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武汉市地貌及第四系地质讲解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98.09KB
约8页
文档ID:6284100
武汉市地貌及第四系地质讲解_第1页
1/8

武汉市地貌及第四系地质讲解,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部2016-1-25,1、地形与地貌:地形是地表起伏和地物的总称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各种面貌,是不同的地质条件造就的,是各种内外力作用后的结果2、武汉市地貌形态分为三大类型:剥蚀残丘、剥蚀堆积垅岗、堆积平原3、剥蚀残丘指武汉市地形或地势明显偏高的一些残丘,如:东湖的磨山、珞珈山、洪山、龟山、蛇山等,顶部标高60~150m,岩层主要为泥盆系五通组(D3w )石英砂岩,少量为二叠系孤峰组( P1g)硅质岩,岩层走向为NWW或EW、NW向,倾向NNE或N、NE市区外有其它时代的岩层成“山”4、剥蚀堆积垅岗:指武汉市的 Ⅲ 级阶地地面标高25~42m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统冲洪积(Q2al+pl 、Q31al )粘性土(老粘性土),具有弱膨胀性,但武钢的老粘性土不具有膨胀性Ⅲ 级阶地上还发育有冲沟,冲沟内堆积物为全新统冲积(Q4al )层冲沟的地表形态如一条趴在地上的“桑蚕”,冲沟上部水塘多为人工修筑,用于下游农田灌溉下游水塘多为天然形成,淤泥或软塑土层分布较厚,水塘内养鱼或种植莲藕5、堆积平原指武汉市的Ⅱ、Ⅰ级阶地地面标高19~24m。

Ⅱ级阶地位于我公司青山仓库、石化公司、武钢工业港、武钢烧结厂、武钢北湖地段;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冲积( Q32al)可塑或硬塑草黄色粘性土或草黄色粉细砂、草黄色粉土表层局部有(Q4al )分布汉口东西湖区及常青花园地段也属于Ⅱ级阶地;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冲积( Q3al)可塑或硬塑粘性土,颜色为黄褐色或灰色,夹有少量黄褐色粉细砂、中粗砂等Ⅰ级阶地广泛分布于长江及汉江两岸,地层为全新统冲积( Q4al )层,上部为可塑或软塑黄褐色粘土,其下为灰色淤泥质土、粉细砂与粉质粘土互层、青灰色粉细砂、卵砾石;具有二元结构表层局部有湖塘、沟浜等6、河漫滩及河床:河漫滩指人工江堤迎水面一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河床指长江及汉江常年有水流的地段7、冲沟及Ⅰ级阶地植物发育特点:冲沟必然是两边地势高、中间低;上游高、下游低并可以此判断冲沟的上游、下游方向及地下水流向冲沟底部老粘性土( Q3al )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垅岗高处老粘性土( Q3al )含水量较低、承载力较高冲沟及Ⅰ级阶地常有芦苇等水草生长8、Ⅰ级阶地地层编号方法:表层人工填土(①1、①2)、淤泥(②)、可塑粘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④)、粉细砂及粉质粘土互层(⑤)、中密粉砂(⑥1)、中密粉砂中的粉质粘土夹层(⑥1a)、密实粉细砂(⑥2)、密实粉细砂中的粉质粘土夹层(⑥2a)、中密或密实卵石(⑦)。

9、武钢 Ⅲ 级阶地地层:武钢 Ⅲ 级阶地老粘性土分布与其他地方Ⅲ 级阶地没有什么差别,但冲沟相地层发育齐全,共分上、中、下三个亚层( Q4-3al 、 Q4-2al 、 Q4-1al ) Q4-2al为黑色或黑灰色,硬塑或可塑粘性土,为标志层鄂州、黄石、马鞍山、铜陵、南京梅山等地的冲沟相仅仅发育有上部亚层( Q4-3al )详见列表10、第四系土层中地下水分布:上层滞水、潜水、孔隙承压水上层滞水分布于表层人工填土之中;潜水分布于Ⅰ级阶地表层粉土及粉细砂层之中(如:汉口二桥附近Ⅰ级阶地、阳逻Ⅰ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分布于Ⅰ级阶地的粉细砂及粉质粘土互层、砂层及卵石之中,也分布于Ⅱ级阶地的砂层之中Ⅰ级阶地孔隙承压水变化幅度一般在3~4m;靠近江边,孔隙承压水变化幅度一般在6~9m11、Ⅰ级阶地的粉细砂及粉质粘土互层渗透系数一般取经验值:K=1.0~2.5m/d砂层孔隙承压水渗透系数一般在K=10~18m/d,从上至下逐步增大12、粉细砂及粉质粘土互层,在进行水文地质评价及突涌计算时应该作为含水层考虑在进行抽水试验,计算下部粉细砂渗透系数时,却应作为隔水层考虑,具有双重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