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第二讲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次次飞跃: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次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空想到科学一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n人类进入私有制以来,一直存在制度性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同样地,也始终存在着反对这种社会不公正现象、追求理想社会的努力n第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劳动和社会化大生产,引起了产业革命、生产力革命到19世纪,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已基本在西欧确立,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积累了空前的社会财富,开辟了世界市场n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空前巨大的成就是以同样空前巨大的社会代价换来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扩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血与火的过程:掠夺,羊吃人,黑奴,两级分化,经济危机等等n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性弊病的反映,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资本主义文明的继承者 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必须有社会自身来解决,而不可能依靠少数人道主义者的慈善事业,作为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和发展n三个阶段(莫尔--欧文) 家庭手工简单协作--手工工场--机器工业 二二. .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6:16--1717世纪世纪 ((1 1)时代特点: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时代特点:这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2 2)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的莫尔)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的莫尔《《乌托邦乌托邦》》((15161516)意)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大利的康帕内拉《《太阳城太阳城》》((16231623)德国的闵采尔)德国的闵采尔《《千年天国千年天国》》等等 ((3 3)思想特点:)思想特点: 一是采取文学描绘和虚构的形式。
一是采取文学描绘和虚构的形式 以文字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幻想的海外仙岛的描写,控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是带有宗教神学色彩二是带有宗教神学色彩 太阳城人迷信占星术,从安排农事到男女交合都要事先观测天象;还保留有人祭制度,即在必要时征选最圣洁的青年自愿献身,为整个太阳城赎罪n 莫尔不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而且对资本主义血腥的原始积累过程进行了无情的鞭挞;认为社会贫富两级分化的根源就在于私有制的存在,要消除不公正现象,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乌托邦最大的特点便是全部社会财富由大家共同拥有和使用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的驯服,那么的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的很贪婪、很凶残,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蹂躏成废墟对资本主义罪恶的第一声控诉n闵采尔主张用暴力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早期基督徒所向往的“千年天国”;n康帕内拉批判了社会的不平等、贫富对立等弊病,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太阳城”是一个社会财富全面公有、社会组织生产与劳动得人人平等的社会n 1515年,莫尔受英王之命去法兰德斯谈判羊毛和布匹事宜其间闲暇中,经人介绍认识了著名航海家美利哥·韦斯浦奇的一名随从,这个人名叫拉斐尔·希斯拉德。
两人一见如故,在莫尔当时住所花园里,他们坐在草苔丛生的长凳上神侃长聊先谈到英国的现实,颇多不满情绪,接着,拉斐尔对他在游历中见到的一个理性国度的描述让莫尔听得如醉如痴 n乌托邦岛中部最宽,延伸到二百哩,全岛大部分不亚于这样的宽度,只是两头逐渐尖削从一头到另一头周围五百哩,使全岛呈新月状,两角间有长约十一哩的海峡,展开一片汪洋大水由于到处陆地环绕,不受风的侵袭,海湾如同一个巨湖,平静无波,使这个岛国的几乎整个腹部变成一个港口,舟舶可以通航各地,居民极为称便n ……n 岛上有五十四座城市,无不巨大壮丽,有共同的语言、传统、风俗和法律各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势许可的情况下,其外观无甚差别城市之间最近的相隔不到二十四哩,最远的从不超过一天的脚程每年每个城市有三名富于经验的老年公民到亚马乌罗提集会商讨关系全岛利益的事亚马乌罗提作为全国中心的一座城,其位置便于各界代表到来它被看成是主要的城,亦即是首都n乌托邦里,物资充裕,取之不尽;所有产品汇聚到每个城市的指定市场,每家每户去领取全部所需的东西,不需付任何费用,不受任何限制,但也从无任何人贪占多领;城乡间、各城市间互通有无,平均分享物资。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717世纪中叶到世纪中叶到1818世纪末世纪末 ((1 1)时代特点: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特点: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资产阶级革命 ((2 2)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的温斯坦莱)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英国的温斯坦莱《《自由法自由法》》、法国、法国的摩莱里的摩莱里《《自然法典自然法典》》、马布利、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3 3)思想特点:)思想特点: 一是摆脱了宗教神学的色彩,而用世俗的道理来说明问题;二是一是摆脱了宗教神学的色彩,而用世俗的道理来说明问题;二是抛弃了早期思想的那种虚幻的文学描绘形式,而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抛弃了早期思想的那种虚幻的文学描绘形式,而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三是来表述自己的思想三是建立一个建立一个“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人人都是富人、人人都是穷人”的平等社会,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的平等社会,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色彩(所有城市的供求关系和住房设计都要相同,形式一样;公共会议厅的结构要整齐划一;10-30岁的人要穿同一式样,同一质料的衣服,服装颜色均按行业划分;每个公民都有一套工作服和一套节日服装等等) 。
