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为遗传学专题课件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4.50KB
约30页
文档ID:137833519
行为遗传学专题课件_第1页
1/30

第十二章行為遺傳學,大綱 先天行為與學習行為 基因的差異與行為的差異 基因與行為的關係 雙胞胎的行為與性狀 基因影響行為的生理基礎 人工篩選實驗 人類性狀與行為,先天行為與學習行為 生物的行為有先天的,有學習的 小海鷗出生不久就會自動去啄母鳥嘴上的紅點,母鳥會將半消化的食物吐出來給牠吃,如果用長棒,一端塗上色明的斑點,小海鷗也會去啄,小海鷗這種乞食行為是先天的(圖) 蜘蛛結網的行為是本能的,有些蜘蛛外表型相近,分類上不容易區分,但每種蜘 蛛所結的網非常獨特,可做為分類的依據(圖 某些行為是學習的,鳥會唱複雜的求偶歌,是先有機會聽別隻公鳥唱,再經多次的練習,才學會(圖) 先天行為是遺傳控制的,學習行為是由經驗(環境)獲得的 但某些行為很難區分是本能或學習,因 為許多本能的行為都是因經驗的影響而被改變 目前行為學家認為行為是基因與環境共同影響神經系統與荷爾蒙系統發育的結果 外表型(phenotype)也可說是基因與環境共同影響的結果,加拉鸚鵡的先天行為與學習行為 加拉鸚鵡與粉紅鸚鵡生長在澳洲尤加利樹林中(圖)它們住在樹洞裡,有時兩種共住同一樹洞,產卵後為了孵蛋而發生爭執,體型大的粉紅鸚鵡會把體型小的加拉鸚鵡趕走,然後領養全部的卵,照顧全部的子代 被領養的加拉鸚鵡某些行為是先天的,某些行為是學習的 與養父母相同的行為:包含聯絡叫聲、飛行模 式、對食物的偏好都與養父母一樣 與生父母相同的行為:包含乞討與警告叫聲 顯示:生物某些行為是天生的,第一次做就可以做得完全的行為,不需過去的經驗。

某些行為是學習來的, 需經多次的練習,才會愈做愈完全 先天行為不受環境的影響,學習行為會受環境的影響,動物某些行為是天生無法學習的,因為受動物本身生理結構的限制, 如狗不會唱歌,是因聲帶的結構與人不同,由此實驗顯示:基因相同,環境不同,行為可能不同 加拉幼鳥由養父母養大,發出的聯絡叫聲與養父母相同 加拉幼鳥由親生父母養大,發出的聯絡叫聲與親生父母相同 顯示:聯絡叫聲是環境造成的 以上兩種加拉鸚鵡基因型相同,因接收到的聽覺與社會經驗不同,發出的聯絡叫聲不同基因的差異與行為的差異 漏斗網蜘蛛(funnel web spider) 住在亞力桑那州溪流邊:對落網的獵物反應遲緩 住在新墨西哥乾燥沙漠區:對落網的獵物反應迅速 這種反應速率的差異可能是環境不同 假說:可能住在溪流邊的蜘蛛較不餓 實驗:將兩區的蜘蛛帶回實驗室,各生下新的一代,讓兩者居住相同的環境,並給與等量的食物 結果:亞利桑那蜘蛛:約等一分鐘之後,才會有反應O 新墨西哥蜘蛛:約需三秒就會有反應 顯示:此種行為差異是遺傳差異造成,而非環境造成, 後來的研究發現:溪流區鳥多對蜘蛛的威脅較大,當昆蟲落網 時,謹慎小心,確定安全,才去吃昆蟲的蜘蛛,存留下來的機會較大,可能性急的蜘蛛都被鳥吃了。

黑帽鷦鶯 (國) 候鳥型:出生德國,每年春經由西班牙遷移到非洲,秋再遷移回去 留鳥型:全年住在非洲綠角P. Berthold等人認為此差異是因遺傳的不同德國種:基因型是M1M1,非洲種:基因型是M2M2,方法::正反交配 德國母鳥與非洲雄鳥交配 德國雄鳥與非洲母鳥交配 子代放在特殊籠子內裝有電子棲枝,只要鳥一停在上面就會記錄結果,在秋天遷移期: 德國種:每夜在棲枝之間跳來跳去達數星期之久,平均在夜 裡共跳370小時 非洲種:整夜都安靜睡覺 雜交種:介於兩者之間,平均在夜裡跳260小時, 顯示:遺傳造成黑帽鵲鶯的遷移,青蛙的雜交實驗 觀察:青蛙的叫聲是隨種的不同而不同,這樣可以防止不同種間的交配,母蛙只對自己相同叫聲的公蛙有反應(圖) 材料:灰樹蛙與松木樹蛙 方法:在實驗室內有兩對樹蛙正在交配,將母蛙背上的公蛙交換 結果:產下的小蛙叫聲是屬中間型兩種 蛙,一種頻率較快,一種頻率較慢,生出的雜交種屬中間型的 雜交種的母蛙長大,會選擇那一種叫聲的? 結果:他們會選擇與自己叫聲相同的公蛙 顯示:基因決定行為,也決定配偶的選擇 綜合以上生物行為的差異可能是環境造成,也可能是遺傳差異造成,但要傳到下一代,必須是遺傳差異造成的。

