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电气工程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合格证、配件不齐1、现象成套配电柜的规格、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随机装箱技术文件不全;柜(箱) 内仍使用明令淘汰的电气元器件;接地汇流排截面积小;缺配套的螺栓、垫圈等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成套配电柜规格、型号不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淘汰的产品,未按规范规定选 用和安装汇流排,不能保证工程质量2)原因分析1)定货时未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购买无生产能力、无生产条件厂家的产 品2)贪图便宜,购买低于成本价的产品3)代理商等中间环节出错4)对已被淘汰的产品不了解5)对接地保护不重视,未按设计要求选择地汇流排6)设备进场未认真检查验收缺少平垫圈、弹簧垫圈,造成接线端子压接 不牢固3、防治措施(1)定货时要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对产品有一定的了解;选有生产能力 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加强设备进场的检查验收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等设备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 求、产品标准、施工验收规范;产品上应有铭牌,并注明生产厂家和规格、型号 等;设备使用、安装、维护等技术资料文件,出厂检验证明,产品合格证等随带 技术文件应齐全2)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内,无国家明令淘汰的电气元器件;安 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其材料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产 品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各种附件齐全,外观检查完好无损,瓷件无裂纹及破损, 完整无缺。
多关注产品的动态,对明令淘汰的产品有所了解;把淘汰的产品换为合格的 产品3)配电柜(箱)必须有地线(零线)汇流排,且选用的汇流排规格必须 符合规范规定;注意汇流排的连接线座(孔)的数量和座(孔)的规格与连接导 线的规格一致;做到一线一座(孔)4)接地线的截面积要符合要求;将接地线接到母排上;保护接地线的接 线端子处,应保证平垫圈和弹簧垫圈齐全;应对偏小截面积的保护接地线进行更 换,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二、成套配电柜(控制柜)门未接地连接1、现象(1)成套配电柜(屏、台)柜体普遍漆皮有碰撞痕迹,柜内部件或五金配 件遗失,个别柜内元器件不齐全,个别元器件有破损2)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屏、台)门、金属框架未接地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1)成套配电柜(屏、台)柜体受损,柜内元器件不齐或破损,影响正常使 用2)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屏、台)门未可靠接地,存在触电的隐患由 于门与柜(屏、台)的连接是活动的,有些是采用绞链连接,门与柜(屏、台) 并未构成电气连接,一旦门上的电器元件发生故障或电器元件的绝缘老化、电器 元件的导线(带电部分)与门构成电气接触时,门就带电,造成危险,如果装有 电器的可开启的设备柜(屏、台)门、盖、框架未可靠接地,存在触电的安全隐 患。
