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丁小琴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什么是研究设计?什么是研究设计?l研究设计: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l第一节 研究目的l第二节 研究性质l第三节 研究方式l第四节 分析单位l第五节 时间维度l第六节 具体方案第一节第一节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l一.探索性研究l二.描述性研究l三.解释性研究一一.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为什么要进行探索性研究? —研究者准备研究的问题或现象本身十分特殊,十分新鲜,且很少有人涉及 —研究者本人对打算研究的问题或现象不大熟悉,了解很少一一.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的直接成果: —形成关于所研究现象或问题的初始命题或假设 —发展和尝试可用于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 —探讨进行更为系统、更为周密的研究的可行性•探索性研究的研究方法:相对简单,也不太严格。
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谈对象的规模小,不去推论总体,不去证明假设二二.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l描述性研究:对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进行描述,发现总体在某些特征上的分布状况l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特别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二二.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l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区别: —描述性研究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l具体来看: —严格的随机抽样 —样本规模远大于探索性研究 —封闭式问卷 —资料要经过计算机处理 —数据要经过统计分析 —结果要推广到总体二二.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l要注意的问题: 1.描述的准确性 2.描述的概括性l准确性:对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基本特征,要作出定量的和精确的描述和说明l概括性:研究结果所描述的不应当是个别的或片面的,而是能反映出总体及各个组成部分一般状况的普遍现象三三.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l解释性研究: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类型l比如: —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社会研究 —探讨现代化程度与人们生育意愿之间关系的社会研究 —为什么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喜欢流行歌曲的社会研究。
三三.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l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相比: —除了具有系统性和周密性之外,更为严谨,针对性更强,但是它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l比如:对青少年初次犯罪原因的解释性研究,它在内容上就不用像描述性研究那样,对青少年初次犯罪的概况,比如年龄、特点、类型等做全面的而详细的了解,只是集中在对各种可能的原因和解释进行检验、分析、探讨和说明上 —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在有无假设上,有较大区别,描述性研究一般不需要做假设,但解释性研究必须做假设研究目的研究目的l说明: —对研究目的所做的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往往表现为更为侧重于某一种目的,它同时还可能包含其他两方面的目的在内 —三种目的总的来看是认识的不同阶段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对象规模小样本大样本中样本抽样方法非随机选取简单随机、按比例分层不按比例分层研究方法观察、无结构访问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调查、实验等分析方法主观的、定性的定量的、描述统计相关与因果分析主要目的形成概念和初步印象描述总体状况和分布特征定量关系和理论检验基本特征设计简单、形式自由内容广泛、规模很大设计复杂、理论性强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性质研究性质l一.理论性研究(基础研究) —运用研究来发展理论l二.应用性研究 —运用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一一.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l理论性研究:侧重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l注意:此处的理论研究仍然是经验研究,它不同于那种以纯粹的思辨和逻辑推理为基础、以对抽象概念和命题的理性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纯理论分析是不一样的二二.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l应用性研究:侧重于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特定的社会政策的经验研究l主要类型有: —社会状况研究 —社会问题研究 —社会政策研究 —社会影响评估l通常是描述性的,尽可能广泛地从总体上描述社会现象的状况和特征,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等方面二二.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l应用性研究课题常常来自各级政府部门l从目前国内情况看,从事应用性研究的学者的比例大于理论性研究的比例,同时各级部门的研究者也基本上都是应用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关系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关系l对于同一种社会现象,或同一研究课题,两类研究的关注点不一样l比如:研究企业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现象 —理论性研究关注:“下岗职工个人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对其再就业的影响”、“社会身份与职业地位获得” —应用性研究关注:“下岗职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途径”第三节第三节 研究方式研究方式l一.四种基本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l二.研究方式的选择二二.研究方式的选择研究方式的选择l不同学科倾向于不同方式: —心理学——实验研究 —社会学——调查研究 —人类学——实地研究 —传播学——文献研究l影响选择的因素有:所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对象的规模、研究所采用的分析单位、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l社会研究者在设计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研究方式第四节第四节 分析单位分析单位l一.分析单位的概念l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l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一一.