-------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斯巴达人、皮里阿斯人、锡若人)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斯巴达人、皮里阿斯人、锡若人)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19世纪前半期世纪前半期 ((1 1)时代特点: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时代特点: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 ((2 2)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圣西门)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圣西门《《论实业论实业制度制度》》、傅立叶、傅立叶《《论商业论商业》》、欧文、欧文《《新道德世界新道德世界书书》》 等等 ((3 3)思想特点:)思想特点: 一是他们将批判的矛头明确地集中地指向资本一是他们将批判的矛头明确地集中地指向资本主义二是既不采取虚幻的文学描绘形式,也不主义二是既不采取虚幻的文学描绘形式,也不采取琐细的法律规定形式,而是采取更高一级的采取琐细的法律规定形式,而是采取更高一级的系统的理论论证形式三是突出了实践问题,他系统的理论论证形式三是突出了实践问题,他们把未来社会称为们把未来社会称为““实业制度实业制度””(圣西门)、(圣西门)、““和谐制度和谐制度””(傅立叶)、(傅立叶)、““公有制度公有制度””(欧文)。
欧文)n圣西门(法)圣西门(法)《《论实业制度论实业制度》》: 理想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 (物质生产,科学艺术等精神生产),由实业家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一切人都要劳动,不承认任何特权;个人收入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n傅立叶(法)的傅立叶(法)的《《全世界和谐全世界和谐》》: 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称为 “法朗吉”,并希望吸引工人和资本家参加但至死也没有资本家与他商谈 是一种城乡结合、工农结合、脑体结合、教育与生产结合、生产与消费结合的集体经营的协作组织,有1600人组成 n欧文的理想社会是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合作公社合作公社” 他设想整个合作公社建成一个方形的新村,主要建筑集中在公社中心地区,包括公共食堂、会议室、图书馆、学校、幼儿园等等,外围是家庭住宅、集体宿舍、医院、客房等等,房间间的空地都建成花园,各建筑物之间有林荫道相通,再外边是厂房、农作物和牧场,公社四周,围以篱笆,篱笆里面,栽种果树欧文对公社的设计注意吸收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有了消灭城乡差别的思想公社规模应由500-1500人或300-2000人组成,或是由几十家、几百家、几千家等联合起来,人均占用土地0.5-1.5英亩。
公社建立在财产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公社中全体成员集体生产劳动,集体消费,产品极为丰富,公社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没有游手好闲的人,也没有失业者,人们的劳动再不是被迫的、痛苦的,社员都把劳动看成愉快的事情,他们从小就培养起热爱劳动的习惯,自愿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联合劳动每个公社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公社之间也存在着交换产品的关系公社中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n印第安纳州被称为美国的“十字路口”,1824年也就是印第安纳加入美联邦的第八个年头,欧文带着一群信徒来到了这里,他拆巨资买下了三万英苗土地,创办了一个共产主义公社取名为“新和谐村”53岁的欧文亲自出任“新和谐村”的村长,他甚至为自己设计的未来美好社会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实施计划n身陷资本主义汪洋中的“新和谐村”,只存在了三年就宣告瓦解时隔30多年以后,有人问临终前的欧文:有没有后悔过倾家荡产来进行共产主义实验?欧文这样回答:我从不感到后悔我的一生没有荒废,我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n人类历史上的“乌托邦”举不胜举!n著名的乌托邦还有柏拉图的《理想国》;n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n孔子的‘天下归仁焉’;n培根的科学乌托邦《新大西岛》;n陶渊明的《桃花源》;n基督教的天国;n佛教的极乐世界……三三.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与局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1.1.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1 1)关于公有制:第一次把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关于公有制:第一次把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大生产,产品极大丰联系起来,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大生产,产品极大丰富,使共产主义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富,使共产主义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2 2)关于分配:主张个人收入应和他的才能和贡献)关于分配:主张个人收入应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 ((3 3)未来社会发展的目的:明确把)未来社会发展的目的:明确把““满足人们的需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最圆满地改变无产者的身心生活最圆满地改变无产者的身心生活””规定为未来社规定为未来社会组织的会组织的““唯一而长远的目的唯一而长远的目的”” ((4 4)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只有靠)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只有靠““科学、艺术和科学、艺术和工艺工艺””来造成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因此,还充分估计来造成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因此,还充分估计到了知识分子的作用,主张到了知识分子的作用,主张““把精神权力交给学者把精神权力交给学者n2. 2.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缺陷: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缺陷: ((1 1)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们不懂得社会发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 2)不懂得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特殊的运行规律不懂得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特殊的运行规律 ((3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命,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 (4)(4)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四四. .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从空想到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一次历史性飞跃1 1、客观条件、客观条件:n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西欧几个主要国家通过产业革命,基本上建立了重要工业部门,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使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每10年左右发生经济危机,导致予盾深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研究资本主义n社会政治条件:工运发展到新阶段: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标志着工人运动由自发转变为自觉,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