基因與行為的關係 隨行為的不同,有些是一基因影響一種行為,有些是一基因影響多種行為,有些是多基因影響一種行為 單一基因造成的行為差異 果蠅有些行為的變化是因一基因發生改變,當親代接觸某種突變劑後,生下子代可能有不同的行為突變種經分析這些行為的突變種是因一對基因突變造成的 果蠅活動性由單基因控制 材料:利用遺傳技術培養出兩種行為品系果蠅 a.高活動性 :幼蟲在培養基中5分鐘內走的距離是低活動性的4倍 b.低活動性 :幼蟲在培養基中不活躍 方法:將高活動性與低活動,性雜交, F1全為高活動性型, F1 互相交配, F2 :高活動性:低活動性=3:1 顯示:這種活動行為的差異是一對基因控制,目前知道此基因是位在果蠅第2對染色體上,果蠅交配行為受單基因控制 野生型 :公蠅在交配20分鐘後會自動下來 迷住型:公蠅在正常交配20分鐘之後,仍不會下來 中斷型:公蠅只交配10分鐘就自動下來離開 敏感型:忽然搖動會使公蠅變成麻痺 果蠅生活週期受單基因控制: 果蠅每天的活動有一定的週期性,正常是一個週期24小時 野生型(per+, period基因)一個週期24小時 無週期型(per0)沒有明顯的週期性 短週期型 (pers) 一個週期19小時 長週期型 (perl) 一個週期29小時,分子遺傳學的分析:果蠅生活週期受單基因的影響 野生種per+基因製出的蛋白質含1200胺基酸 突變種per0基因製出的蛋白質只含400胺基酸 突變種perS& perl基因製出蛋白質含1200胺基酸,其中一個與野生種不同 將per+基因放入質體做成重組DNA , 再經顯微注射注入per0果蠅胚胎,結果會產生per+的外表型,顯示per+基因確實是決定24小時週期性的基因,後來發現per+基因也控制果蠅振動翅膀產生求偶歌。

果蠅學習行為受基因控制,突變會影響果蠅學習能力 野生種:公蠅若遇到一隻已受孕的母蠅,結果遭母蠅冷落,以後1-2hr再遇到母蠅不會再有興趣 愚蠢型 :不會因受刺激而退縮,學不乖,無學習行為 唐吉柯德型 :公蠅無法誘導母蠅釋放惡臭,讓 公蠅知道她們沒興趣,走開這種突變影響求偶行為,但不影響學習行為,假設一隻受孕的母蠅先有別隻正常公蠅來誘導她產生化學物質,唐吉柯德型聞到了會離開,在以後的1hr再遇 到母蠅會敬而遠之 健忘型:會學,但只有短暫的學習 (short - term learning)只學45分鐘,之後又忘了,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 Multiple effects) 定義:一基因影響多種性狀或多種行為 基因作用模式:基因的直接作用是產生酶,愚蠢基因是製出cAMP磷酸二酯酶 ,此酶的變化會影響到某一個生化反應的途徑,影響到神經細胞,以致影響到學習的能力 突變種:超活動型(Hk,Hyperkinetic) :比正常果蠅更活潑, 麻醉時比別的果蠅腳動得更快,壽命較短,交配行為不正常, 有東西從頭上過去時會猛裂地跳動 多基因影響的行為( Polygenic inheritance ) 指多對基因參與某一種性狀或行為 一個生化反應是由多個基因參與進行的,基因藉由產生酶而控制生化反應的進行,最後影響到某種性狀(如產生某種色素) ,或產生某種產物會附在神經細胞的表面,而造成某種行為的表現。

