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糖尿病专业小组 检查存在共性问题分析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朱小玲 2016年3月 16 日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4 血糖监测监测 1 2 3 5 胰岛岛素治疗疗 口服降糖药药 运动动治疗疗 低血糖 厂家每月监测结果无保存记录 血糖试纸未注明开瓶日期 质控液批号与登记本不一致 共性问题 一、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整个血糖管理的“协调中心” 糖尿病管理包括“五驾马车” 2013版中国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一般微型血糖仪与生化结果 差别不应>20%,如果>20%应寻找原因 如何判断及分析结果 仪器问题? • 为确保血糖仪处于正常状态: 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校验 定期清洗仪器 原因 一 试纸问题? • 试纸代码与血糖仪代码是否一致 • 试纸保存不当 • 试纸过期 • 试纸已变色 • 试纸要现取现用 原因 二 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 仪器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 * 血样采集的方法 正确的血样采集的方法: (1)在采血前洗手→将手下垂,轻轻往下甩→酒精 消毒→待干后刺破皮肤→用干棉纤试去第一滴 血→轻轻局部挤压→取血 (2)试纸的取血区对准血滴,血样要一次取够(试上 有血量确认点),不要续补血液。
(3)一般在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端的两侧, 原因 三 病人自身因素? • 红细胞压积浓度(红细胞增多症、 贫血) • 水肿 • 脱水 • 使用大量维生素C等 原因 四 • 与另一牌子血糖仪对比? • 与生化血糖比? 当怀疑血糖仪 不准确时怎么办? 对注射部位不了解 不清楚开瓶后的胰岛素可使用时间 使用中的胰岛素笔放冰箱保存 不了解胰岛素注射后的进餐时间 胰岛素笔针尖未一次性使用 二、胰岛素治疗 共性问题 如何储存胰岛素? 如何储存胰岛素? 推荐的注射部位 2019/11/515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 餐时注射的短效胰岛素等,最好选择腹部 [9,13,49-53];A1 希望胰岛素的吸收速度较缓时,可以选择 臀部臀部注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 肌肉层的风险[132,133];A1 给少儿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 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100]A1 注射部位的选择 胰岛素 药物名称 如何判断 药物的治 疗效果 了解胰岛素 按来源分类 动物 胰岛素 人胰岛素胰岛素 类似物 l猪胰岛素、牛胰 岛素可用于人类 ; l可能产生过敏反 应,或产生抗体 后药效降低; l来源广泛,价格 便宜 l基因重组技术合 成,免疫原性低 ; l不能更好地模拟 生理胰岛素分泌 ; lNPH作用有峰值, 存在变异性,易 致血糖波动,作 用时间不够长 l基因工程技术合 成; l与人胰岛素相比 更好地模拟生理 性胰岛素分泌; l与人胰岛素相比 低血糖发生危险 性低 胰岛素与饮食的配合 短效人胰岛素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餐前30分钟内注射 紧邻餐前,必要时餐后立即注射 无需餐前等待 预混人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 注射技术 部位轮换部位轮换 不规范不规范 针头针头 重复使用重复使用 注射注射 手法错误手法错误 教育不充分教育不充分 使用胰岛素治疗不达标的原因 在我国,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 有限;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认知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 推荐: 在使用混悬胰岛素(如 NPH 和预混胰岛素)之前,应将胰岛素 水平滚动和上下翻动各 10 次,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直至胰岛 素转变成均匀的云雾状白色液体。
A2 注射前胰岛素的混匀 正确注射位置 —— 皮下 在每个部位内的小范围轮转叫做 “小轮转” 每次的注射点之间应至少间隔 1 cm ,尽量避免在一个月 内重复使用一个注射点,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A3 在腹部、上臂、大腿外侧和臀部这 四个区域之间的轮流注射叫“大轮转” 注射轮换法 捏皮注射时正确的注射角度 捏起皮肤形成皮褶; 和皮褶表面呈 90 度进针后,缓慢推 注胰岛素(图左); 当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在皮 肤内停留至少 10 秒钟; 拔出针头; 松开皮褶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 捏皮注射的最佳步骤 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在完全按下拇指摁钮后,应在拔出针头 前至少停留10 秒,从而确保药物剂量全部被注入体内,同时 防止药液渗漏药物剂量较大时,有必要超过 10 秒 A1 与胰岛素注射笔不同,注射器内塞推压 到位即可拔出,无需在皮下停留 10 秒即可 拔出; A3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 胰岛素注射停留时间 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 选择针头长度的推荐 • 针头重复使用影响注射精确性 使用过的针头内含胰岛素结晶,堵塞针头,阻碍注射 注射后的针头留在胰岛素笔上,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可引 起胰岛素剂量错误 • 重复使用导致脂肪萎缩和结节,影响胰岛素吸收 针头需一次性使用,以避免空气或污染物进入或药液渗出 “一针一换”确保胰岛素作用有效发挥 不了解降糖药的作用机制 口服降糖药服用时间不准确 三、口服降糖药 共性问题 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 • 促胰岛素分泌剂 • 双胍类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胰岛素增敏剂 • DDP-4抑制剂 分 类类 临临床常用药药服用方法副作用 促 胰 岛 素 分 泌 剂 磺 脲 类 ①格列吡嗪餐前半小时 低血糖,其 中优降糖最 常见,最严 重 ②格列吡嗪缓释 片(瑞易 宁) 每日服用1次,不受进餐 限制,不可掰服,推荐与 早餐同服 ③格列本脲(优降糖)餐前半小时 ④格列齐特(达美康)餐前半小时 ⑤达美康缓释片早餐前服用 ⑥格列喹酮(糖适平)餐前半小时 ⑦格列美脲(亚莫利)每日1次顿服,早餐前服 用,如未吃早餐,则于第 一次正餐前服用 非 磺 脲 类 ①瑞格列奈(诺和龙) 餐前15分钟 ②那格列奈(唐力) 分类类临临床常用药药服用方法副作用 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 ,美迪康) 进餐中或餐 后 胃肠道反应 葡萄糖苷酶抑制 剂 ①阿卡波糖(拜糖平 、卡博平) 开始进餐吃 第一口食物 时嚼服 胃肠道反应 ②伏格列波糖(倍欣 ) 胰岛素增敏剂 ①罗格列酮(文迪 雅) 最佳服用时 间是早餐后 文迪雅由于存在引发 心血管的风险,英国 葛兰素史克公司已停 止该药在中国的推广 ;水潴留 ②吡格列酮(艾汀 ) 水潴留 DDP-4抑制剂沙格列汀,西格列汀 ,维格列汀 口服(单药/ 联合) 低血糖发生率少 对运动时的心率及注意事项未掌握 不熟悉运动时的血糖要求 对运动方式、频率不了解 部分护士不清楚运动所需时间 共性问题 四、运动治疗 ? 