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音乐欣赏》复习总纲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9.61KB
约15页
文档ID:516496138
《音乐欣赏》复习总纲_第1页
1/15

第一章 欣赏导论第一节 关于欣赏一、音乐欣赏 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最重要的内容和方式,是一种愉悦和感悟,尤为人们钟爱 艺术欣赏的本质是对艺术的感觉和理解完成音乐过程至少有作曲家、表演家和听众三者参与 作曲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用乐谱记录在案,这个过程称为创作 艺术功利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① 作曲家的思想感情鲜明、有力、准确地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内容与形式统一② 布局符合审美规律,逻辑周密,音乐语言生动,结构完美③ 有吸引人的魅力,感人至深,新颖而有独创性,能使听众得到满意的审美享受二、音乐信息 作曲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情感、理智和审美的内容寄托在作品之中,这样就创造了音乐信息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有趣的观点:毕达哥拉斯:音乐是“宇宙和谐的表现”亚里士多德:音乐是“心灵的算数练习” 康德:音乐是“诸感觉的美的游戏” 贝多芬: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黑格尔:音乐是“心境及其全部的情感和情欲”汉斯立克:音乐是“音响运动的形式” 车尔尼雪夫斯基:音乐是“生活现象一种可怜的再现”三、感知能力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无论是生理上对音乐刺激的反应能力,还是心理上对音乐内容的领悟能 力,都因人而异。

乐感是音乐家必需条件,也是广大欣赏者应该努力加强的重要方面音乐艺术的要素很多,诸如曲式、体裁、和声、配器、调式、调高、节拍、节奏以及风格特征,这些艺术 上的因素,密切关联着生理、心理、历史、民族、哲学等学科,使得乐感问题十分复杂通常用比较具体 的高音感、节奏感、力度感、音色感、旋律感、和声感、调性感、结构感,以及灵敏度、记忆力这些元素 来衡量,称为音乐素质在音乐作品里…构成这一切的基本材料是乐音,乐音有音高、时值、强度、音色四大特性 旋律包含了高音、时值、强度等要素,还具备调式、节奏等性质,称为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因素第二节 曲 式反映生活中的重大题材时,音乐家们就需要有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响形态,按照一定的规 律,把音响有序地组织起来,成为短至段落,长至篇章的艺术结构,这种符合一定逻辑的结构,在音乐学 科中被称为“曲式”也称为“曲体”什么是曲式? 每首作品的曲式是由每首音乐作品的内容决定的,但还需指出它不同于音乐的形式曲式”是音乐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学科,内容涉及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音乐中的各个要素都是音乐整体 的构成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曲式发生作用,我国民族民间歌曲和戏曲、曲艺、歌舞音乐在体裁形式、 结构原则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律。

既然曲式是音乐形式的一部分,是以音乐作品的内容为基础,那么,他必然和构成每首作品的时代背景、 社会生活、哲学氛围以及艺术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一、乐段、一部曲式 曲式有长短不一,大小不一,有短至只有几个小节的一个段落,也有长至几百个小节由好多个段落构成, 其中,表现完整或比较完整乐思的段落,称为“乐段”当一首音乐作品的整个结构,在单个独立的乐段中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乐思时,称为“一部曲式”也可称“单 段体”四个乐句的落音分别为宫音、角音、羽音和徵音宫 商 角 徵 羽)二、 单二、单三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在结构方面,由两个明显的、相对独立的不同段落组成:⑴呈示的第一部分⑵发展和收束的第 二部分我的祖国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类型:⑴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⑵无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在结构方面由三个明显的、相对独立的段落组成,即呈示的第一部分、发展的第二部分和收束 的第三部分,在主题方面,有不同形象的先后对比或单一形象的充分展开三、 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起源于古代欧洲的民间音乐“轮舞歌曲”四、 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起源于民间音乐中的即兴变奏手法,在民间音乐中,当某一乐曲或其中某一段落连续反复演奏、 演唱时,在旋律、节奏或伴奏等等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方面,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样,就构成一个 最基本曲调连续变化反复的形式。

