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长输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16KB
约16页
文档ID:469091107
长输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_第1页
1/16

长输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摘要:分析对比了长输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距离的相关法规律章、、规范,介 绍了相关研究成果,析分和总结了管道、铁路、公路、通信线缆、电力设施、桥梁与长 输燃气管道,输气站、放空管与其他设施的安全保护距离,提出了长输燃气管道 安全保护工作的建议关键词:长输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距离;防火间距;输气站;放空管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发展, 大量以前远离人口聚集区、工业区的长输燃气管道逐渐被各种建筑物包围,公路、 铁路、线缆、工业园区、住宅区等与管道交叉施工或占压管道的问题层出不穷在 处理交叉施工和占压问题,防止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造成破坏,有效拆除 并搬迁占压物,避免其他建设工程对燃气管道安全运行产生影尽响可,能减 少燃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对周边区域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害如时何,合理地确定 长输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是当前燃气企业面临的难点问题 2相关法律、规章、技术规范①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该法在原《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规定的管道中心线两侧m的安全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相关规定,并提出部分建筑物与燃气管道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 性要求,建设施工方应当与燃气管道企业协商确定施工作业方案等新规定, 为现有长输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距离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该据法。

以管道中心线为安全距离起算点,与 5018—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附录B“防火间距起算点的规荘管道从管壁外缘算起的规定不 同 ② 规章 [87]油建字第 505 号、铁基 [1987]780号《原油、天然气长 输管道与铁路相互 关系的若干 规定》和[78]交公路字 698 号《关 于处理石油管道和 天然气管道与公 路相互关系的若干规定(试 行)》这两项规章对长输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有较详细的 要求,两者均实施多年, 但期间都未进行过修订与,目前长输燃气管道 保护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③规范 GB 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36—2006《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GB 50423—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24—2007《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T 2144—2008《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SY0007—1999《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 工程设计规范》、SY 040—1 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 0325—2001《钢质管道穿越铁各和公路隹荐作去》、SY/T 0032—2000《埋地钢质管道交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SY/T 0015.1-9《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 规范》、SY/T 407—95《石油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 5919~2009《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管理规程》、TB 10063-2007《铁各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T 2832—1997 交流电气化铁道对(气)管 道(含油库)的影响容许值及防护措施、JTG D20—2006《公路线路设计规 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 5102—2010《通 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等。

规范主要从设计、施工、防腐、防火的角度规定长输 燃气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存在 4 少 1 缺1 偏问题,即:涉及 管道安全保护距离的内容少,强制性条文少,直接以 “长输管道”为 表述的少,关于安全保护距离起算点的解释和规定少;缺乏对不同敷设条件下安全 距离的细化规定;规范之间有关条款的表述和数据存在偏差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主要是B 50183—2004规定了输气站与 其他建筑设施的防火间距GB 50217—2007规定了直埋敷设的电缆与管道 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距离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虽指出该规范不适用于城镇燃 气门站以前的长输管道工程,但其对门站和储配站及工作压力大MPa 的室外燃气管道有规定;50016—2006縫筑设计防火规范》虽提出“石 油和天然气工程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现行标准时,宜从 其规定”,但其对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有规定这两个规范 对当前现有长输燃气管道安全距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的标准规范中关于防火间距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技术水平 消防设施等多方面因的素影响,各国制定的防火间距也不尽相同例如,有些国家国土 面积不大,土地昂贵,偏重于采用安全程度高的设备而较少占用土地,而因制定 的防火间距较小;有些国家则相反,如美国石油保险协会推荐的安全距离 往往偏大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提出相 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应以保障安全和节约用地为原则3 相关研究成果① 对埋地管道受干扰电流影响的研国究内外在干扰电流对管道腐蚀影 响方面的研究很多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相关技术规范在规定安全距离都时, 引用了这些研究成果在,多项技术规范的附录和条文说明中对此方面的研究 结论也有详细的介绍② 对管道泄漏后气体扩散范围的研究文[2献]指出,气体泄漏喷射扩 散时,在喷射轴线上距孔口一定距离处的气体的质量浓度与孔口孔泄径漏、 气体的密度、周围大气的密度等存在函数关系;体气泄漏绝热扩散时,泄漏气体的气团呈半球形向外扩散,气团的半径和浓度与气团初始度温、环境压力、扩散孔径,可计算具有最高允许浓度的点至孔口的距离,也可以计算已知浓度的点距孔口的距离③ 对管道泄漏后形成爆炸的研究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提出蒸气 云爆炸冲击损伤半径计算公式[1],损伤半径与燃气泄漏量、燃气高热值等存在函 数关系文献[2]介绍,压力容器爆炸时爆炸冲击波的伤害和破坏作用与燃气体积、 距爆炸中心的距离等存在函数关系,爆冲炸击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 破坏程度与超压值有关因此,设定人体受到的伤害情况和建筑物遭到的破 坏程度,确定对应的超压值,可计算人体或建筑物距爆炸中心的距离。