2)原因分析1)起吊配电柜时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存放保管不善,过早的拆除包 装造成人为的或自然的侵蚀、损伤2)安装过程中未做好成品保护工作,致使个别器件缺损3)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图省事,未将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 用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3、防治措施(1)加强成品保护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对设备进行保护,对遗 失部件及时补齐;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应作检查验收,要求设备无损伤,附 件、备件齐全;搬运时应加强保护,不允许出现严重磕碰现象;安装过程中应注 意成品保护对柜体损坏部位及时进行修补;对设备元器件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并做好成品保护2)对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柜(屏、台)门和金属框架,用裸编织铜线把 接地端子间可靠连接、且标识齐全三、配电柜(箱)内的接线端子松动、配线凌乱1、现象(1)配电柜(箱)内开关设备的接线端子,与相连接导线截面积不匹配, 个别处电气间隔和爬电距离小于规范规定2)配电柜(箱)内不按规定的导线颜色配线,保护地线使用黑色的导线, 零线也使用黑色的导线3)导线接线端子压接不牢4)电缆进出金属配电柜(箱)处,相线单独穿孔敷设5)配电柜(箱)内低压电缆未加固定。
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1)接线端子与相连接导线截面积不匹配,如导线大而端子小,难以保证线 路的截面积;电气间隔和爬电距离小,设备的绝缘强度不符合要求2)配电柜(箱)内的导线颜色未按要求配置,导线颜色混乱,难以区分其 代表的功能,对导线的识别、维护、检修造成困难3)导线的连接端子缺平垫圈、弹簧垫圈,使导线的连接不牢固4)相线单独穿孔进出金属配电箱,会造成涡流损耗5)配电柜(箱)内低压电缆未固定好,可能会使端子受力,造成线路连接 松动2)原因分析1)未使用配套的端子,如导线大而端子小,可能会剪掉一些芯线来适合端子,使导线截面积变小2)设备生产人员对导线的颜色规定不了解,未注意导线颜色的区分,随意 使用导线3)导线接线端子压接时未一次性压接牢靠,忘记调整并压接牢固4)配电箱的预留敲落孔较多,可能为了排列整齐,进出配电箱的三相电线 (电缆)单独穿孔,施工人员不知道会造成涡流损耗5)电缆安装完毕,遗忘固定3、防治措施(1)接线端子与导线应相匹配,单股导线或多股导线的连接工艺符合要求; 电气间隔和爬电距离应达要求,即在设备接线盒内裸露的不同导线间和导线对地 间最小距离应大于8mm,否则应采取绝缘防护措施。
2)导线的颜色要符合要求,交流三相电中, A 相导线的颜色为黄色, B 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地线应使用黄绿相间导线,零线应使用淡蓝色的导线3) 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接线端子的平垫圈、弹簧垫圈 应齐全,并拧紧螺母,使其连接可靠4) 交流三相电源的电线、电缆进出金属配电箱时,不能分相单独穿孔敷 设,避免出现涡流损耗5) 加强施工管理,应有交接验收和质量检查制度,对未固定的电缆按规 范规定重新固定牢靠四、配电柜(箱)内开关动作不灵活1、现象(1)配电柜(箱)内开关动作不正常,开启不灵活2)配电柜(箱)体不规整,保护层脱落,柜(箱)门开启不灵活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1) 配电柜(箱)内开关动作不正常,造成线路电源通断不灵活,给用电部 位留下安全隐患,设备不能正常工作2) 配电柜(箱)体不规整,门开启不灵活,会影响正常使用2)原因分析1)配电柜(箱)内开关动作不正常,产生原因是操作机构、开关等产品本 身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场时未进行检查验收,安装完毕,未进行现场调整2)配电柜(箱)体不规整,配电柜(箱)门开启不灵活是箱体制作时未啮 口、校正、搬运过程受损、墙体预留孔不当,或安装就位后受压变形,损坏柜(箱) 门,使柜(箱)门开启不灵活。
3、防治措施(1)加强产品进场的检验验收工作,设备的就位安装完毕,应对柜(箱) 内的开关、操作机构进行调整,使开关、操作机构动作正常2)搬运成批配电(柜)箱时应防止碰撞;入成品库,运输、保管时要小 心轻放、防止受潮、变形;对变形、损坏、开启不灵活的柜(箱)门应进行校正、 修复,损坏严重的应予以更换3)安装时应先把基础槽钢安装好后,再安装配电柜(箱)配电柜先就位, 再找正,调平后,柜体与基础,柜体与柜体,柜体与侧挡板均用镀锌螺栓连接固 定保证柜体规整,稳固,柜门开启灵活4)配电箱预埋或预留孔位置尺寸准确,避免箱体受力变形5)柜、箱、盘及支架等的表面保护层脱落处,应重新刷漆,柜、箱、盘 表面颜色应和谐一致五、电线、电缆的连接端子未处理好1、现象(1)2.5mm2 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未搪锡或未接接续端子;截面积大于 2.5mm2 