雙胞胎的行為與性狀 同卵雙生子特別適合做遺傳研究,是因同卵雙生子的基因完全相同,他們的行為若有不同可以看出是環境造成的 分析了五十對在五歲以前就分開的同卵雙生子,發現 同卵雙生子不論生長在一起或分開,人格性狀有很多相像處但也有很多相異處,環境對人的影響仍是很大,然而在一 些個性的分析中,發現IQ test的成績相關性高於內向.外向個性 (introversion-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生長在不同環境的 同卵雙生子個性的相似性仍很高:,奧斯卡與傑克:奧斯卡生長在德國納粹祖母家,傑克與猶太父 親生長在加樂比島兩人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差別,一出生就 分開,到47歲時才再相見,二人除了外表相像(都帶金邊眼鏡,留同型的鬍子)很多僻好也相像:例如:喜歡甜酒,喜歡將橡 皮筋套在手腕上,讀雜誌喜歡由後往前讀,喜歡將塗抹奶油的 土司沾咖啡吃,許多個性也都很相像 吉姆雙胞胎: Jim Springer & Jim Lewis兩人在嬰見時就分 別被領養兩人的狗都叫“玩具“,第一任太太都叫林達,第 二任太太都叫培帝他們的兒子分別叫James Allan與James Alan。

兩人都愛畫機械圖、愛做木工、抽煙、喝酒的習性相同 兩人都愛咬指甲、愛去佛羅里達渡假,都開雪弗蘭車兩人都 有痔瘡、脈搏、血壓均一樣,兩人都從18歲開始,在傍晚時分 發生偏頭痛症(mixed headache syndrome)但兩人也有相 異處:一個善於言辭,一個善於寫作,此外髮型也不一樣,基因影響行為的生理基礎 兄弟姐妹澱粉酶基因的遺傳差異 兄弟姐妹差別是對偶基因(allele)的不同,對於某特定基因,兩個 人的alleles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同樣是澱粉酶基因(amylase gene)不同的allele可能製出的澱粉酶性質不同 澱粉酶基因有四 種alleles : amy 1、amy2、amy3、amy4 假設一女子為amylamy2 其夫為amy3amy4 生下的孩子可能有四種基因型(genotypes) amy1amy2 x amy3amy4 amy1amy3、amy1amy4、amy2amy3、amy2amy4.,假設有一孩子基因型是amy1amy3他與其他孩子相像的程度是: 1.0、0.5、0.5及0.0 具相同對偶基因的平均值:(1.0+0.5+0.5+0.0)/4=0.5 即兄弟姊妹的相同對偶基因的平均值是0.5 異卵雙生子的相同對偶基因的平均值是0.5 同卵雙生子的相同對偶基因的平均值是1 同卵雙生子的基因型是完全相同,適合用來研究環境對個性的影響 即兄弟姊妹的遺傳差異是1/2 同卵雙生子的遺傳差異是0,在許多統計中發現同卵雙生子即使不在一起生長,仍有很多的 個性是相同 表可看出同卵雙生子,不論生長 在一起或不在一起, IQ成績的相關性都比兄弟姊妹高 但兄弟姊妹即使不生長在一起, IQ成績相關性仍比無親緣關係的父母與領養子 女高 由許多的數據顯示個性不同, 50%是因遺傳不同, 50%是因環境不同 表12-1同家族IQ成績的理論與實際相關性 類型理論遺傳相關性實際相關性研究次數,表12-1同家族IQ成績的理論與實際相關性 理論遺傳 實際相關性 次數 相關性 同卵雙生子生長在一起 1.00 0.85 34 同卵雙生子不生長在一起 1.00 0.67 3 異卵雙生子生長在一起 0.50 0.58 41 兄弟姊妹不生長在一起 0.50 0.45 69 非親兄弟姊妹生長在一起 0.00 0.29 5 父母與親生子女 0.50 0.39 32 父母與領養子女 0.00 0.18 6,基因的直接與間接作用 基因直接作用:控制酶的產生,參與生化反應 間接作用:影響生理,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控制行為的表現 基因控制酶的產生,酶參與生化反應,生化反應能使別的基因打開或關閉,造成別的蛋白質的合成或停止合成,生化反應的進行產生生理的變化:神經、骨骼、內分泌系統等的變化,外界環境的刺激, 感覺器官接收外來的刺激,由中央神經系統傳遞,經大腦的處理, 決定命令肌肉,神經產生反應,造成行為的表現,基因與神經系統 遺傳鑲嵌型果蠅 (8章)體內一部份是 帶XX,一部份是帶X 帶XX的細胞發育成雌性組織,帶X的細胞發育成雄性組織,全身是一個雌雄混合式 這種果蠅的行為究竟是雄或雌? 解答:如果上腦是位在雄性組織內,身體其它部份都是雌性組織包括生殖器,牠們仍會去追逐腹部是雌性的果蠅。

這 種果蠅會顫動翅,。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