工人不仅要救改善经济条件,而且要有政治权利,觉悟不断提高但三大运动还是失败了,因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创立无产阶级理论体系就成了历史和时代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n思想条件: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三大社会科学: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英法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2、主观条件、主观条件n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实践,得到两个成果: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实现了世界观、政治立场的转变n马克思恩格斯进行艰苦的理论创造,创立了二大学说: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3、标志:、标志:n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科学社会主义,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发表,最终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资料:法国里昂工人起义n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家剥削的两次起义里昂职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下,举行起义战斗三天,控制全城12月3日为政府军所镇压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为反对政府实行反结社法案,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举行第二次起义六天后被镇压恩格斯指出,里昂起义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的历史中升到了首要地位”。
资料:宪章运动n1837-1848年,英国无产阶级为争取实行《人民宪章》的革命运动列宁称其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出致国会请愿书,次年以《人民宪章》名称公布,提出成年男子普选权、获得参与国家管理等六项政治要求三次请愿书皆遭国会否决资料: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n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因不堪资本家的剥削压迫,举行起义,提出反对私有制、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主张起义表明德国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的特点、启示n特点1.向政府提出政治要求和主张,表现了自己阶级的独立愿望,具有广泛的政治性质2.运动形式有了不可调和的武装斗争(破坏机器-罢工-武装起义)3.政治组织的出现,有名的如英国宪章派全国协会,也称“宪章党”,拥有400个地方组织,被恩格斯称为“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n启示1.工人运动的兴起让人民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和历史地位2.工人运动的缺陷让人们认识到了要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才能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n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把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繁芜丛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解开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迷。
唯物史观对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证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2.运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提出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中去寻求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的途径,说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学说,说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在阶级”上升到“自为阶级”,“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n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论证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乃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认为工人、地主和资本家是构成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基本阶级马克思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本主义本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1.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彻底弄清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2.它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地位;3.它展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根本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n《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1848年2月发表n第一个国际性共产党组织(19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n《共产主义信条》→《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n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1936年)n在伦敦成立n“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取代了“四海之内皆兄弟n共产主义基本特征: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n1844年,寄居巴黎的26岁的马克思博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为他初步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那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的矛盾的真正解决”n同样是1844年,比马克思年轻两岁的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称为“人类跟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两位来自莱茵河畔的青年对人类理想社会做出了殊途同归的描绘也许,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n还是184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神交已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终于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相会了,短短几年以后,这两位亲密的革命伙伴,一致高度地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这本石破天惊的思想著作《共产党宣言》中,他们还对人类理想社会做出了诗意盎然的描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不仅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n《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译本,出版于1920年的上海中国早期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者,最初,就是通过它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陈望道)五.