④ 对管道泄漏后形成喷射火焰的研究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后形成射 流,若在泄漏孔口处被点燃,则形成喷射火焰,距离喷射火焰一定距离的热辐射值与管 道压力、管道直径、距火源点的距离等存在函数关系,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与热 辐射值有关因此,设定人体遭受伤害的量化值确,定该值对应的热辐射值,可计算人体距火源点的距离L3]⑤ 对管道受附加应力影响的研究文献⑷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法,对埋地燃气管道进行受力分析SY/T 0325—2001 对管道受力分析的计算也有介绍⑥ 对埋地燃气管道在地下泄漏的研究影响地下燃气泄漏扩散范围的 因素有管道自身的破损度程、管道运行压力、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地下障碍物等一 定条件下,破损程度越大,运行压力越高,土壤的土质孔隙度越(沙大地),土壤含 水率越低,其扩散范围越大土壤环境受到环境温度(夏天和冬天)和湿度(晴 天和雨雪天)的影响[5]⑦ 在我国技术规范中,SG D7003—2010《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长输(油气)管道》首次提出长输(油气)管道事故后果严重区的确定原则 和天然气管道的潜在影响半径计算公式该,公式与管道外直径管、道最大容 许操作压力等有关4 基本安全保护距离虽然涉及安全保护距离的研究成果很多,但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 究分析,因侧重点不同、计算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 对相关规章和规范的有关条款进行对比分析整、理汇总,得出常见情况下的 基本安全保护距离基本安全保护距离起算点主要依据501812004中 的附录B “防火间距起算点的规定本文中的渗照”指基本引用原文“综 合”指原文之间表述差距不大,经简单地对比汇总;“依据”指原文表述差距较大, 按照重复规定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强制标准优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整理4.1 长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的安全保护距离 ① 长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a. 阴极保护电流的相互影响,造成 管道腐蚀b. 发生泄漏等事故后,管道之间的相互影响② 长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埋设 并平 行时, 综 合 GB 50251 —2003 第 4.3.11 条和 SY 0007 —1999 第 5.1.4 条, 认为:两者外壁距离不宜小于 10m ;受条件限制,当距离小于 10m 时,该范围内后施工的管道及其两端 (各延伸 10m 以上 )应 做特加强级防腐层③ 长输燃气管道与其他管道埋设并交叉时, 综合 GB 50251 —2003 第 4.3.12 条, GB 50369 —2006 第 13.2.2条、 第 13.2.5 条 GB 50424—2007第 3.0.5 条 GB/T 2144—2008 第 6.1.6条 SY 0401 —98第 10.2.1 条、第 10.2.2 条和第 10.2.3 条,SY 0007 —1999 第 5.1.4条,认为:其他管道应在长输燃气管道上方通过,两者外壁垂直 净距不应小于0.3m;如受条件限制,当小于0.3m时,两者间应设置坚固 的绝缘隔离物,同时两管道应在交叉点两侧各延伸以上的管段上做特 加强级防腐层;但在任何情况下,两者外壁垂直净距不得小于。

4.2长输燃气管道与铁路之间的安全保护距离① 长输燃气管道与铁路之间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a. 列车运行过程中的车辆载荷和地面振动可能造成管道开裂b. 电气化铁路的电力设施和管道阴极保护装置之间的干扰电流 相互影响c. 铁路附近的管道一旦出现泄又遇明火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火花,特别是电气化区)段很可能出现强烈爆炸或剧烈燃烧② 长输然气管道埋设或架设与铁路平行时参照TB 1006—2007第3. 1 .5条“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和可燃气体管道与铁路平行埋设或架 设时,与邻近铁路线路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am和50m且距铁路用地 界不小于3.0m直接为铁路运输服务的乙、丙类液体和低压可燃气体管道与邻近 铁路线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此条文为强制性条文需特别强调的是: 此条文是根据GB 5025—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确定的;该规 范中其他许多规定与[87]油建字第505号基1987]780号规章一致该规范不适用于工作压力大于1.6MPa的类液体 和气体管道穿越铁路的防火设计;该规范防火间距的起算点是铁路线路中 心线、管道中心线(指明者除外)此外, GB 50183—2004第7.1.6条规定 “原油和天然气埋地集输管道同铁路平行敷设时应,距铁路用地范围边界 3m以外”,该规定主要针对油气田内部集输管道,可作参考。

③ 交流电气化铁路与长输燃气管埋设)交叉寸参照TB/T 283—1997 该规范对交流电气化铁路与油(气)管道的安全距离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未见其 他规范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定④ 铁路与长输燃气管道(埋设)交叉时:a. 综合GB 50369 —2006第 13.1.1 条、SY/T 4079 —95 第 7.1.2条,认为:穿越管道的管顶距铁路轨枕下边缘不得小6m路边低洼处 管道埋深不得小予.9mb. 综合GB 50423—2007第 7.1.5条,GB 50424—2007 第 8.1.2条[87] 油建字第505号、铁基[1987]780号规定第七条,认为:穿越管段的管顶距铁路路肩下面不得小于 1.7m在自然地面或路边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