变奏曲式大致有四种类型:“固定低音”、“固定高音”、“严格变奏” 和“自由变奏”五、 复二、复三部曲式 复二部曲式在结构方面,是指由两个都是单二或单三段体的较大部分组合而成的乐曲结构,在主题方面, 通常是不同形象的先后对比六、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由再现的三大部分组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三部性曲式17世纪初,意大利在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新的音乐题材“诉代西洋歌剧”;17世纪上半叶,在 歌剧中突出了旋律与主调和声的要素,发展了管弦乐的手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能力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的三个部分,建立在快慢快的对比基础上;法国歌剧序曲的三 个部分,建立在慢快慢的对比基础上;同时,这种明显的对比关系,影响了法国、德国的古代舞蹈组曲, 各曲之间在手法上有不同的节奏节拍对比和速度快慢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后也影响了一曲内部之间 不同主题的对比关系,主要即表现在“奏鸣曲式”中;在协奏曲中,也常采用独奏和乐队,某一乐器组和 另一乐器组取得对比18世纪以后,西欧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变革发展,到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古典奏鸣曲式,特别是在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时期,奏鸣曲式趋于成熟,这也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中的主要形 式之一,后来,在19世纪浪漫乐派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奏鸣曲式的发展从结构上分析,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分别为:一,“呈示部”,内涵两个较大的主要段落,即“主部”和“副部”两个相互对比的基本主题,调性或 调式不同,通常是主调和属功能调,或者是小调和平行大调的关系二,“展开部”,是第一部分中基本主题的充分发展,结构和调性不稳定,通常在下属功能调上,有时 也以新的主题的“插部”替代三, “再现部”,即再现第一部分“呈示部”,但“主部”和“副部”均统一在主调或者同主音大小调上第二章 歌 曲第一节 综 述一、 中国音乐述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他们是:①古代歌曲和民族;②歌舞音乐;③说唱音乐 ④戏曲音乐;⑤民族乐器二、 中国歌曲综述 音乐艺术一般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作品即由人声演唱的音乐作品,也称歌曲它是由旋律等音 乐语言与歌词有机地结合而成按体裁和风格的不同,歌曲可以分为民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 诙谐歌曲、摇篮曲、舞蹈歌曲、讽刺歌曲等多种体裁简答题:歌曲划分三、 外国歌曲综述在公元前9 世纪到前8世纪左右,相传有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兼歌手,口头创作并留传下了史诗《伊利 亚特》和《奥德赛》第二节 中外民歌一、 中国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 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 手法丰富多样民歌的概念和特点 民歌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舞歌、长调歌曲和多声部歌曲1、 劳动号子所谓劳动号子是指在劳动中产生并对劳动起组织与调节作用的民歌举例劳动强度大,节奏一般比较紧凑、急速;反之,节奏则相对松弛、舒展一些所以,劳动号子一般以节奏 特点,以及劳动的性质而分类劳动号子的特点2、 山歌山歌是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它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 是劳动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歌体裁山歌的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山歌的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比较自由,有时为了使歌声传的更远,感情抒发更充分,常常在歌曲 开始时附加一个吆号性的喊句山歌的特点是陕北最流行的“信天游”之一歌曲表达了 陕北人民对子弟兵的深厚情谊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歌曲分上下两句,前四小节为上句,后四小节为下句 其节奏比较自由,除第二小节有延长记号外,在歌曲中还加入一些临时的节奏变化起伏的旋律使歌曲富 于动感老师说10分《茉莉花》是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

这首歌曲流行于江苏苏州、扬州一带 《沂蒙山小调》是流传于山东的一首民歌《牧歌》是一首长调歌曲,它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节奏也比较自由,类似汉族民间音乐中的 散板二、 外国民歌《樱花》是一首古老的日本民歌这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桔梗谣》是一首朝鲜古老民歌厂 索是广泛流行在我国的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两者的区别歌曲采用三部曲式结构第一段共八小节分三个乐句,每个乐句都起于四分音符的后半拍,那长短交替进 行的节奏、固定的音型以及附点音符、三连音的大量运用,都造成了一种摇摆的感觉,使人犹如坐在船上, 身临其境《三套车》是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第一段(A)在音乐上具有鲜明的初步陈述性质,材料通常比较简单,结构方整,情绪稳定,具有进一步展开 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第二段(B)可以是再现性的,也可以是对比性的分析《三套车》与《星星索》的区别民歌的共同点:① 各国民间歌曲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伴随着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从古到今,浩如烟海的民间歌曲, 就是一步生动的、形象化了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历史② 民歌歌曲的创作,具有集体性的特点民歌在人民中的广泛传唱,同时经历着一个被选择、加工的复 杂过程,每一首优秀民歌都凝结着无数人们的心血、智慧和艺术才能。

③ 民间歌曲的音乐形象准确、生动、结构短小、手法简练民歌表现内容的方法直接、朴实;它的音乐 与地区、民族的语言特点、风俗习惯以及人民的生活条件联系密切,纯朴而浓郁地体现着一个地区、 民族的音乐风格与色彩分析共同点第三节 中外著名歌曲介绍一、中国古代歌曲 古代歌曲也称“古曲”包括琴歌、词曲、散曲、套曲、牌子曲以及兄弟民族的史诗歌曲等多种体裁和形式 的歌曲作品著名的古代歌曲有《满江红 《扬州慢 《阳关三叠》等三、 外国歌曲《母亲教我的歌》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写于1880年,是其歌集《吉普赛之歌》中的第四首德 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德沃夏克的《吉普赛之歌》 (共八首)被认为是他歌曲创作的顶峰 舒伯特的《小夜曲》是他短暂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他的艺术歌曲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因此而被誉为“歌曲之王”《海港之夜》是一首优秀的前苏联歌曲这首歌描写了在波罗的海的一个夜晚,即将出发的水手们在战舰 上唱歌、演奏的场景摇篮曲又称为催眠曲,是乐曲体裁之一 舒伯特的《摇篮曲》是摇篮曲体裁创作中的代表作品之一《跳蚤之歌》是由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曲穆索尔斯基是“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

四、 中外大型声乐作品 大型声乐作品是指由一些在结构上各自独立、在情节上相互有一定联系的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长恨歌》是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作品取材于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标题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珍品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为:黄河船夫曲五、河边对口曲黄河颂六、黄河怨黄河之水天上来七、保卫黄河黄水谣八、怒吼吧,黄河三、四、第三章 戏曲音乐第一节 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远在汉代就有用舞蹈表演故事的“角抵戏”南北朝以后,又出现许多带故事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和节冃例 如北齐的“代面”、“踏摇娘”唐代的“参军戏”和“拔头”等到了宋代,随着城市和工商业的发展和繁 荣,在城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民游艺场所一一“勾栏”、“瓦舍”简答: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北宋末期所演出的“宋杂剧”已是戏曲艺术初具规模的阶段南宋戏文”简称“南戏”或“戏文”南戏”的出现,标着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正式形式我国戏曲艺术形成在何时?到了元代,在北方继宋、金杂剧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