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5~2020)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编2015年8月目 录前言………………………………………………………………1第一章 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3 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条件………………………………………3 第三节 水资源状况……………………………………………3第四节 水生生物资源…………………………………………5第二章 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第一节 发展现状………………………………………………7第二节 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0 第三节 前景展望 ……………………………………………11第三章 功能区划 第一节 指导思想………………………………………………12 第二节 总体思路………………………………………………13 第三节 基本原则………………………………………………13 第四节 规划依据………………………………………………14 第五节 实现目标………………………………………………15 第六节 功能布局………………………………………………15第四章 保障措施 …………………………………………………17附表(六个养殖功能区)附图(养殖水面图、总体规划图)前 言现代渔业是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
大化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介于北纬23°33′22″~24°22′20″、东经107°09′45″~108°02′22″之间, 东与都安县交界、南邻马山县、西南与平果县接壤、西北同巴马县毗邻、北与东兰县相连,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3%,其中大化县境内岩滩库区面积64平方公里大化县为河池市市辖县,地处大石山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30公里,距河池市180公里 大化县政府希望依托大化县丰富的水域资源优势尤其是岩滩库区的水域资源优势做大文章,实现发展现代渔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大化县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是大化县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是大化渔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全县吹响向现代化渔业进军的号角声中,也同时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和体制机制等绪多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亟待科学规划,推进升级,实现由渔业大县向渔业强县迈进的奋斗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化县水产养殖业的规范管理,科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切实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县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西自治区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本规划于2011年5月由县水产管理站编制并于部门内实施,2015年8月,大化县水产畜牧兽医再次进行修订编制 二〇一五年八月编制组人员:覃拥军 甘孟权 韦汉英 黄松 花金锡第一章 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大化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介于北纬23°33′22″~24°22′20″、东经107°09′45″~108°02′22″之间, 东与都安县交界、南邻马山县、西南与平果县接壤、西北同巴马县毗邻、北与东兰县相连,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大化县为河池市市辖县地处红水河中游,经济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水陆交通便利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30公里,距河池市180公里大化县为典型的石灰岩地区,全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境内峰丛密布,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峰丛洼地,东南部多为峰丛谷地,中西部为低山丘陵红水河自北向东南流过整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系北部的板升~七百弄山区,顶峰高程900~1100米,洼地高程600~800米最低为东南部大化镇红水河下游河谷,峰顶高程200~400米,谷地高程130~200米。
全县总的地形坡降为8‰境内山地、平地、水域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0.55%、5.52%、3.93%第二节 气候与水文条件大化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 区域气候总体呈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干湿季划分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1.37℃,中、南部气温较高,在21.3℃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6℃以下,极端最低气温0.4℃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93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217小时~1587小时,年积温6300℃生长期、无霜期分别达到300天、35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降雨量为1717.2㎜蒸发量1204.4㎜年降雨可分为枯水、平水、丰水3个季节枯水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9.79%,平水期为每年3、4、9、10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21.6%,丰水期为每年5月至8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68.7%最大月降雨强度为705.5mm,最大日降雨强度为247.2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9m/s,瞬时最大风速35m/s 第三节 水资源状况池塘养殖面积:全县池塘面积495公顷(7425亩),分布12个乡镇,其中池塘面积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大化镇、贡川乡、六也乡,500~1000亩的乡镇有都阳镇。