的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端部未拧紧搪锡2)电线、电缆的连接金具规格与芯线不适配,使用开口的端子,多股导 线剪芯;接线处缺平垫圈和防松垫圈,端子压接不牢3)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多于 2 根电线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1)多股铜芯导线未搪(浸)锡或压接端子,会使导线的连接不紧固、不可 靠,电线、电缆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会使导线接头严重发热,甚至烧坏开关和 周围的电气部件和设备。
2)接线端子选用不当,连接不紧固、不可靠,连接处电阻大,接头容易发 热、烧毁,使绝缘基座碳化变质,影响相邻回路和其他回路供电3)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多于 2 根电线,可能造成导线的连接不紧密、 不可靠2)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要求,贪图方便,无搪锡工具,不按照操作规程施 工,减少施工程序,以减少人工和辅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2)定购电缆的连接金具与电缆的芯线规格不配套,购买开口的端子多股 芯线剪芯往往是由于接线端子小或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小,芯线无法插入,剪去 多股导线的部分芯线来适配连接端子操作人员未按工艺程序认真操作,工作马虎,粗心大意,未使用配套的端子 和附件,接线端子连接处漏加平垫圈和防松垫圈,接线端子未压接牢固3)导线的数量多,接线端子或汇流排的接线座(孔)少,操作人员责任心 不强,把多根导线接于同一座(孔)3、防治措施(1)多股铜芯导线应搪锡或压接端子,才能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应 符合规范要求2)应使用与电线、电缆相适配的连接金具,应使用闭口的端子;导线与 端子的连接不能出现剪芯线现象3)电线、电缆的接头应在箱(盒)内连接,接线端子的平垫圈和防松垫 圈应齐全,连接处应拧紧固;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导线盘圈方 向顺着螺丝拧紧方向。
4)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应不多于 2 根电线;如果出现特殊情况, 可使用汇流排过渡六、电线、电缆金属导管的管口处理不良1、现象(1)锯管管口不齐,管口有毛刺,套丝乱扣2)管口插入箱、盒内长度不一致,缺管口配件3)管接口不严密,有漏、渗水现象2、危害及原因分析(1)危害1)电线、电缆金属导管的管口不齐,管口有毛刺,无管口配件等,使穿线 困难,会破坏导线的绝缘层,造成导线的绝缘强度达不到要求;套丝乱扣,使线 管在丝扣连接时,螺丝拧不上、拧不到位2)管口插入箱、盒内长度不一致,影响穿、结线及美观,甚至影响箱、盒 内元部件的安全距离3)管接口不严密,会使管内落灰进水,腐蚀管内导线,加速导线老化,缩 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短路、断路2)原因分析1)锯管管口不齐是因为手工操作时,手持钢锯不垂直和不正所致;管口有 毛刺是由于锯管后未用锉刀铣口;穿电线、电缆时易损伤绝缘保护层,造成短路 或漏电;套丝乱扣原因是未按规格、标准调整刻度盘,使板牙不符合需要的距离, 板牙掉齿或者缺乏润滑油2)管口入箱、盒长短不一致,是由于箱、盒外边未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 定,箱、盒内又没有设挡板而造成3)导管接口处导管两端未拧到位,接头不在连接套管的中点;连接套管与 导管不配套,大小不一,使连接不紧密。
3、防治措施(1)锯管时人要站直,持钢锯的手臂和身体成 90°角,手腕不颤动,这样 锯出的管口就平整,出现马蹄口可用板锉锉平,然后再用圆锉将管口锉出喇叭口, 或使用锉刀铣口,做到切口垂直、不破裂,管口无毛刺且平整光滑2)现场制作管接头连接螺纹套丝时先将钢管固定在台虎钳上钳紧,根 据钢管的外径选择好相应的板牙,套丝时应注意用力均匀,以免发生偏丝、啃丝 的现象,边套丝边加润滑油,做到丝扣整齐,不许出现乱丝现象3)管口入箱、盒时,可在外部加锁母;吊顶、木结构内配管时,必须在 箱、盒内外用锁紧螺母锁住;配电箱引入管较多时,可在箱内设置一块平挡板, 将入箱管口顶在板上,待管路用锁母固定后拆去此板,管口入箱就能一致4)连接管箍与导管要配套,连接时两根管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