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与运动1 1、科学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在1919世纪后半叶的广泛传播世纪后半叶的广泛传播n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法兰西内战》、 《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n人物:德:威廉·李卜克内西、奥古斯都·倍倍尔、卡尔·考茨基 法:茹尔·盖得、保尔·拉法格 俄:格·瓦·普列汉诺夫n贡献:“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臆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伪的民主一样”(李卜克内西) “未来将属于以民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民主”(同上) “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部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东西”(倍倍尔)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一个成果: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_-1852)• 1848年欧洲革命。
• 1864年诞生的第一国际(1864-1870年为前期,1871-1876年为后期),18各国家建立支部,主要力量限于欧美 • 在1848-1871年间,《资本论》完成和发表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1871年的巴黎工人起义 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n建立民族国家内的社会主义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开了先河(1869年)n第一批建了28个党,并在此基础上于1889年以工人运动重新高涨为契机,建立了拥有300多万个党员的第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拓展到世界各大洲八小时工作制、五一国际劳动节)n俄国的普列汉诺夫1883年在日内瓦建立的劳动解放社,是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萌芽六.马恩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利用议会民主和平过渡与坚持工人民主共和国的思想n巴黎公社失败以后,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法、德等国议会民主政治有所发展,社会民主党在议会斗争取得席位强调运用和平与暴力两种手段进行斗争的必要性n“我们应当向各国政府声明:…在我们有可能用和平方式的地方,我们将用和平的方式反对你们,在必须用武器的时候,则用武器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
马克思)n历史已“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旧的起义,在1848年以前到处起决定作用的筑垒巷战,现在大大过时了” “德国人作出的利用选举夺取所能夺得的一切阵地的榜样,到处都有人效法”(恩格斯)n以三权分立为特征的民主共和国同样可以作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形式恩格斯于1891年强调指出,“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马恩选集》第四卷2.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义的思想(东方社会发展理论)n资料:公元前321年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时期,萨姆尼特人在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且强迫他们通过“牛轭”这被认为是对战败军的最大羞辱通过卡夫丁峡谷”意即遭受最大的侮辱n马克思在1877和1881年分别明确表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分析“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不能原封不动地移到东方社会n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多线条的,是多样性的统一俄国的“农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保存下来,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存。
n农村公社继续保全下来,这“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但有严格的条件,与大工业直接联系在一起,同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直接联系在一起同时胜利的理论n进入七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广泛、深入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的材料的过程中,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出了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其条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引起和推动东方社会发生革命与对东方社会起示范作用,是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一个关键性前提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设想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国家有可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过他们关于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设想,却在方法论上和思路上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理论依据n卡夫丁栈道n列宁1921年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部分资本主义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允许发展一部分非公有制经济 这都表明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难以完全跨越卡夫丁峡谷,只能在卡夫丁峡谷之旁另辟卡夫丁栈道,即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有主有辅,兼程并进,同时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还有扩展能力,共产主义不宜普遍使用考次基)n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n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n表明实现社会主义将要经历更长久的奋斗,要达到更高阶段的共产主义就更是未来的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4、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n马恩不断丰富、完善和修证自己的理论n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