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习情境十六 利润和利润分配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92.50KB
约31页
文档ID:50082348
学习情境十六  利润和利润分配_第1页
1/31

学习情境十六 利润及利润分配学习子情境一 利 润学习子情境二 利润分配学习子情境一 利 润v 利润总额的构成v 营业外收支的核算v 利润的结转一、利润总额的构成v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v利润(或亏损)总额,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 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其中: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一、利润总额的构成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一)营业外收支的内容 v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 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v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 利得、捐赠利得等v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 、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v企业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在“营业外收入 ”账户核算;v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在“营业外支出 ”账户核算。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1)企业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应借记“ 固定资产清理”等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等 账户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 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债务重组业务核 算,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付账款”等账 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1.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3)政府补助v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 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其特征有:第一,无偿性第二,直接取得v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 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3)政府补助&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分别与资产相 关的政府补助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进行核算①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 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 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 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 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3)政府补助①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设置“递延收益”账户,核算不能一次而应 分次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①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即取得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 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 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等账户,贷记“递延收益”账户;在发生相关 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 借记“递延收益”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 户。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 账户例】甲企业为一家储备粮企业,2007年实际 粮食储备量为1亿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财 政部门按照企业的实际储备量给与每斤0.039 元的粮食保管费补贴,与每个季度初支付 2007年1月10日,甲企业财政补贴款 (1)2007年1月1日,甲企业确认应收的财政 补贴款借:其他应收款 3 900 000贷:递延收益 3 900 000(2)2007年1月10日,甲企业财政补贴款借:银行存款 3 900 000贷:其他应收款 3 900 000(3) 2007年1月,将补偿1月份保管费的补贴 计入当期损益借:递延收益 1 300 000贷:营业外收入 1 300 000(3)政府补助②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 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 资产的政府补助实际工作中较少见, 主要有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 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专门借款的财政贴 息等。

一般应当分步处理:(3)政府补助第一,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 额,确认资产和递延收益;第二,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账户核算;第三,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 供使用时,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 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例】2001年1月5日,政府拨付A企业450万 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 型科研设备一台2001年1月31日,A企业购 入大型设备(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480万 元,期中,30万元以自由资金支付,使用寿 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 )20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 ,取得价款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1)2001年1月5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 政府补助借:银行存款 4 500 000贷:递延收益 4 500 000(2) 2001年1月31日,购入设备借:固定资产 4 800 000贷:银行存款 4 800 000(3)2001年2月期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 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①计提折旧借:研发支出 40 000贷:累计折旧 40 000②分摊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 37 500贷:营业外收入 37 500(4)2009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 余额①出售设备借: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累计折旧 3 840 000贷:固定资产 4 800 000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960 000营业外收入 240 000②转销递延收益余额借:递延收益 90 000贷:营业外收入 90 0002.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1)企业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借记“营业外支 出”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等账户 。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按非 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债务重组业务核算,借记“营 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收账款” 等账户 (3)发生公益性捐赠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账 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4)盘亏、毁损的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按管理权限 报经批准后,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待处理 财产损溢”账户三、利润的结转 (一)表结法这种方法是企业在年终决算以外的月末、年 末计算本期利润和本年累计利润时,将全部 损益类账户的余额按“利润表”填制的要求, 填入到“利润表”的各项目中,在表中计算出 本期利润和本年累计利润&在这种方法下每月月末不将损益类账户的期 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因而各损益类 账户的期末余额反映本月末止的本年累计余 额,(一)表结法v采用表结法,由于各月月末不结转本年利润, 只有在年末才将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转入“ 本年利润”账户,因而,各损益类账户的月末 余额表示累计的收入或费用,“本年利润”帐 户1~11月末不作任何记录年末时,应使用 “账结法”将全部损益类账户(除“以前年度损 益调整”外)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通过“ 本年利润”账户结出本年度利润。

二)账结法v这种方法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末(月末、 季末、年末、)将全部损益类账户(除“以前 年度损益调整”外)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 户,通过“本年利润”账户结出当期利润和本 年累计利润学习子情境二 利润分配v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v 利润分配的核算v 亏损弥补的核算v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v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 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的余额,为可 供分配的利润v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应首先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后 ,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者分 配的利润,按照下列顺序分配: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1.应付优先股股利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应付普通股股利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二、利润分配的核算v企业的利润分配是通过“利润分配”账户进行的期末 余额如果在借方,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弥补的亏损,如果 在贷方,则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v为了详细地反映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利润分配”账 户应按利润分配的去向设置以下9个明细账户:(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储备基金。

3)提取企 业发展基金4)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5)提取任 意盈余公积6)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7)转作股本的 股利8)未分配利润9)盈余公积补亏v年末终了,应将“利润分配”所有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全 部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结转后,其他各明细 账户无余额三、亏损弥补的核算弥补亏损的渠道大体有三条:v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v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v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用利润补亏企业发生了亏损,如同实现净利润一样,均 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 配利润”账户结转后,“利润分配——未分 配利润”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的亏损,第 二年实现了净利润,用同样的方法自“本年利 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 户,结转后,自然抵减了上年转来的借方余额 ,即弥补了亏损,无需作专门的会计分录 三、亏损弥补的核算三、亏损弥补的核算盈余公积补亏的核算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v企业在年终决算后,如果发现有遗漏或会计 处理不妥的事项,就需要对这些会计事项进 行调整对于不影响损益的事项的调整,调 整方法与正常会计处理方法相同;对于影响 损益的会计事项,则直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 调整”账户进行核算。

该账户核算企业本年度 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然后将其 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