应从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 1 小时开始运动 ? 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不要在空腹时运动!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 60 分钟: 准备活动时间 + 整理运动时间 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 30 分钟左右 运动时间 运动方式 陈德明 糖尿病运动治疗方案中运动项目选择的研究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报,2014 不同运动所消耗的热量 运动项动项 目 每小时时消耗的热热量(卡/小时时) 坐着100 站着140 整理床铺135 作家务150-250 散步210 扫院子里的树叶225 拔草300-400 慢慢的游泳300 中等速度的行走300 打羽毛球350 跳舞350 打保龄球400 中等速度骑自行车660 重点运动项目—步行 • 简便易行、有效 •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 运动强度较小,比较安全 • 特别适合年龄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 快速步行 - 90-100m/min 中速步行 - 70-90m/min 慢速步行 - 40-70m/min, 能量消耗 2-2.7kcal/min • 建议从慢速步行开始,逐渐增加步行速度 • 时间可从10分钟逐渐延长至30分钟 • 距离可自500米延长至1000-1500米 • 中间可穿插一些爬坡或登台阶等 运动处方制定-运动量 • 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 漓,气喘吁吁,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 心率 = (220 - 年龄)×60 ~70% 简易计算法:脉率 =170 - 年龄 运动原则-安全性 绝对适应症 • 糖耐量减低 • 无显著高血糖 • 无并发症 绝对禁忌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 • 增殖性视网膜病 • 肾病(Cr>1.768 mmol/L ) •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 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 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 合并急性感染 处理低血糖后复测血糖的时间不正确 不知道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纠正低血糖时所需的具体食物 量不清楚 低血糖纠正后,不了解后续的 处理方法 五、低血糖 共性问题 三联联征 供糖后 症状迅速缓解 血糖低于 3.9mmol/L 低血糖 症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 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 低血糖诊断 交感神经症状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焦虑/觉醒 心悸/颤抖 出汗 饥饿感感觉异常 昏迷 认知障碍 精神运动异常行为改变 抽搐 神经低血糖症状 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 低血糖的诊治流程 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以明确诊断 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 意识清楚者 无法测定血糖时暂按低血糖处理 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 意识障碍者 再给予15g葡萄糖口服 血糖≤3.9mmol/L 血糖在3.9mmol/L以上, 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 在一个小时以上 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 血糖仍≤3.0mmol/L l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
伴意识障碍者 ,还可放松短期内的血糖控制目标 l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l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条件者可动态 监测血糖 l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 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l持续静脉滴注5%或者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 l注意长效磺脲类药物或中长效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不 易纠正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需要长时间葡萄糖输注 l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 低血糖已纠正低血糖未纠正 15-20g糖类食物 • --糖果2-3块或1勺蜂蜜 • --含糖饮料150ml,如果汁、可乐等 • --饼干2-3块或馒头0.5-1两 不同食物引起血糖升高速度不同 葡萄糖 ﹥ 蜂蜜﹥ 白糖水 ﹥ 可乐﹥ 果汁﹥ 葡萄干 ﹥ 牛奶 ﹥ 冰激凌 ﹥ 巧克力 巧克力不作为低血糖时 急救首选食品,因为其中的 脂肪会减缓葡萄糖的吸收而 使血糖回升缓慢 低血糖救治注意事项 15/15法则 治疗低血糖的15/15指导方针 • 15克的碳水化合物常常会在15分钟之 内将血糖水平提高2.8-4.2 mmol/L. •当血糖2.8-3.9mmol/L时, 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 •当血糖2.2-2.8mmol/L时, 服用20克碳水化合物 •--出自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Guide to Eating Right When You Have Diabetes(美国饮食营养协会—糖尿病的正确饮食) 副作用 低血糖后 进食米饭或馒头等食物 低血糖救治注意事项 葡萄糖升高血糖的作用维持时间很短,维持时间不足2小时 注意补充长效的碳水化合物,且下一次进餐仍保持原来的饮食计 划不变 特别提醒: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病人,最好口服葡萄糖或 静脉治疗 2型糖尿病人摄入蛋白质可增加胰岛素反应, 同时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蛋白质不能用于治 疗急性低血糖或预防夜间低血糖B) 蛋白质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夜间有低血糖倾向者, 睡前不能吃蛋白粉 低血糖救治注意事项 干性食物 流食 主食应选择 干性食物 •吸收快,餐后血糖升高快 •维持时间短,易造成下一餐的低 血糖 •吸收慢,餐后血糖升高慢 •维持时间长 含有果糖,它可以在体内分解成葡萄糖 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