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概念l分析单位:一项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l分析单位有五种主要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l都具有下列特点: 1.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直接描述分析单位中的每一个个体 2.将这些对个体的描述聚合起来,可以描述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研究的样本),以及由这一群体所代表的更大群体(总体),或者用这种描述的聚合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一一.分析单位的概念分析单位的概念l必须澄清以下几个概念: —分析单位:社会研究所研究的对象 —调查对象:研究者收集资料时所直接询问的对象 —研究的内容或主题:分析单位的属性或特征l例如:家庭代际关系问题研究 —分析单位:家庭 —调查对象:每一个家庭的“户主” —研究的内容或主题:“代际关系”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个人个人l应用最多l比如:某城市就业问题的社会研究 —分析单位:每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假设年龄为18岁—60岁) —描述状况:在业、待业、失业 —描述特征:年龄、性别、文化程度 —计算就业率、待业率、失业率 —描述该城市总体的就业情况 —用待业者的平均年龄、男女比率、文化程度分布(自变量),去分析和解释与这种就业状况相关的各种原因和结果。
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群体群体l比如: —家庭:具有姻缘或血缘关系的个人组成 —邻居:若干个居住在一起的个人组成 —班级:若干个学生组成 —犯罪团伙:若干长期共同从事盗窃犯罪的个人组成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群体群体l选取何为分析单位:群体还是个体l比如: —研究盗窃团伙成员的盗窃动机和盗窃方式——个人 —研究某城市中各盗窃团伙之间的差异——群体l当以群体为分析单位时,特征有时与群体中个人的特征相关 —比如:家庭的收入就与个人的收入相关l但在更多情况下,群体的特征则不同于个人特征 —比如:以家庭为分析单位时 ,用家庭规模、结构、代际关系等特征来描述,而不能用同样的特征去描述家庭中的个人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组织组织l正式的社会组成:工厂、公司、机关、学校、商店、医院等l对于同一研究现象,会依据研究的侧重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析单位l比如: —那些教授比率大的社会学系是否比教授比率小的社会学系更有可能多招研究生——社会学系 —带较多研究生的教授是否比那些带较少研究生的教授发表的论文多——教授 —教授比率大的社会学系中研究生是否比教授比率小的社会学系中的研究生更有可能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生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社区社区l主要社区:乡村、城市、街道、集镇l特征描述:人口规模、社区异质性程度、社区习俗特点、空间范围等。
二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社会产品社会产品l无法归类为前述几种分析单位类型的其他一些分析单位l涉及到各种形式的人类行为以及由人类行为所导致的各种社会产物l比如: —书籍、歌曲、图片、公告、建筑、服饰等 —婚礼、殡葬仪式、考试、课堂教学、实习、求职、约会等 —家庭制度、文化传统等更为抽象、复杂的分析单位三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l1.区群谬误l2.简化论1.区群谬误区群谬误l区群谬误(层次谬误或体系错误):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用一种集群的分析单位做研究,而非集群的分析单位下结论l比如:研究者收集的是有关某种集群(例如城市、公司、工厂)的资料,然后从这些资料中抽出个人行为的结论2.简化论简化论l简化论: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l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层次谬误相反 第五节第五节 时间维度时间维度l一.横向研究l二.纵向研究一一.横向研究横向研究l横向研究: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l典型例子:民意测验和人口普查l社会研究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探索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l许多解释性研究也属于横向研究,但解释性研究要进行因果分析,所以往往要发生一段时间二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l纵向研究:在若干个不同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关系l三种类型: —趋势研究 —同期群研究 —同组研究趋势研究趋势研究l趋势研究:对一般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l比如:通过对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结果的比较,来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l趋势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一般总体在不同时期的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的变化趋势和规律l注意:在不同点上的研究必须具有相同的研究内容,采用的是同样的测量方法同期群研究同期群研究l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l在这种研究中,每次研究的样本并不相同,即每次具体研究对象可以不同,但他们必须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这种特殊人群通常都与时间或年代相关l比如:“老三届”、“老五届”、“工农兵学员”在不同的时间点的情况。
同组研究同组研究l同组研究(定组研究或追踪研究):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l与同期研究相似,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用的是完全相同的一个样本l同组研究具有实验研究的性质,用来寻找影响人们行为、态度或一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原因研究结果精度高l但最大的困难是,在第二次、第三次……研究时无法找到首次研究样本中的全部被研究者三种研究的区别三种研究的区别l趋势研究:每次测量内容一样,各年龄段,每次样本可以不一样l同期群研究:每次测量内容一样,同一年龄段,每次样本可以不一样l同组研究:每次测量内容一样,同一年龄段,每次样本一样纵向研究的优缺点纵向研究的优缺点l优点:可以描述事物变化的过程,便于探询不同现象互相之间的因果关系l缺点: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为代价第六节第六节 具体方案具体方案l1.说明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l2.说明研究的内容,即对研究目的的具体分解和细化;l3.说明研究的理论假设(只有解释性研究是必须的);l4.说明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l5.说明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与分析方法;l6.说明研究人员的组成、组织结构即培训安排;l7.确定研究的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本章要点本章要点l三种研究目的:探索性、描述性、解释性l两种研究性质: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l四种研究方式:调查、实验、文献、实地l五种分析单位类型: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l在时间维度上的两种研究:横向、纵向l具体研究方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