!”“过的啥日子,还有心这样做这时,一个满身同样花哨的女人吆喝着,挥着一根柳树枝子,跟孙悟空追赶白骨精似的冲进来:“哟,嗬!爬回圈里去!快!滚!”她撵着轰着赶着追着,圆乎乎的两团,分不清哪是猪,哪是花,哪是肉团,哪是花苞这样两个“花皮球”,一高一低在食堂里热闹非凡地表演,笑的、骂的、吆喝的都有,食堂里的人像是在看戏耍终于,矮的那堆花,叽里咕噜滚着,蹿向食堂门上的门帘子,那团高胖的花花绿绿转回脸,扭头看一眼那些盯着她的眼珠子,大眼珠、小眼珠,双眼皮、单眼皮,眼珠里有冷,有漠、有怜、有悯、有嘲、有讽……她看不见,没感觉,脊背上“五味杂陈”,麻麻的一片,她用柳枝挑着帘子一角,侧歪着花花胖胖的身子挤出去,只一蹭,头上戴的那一圈“花红柳绿”,还摇摇摇,差点儿坠落下来,女人咧一下大嘴巴,抬手去扶住,冲着食堂里哈一下腰,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