大水面水域资源:大化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红水河水系境内地表河总长277.2公里,河网密度为0.1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县内流程160公里红水河一级支流有盘阳河、灵岐河、清坡河、羌桂河、王秀河、棉山河、满江河、野马河、江洲河、百并河共9条,县内流程117.2公里境内流量0.5立方米/秒以下的小溪流有67条,总长314.25公里大化县大水面水域资源主要包括:(1)红水河 红水河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中部,上游南盘江于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再向东南流经广西的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忻城、来宾等县于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红水河干流长659km,流域总面积52600km2红水河下游迁江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深540mm,多年平均径流量696亿m3红水河是流经县内最大河流,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流经境内板兰、板升、七百弄、北景、岩滩、江南、都阳、百马、古河、六也、贡川和大化共12个乡镇,县内流程160km,大化、岩滩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矗立在该河段上2)盘阳河 红水河一级支流位于天峨、凤山、巴马和大化县4县(自治县)境内。
源于天峨县纳直乡流经凤山县、巴马县,在大化县北景乡京屯村那乙屯汇入红水河流域面积2550 km2,干流长137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9亿m33)灵岐河 红水河一级支流源于巴马县所略乡流经巴马、田阳、田东、大化县4县(自治县)于大化县岩滩镇古龙村汇入红水河流域面积1931km2,干流长173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87亿m24)岩滩水电站 坝址位于红水河中游的大化县岩滩镇,是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五个梯级电站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效益电站上游距龙滩水电站坝址166km,下游距大化水电站82.6 km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6580km2,渠化河段166km岩滩水电站正常蓄水位223 m,相应水库面积112.5km2,相应库容26亿m3,调节库容15.6亿m3,为年调节水库,总装机容量1210MW库区淹没涉及大化、巴马、东兰、南丹、天峨县5个县(自治县)的26个乡镇,水体大部分集中在坝前河段和支流盘阳河库区大化县境内库区面积64km2岩滩水电站设计正常蓄水位223 m,设计水库调度原则规定:汛期5月~9月水库水位不超过219 m,10月份保证水库水位蓄到223 m水库水位变化幅度一般年波动在4.0m,低水位出现在5~9月份,高水位出现在10月~翌年的4月份。
5)大化水电站 位于红水河中游的大化县城,是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六级梯级水电站,大化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2200km2,渠化河道82.65 km,水库面积21.96 km2电站正常蓄水位155 m,相应库容4.19亿m3,死水位153 m,调节库容0.43亿m3,具有日调节性能库区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水库水位变化幅度一般年波动在2.0m,低水位出现在5~9月份,高水位出现在10月~翌年的4月份6)百龙滩水电站 百龙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中游的都安、马山两县交界处,是红水河规划中的第七个梯级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2500km2多年平均流量2020m3/s水库总库容3.4亿m3,正常蓄水位126m,相应库容0.695亿m3;死水位125m,相应库容0.648亿m3,调节库容470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库区涉及大化、都安、马山县3个县(自治县) 其他山塘水库水域资源:除岩滩、大化、百龙滩3座大型水库外,大化还有大小不等的山塘水库近6座,总库容397万m3,有效库容233万立方米其中,小(1)型水库有皮太水库、那马水库等2座,总库容253m3,有效库容154万m3。
小(2)型水库有岩据水库、坡忠水库、带林水库和六洪水库等4座,总库容144万m3,有效库容79万m3 第四节 水生生物资源大化县气候温和,水域环境质量优良,适合水生生物生长繁衍,调查资料显示,大化县水域水生生物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一、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大化县水域浮游植物的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裸藻、金藻、轮藻等7门类大部份种类都有分布,只是随季节变化和不同水体,呈现出种类结构和生物量的差异;浮游动物中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均有分布,底栖动物有摇蚊幼虫、水蚯蚓、瓣鳃类、腹足类等诸多种类 (一) 浮游生物岩滩水库浮游植物常见种类有6门57属,从分布的频度看,绿藻、硅藻、甲藻、蓝藻占优势从藻类分布的丰度看,硅藻、甲藻、绿藻、蓝藻为优势藻类其中硅藻占优势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01.34万个/L,生物量1.1151mg/L浮游动物常见种类有43种,其中原生动物4科8属13种,轮虫5科10属12种,枝角类6科7属8种,桡足类4科10属10种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459.6个/L,生物量为0.6422mg/L浮游动物各类群数量差异较大,轮虫最多,原生动物次之,枝角类和桡足类最少浮游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是夏、秋季较多,冬、春季较少。
二) 底栖生物岩滩水库有底栖动物26种(属),分属3门5纲,其中,腹足类12种,水生昆虫6种,寡毛类和瓣鳃类各有3种,甲壳动物2种常见种类有软体动物的环棱螺和湖沼股蛤,寡毛类的淡水单孔蚓、羽摇蚊幼虫和甲壳类的虾等底栖动物平均为232个/m2,生物量为159g/m2以腹足类和瓣鳃类为优势种类,局部水域(如靠近村镇生活区和养殖密度较大的库汊等水域)湖沼股蛤的生长已对水产养殖业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二、水生植物大化县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有萍、芜萍、丛枝蓼、辣蓼、喜旱莲子草、水龙、轮叶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菹草、凤眼莲、芦苇、水竹叶、醴肠等分布岩滩水库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较少,仅盘阳河库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