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萨、蔷、薇、啰、滂、沱、纤” 2、积累“弱小、蔷薇、芳香扑鼻、大雨如注、滂沱、纤弱、自卫”等词语理解“滂沱大雨、纤弱”等词语的意思3、能根据课文内容根角色朗读,注意朗读时的语气4、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思想,感受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看老师写个词语(弱小) ,谁来读?2、看到“弱小”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呢?3、我们今天所学的就是一个看上去很弱小的四岁小女孩的故事,她想对她妈妈说: (出示课题)板书: 10.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4、课题上的①代表注释,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写了许多爱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其中的一篇5、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课题中的“我”是谁呢?板书:萨沙认真看老师写“萨”二、整体感知1、萨沙对妈妈说,我不是最弱小,在她看来,谁是最弱小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去找答案2、学生交流3、是呀,蔷薇是比萨沙还要弱小的生命。
来和老师一起写写这两个字蔷和薇字的部首都是草字头板书蔷薇) 注意“薇”的字形,下面中间不要漏了 “横” 三、研读课文一)走近蔷薇1、为什么萨沙认为蔷薇是最弱小的呢?你能找到相关的句子说一说吗?2、 (媒体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低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自卫能力3、这句话中有三个生字,你能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正确吗?4、教学生字:滂沱大雨纤弱滂沱大雨;字意“滂沱”形容雨下得大,所以滂和沱的部首都是三点水我们也可以说大雨滂沱 文中还有一个词也形容了雨很大,是——大雨如注, 大雨就像灌入似的,雨可真大呀!纤弱:正音查字典:纤,细小纤弱:细小而柔弱5 填空:把句子写具体蔷薇花娇嫩纤弱,她() 6 滂沱大雨中的蔷薇花娇嫩纤弱,让萨沙看了心生爱怜于是她——填空:蔷薇花娇嫩纤弱,她() 萨沙看了心生爱怜于是她() 板书:走掀盖盖雨衣7 合作读第九节(二)理解母子对话1、萨沙正用行动告诉她的母亲: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滂沱大雨中的蔷薇花才是最弱小的萨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3——11 节默读,并用横线画出萨沙说的话2、自己试着将这三句话读正确同学们发现吗?小萨沙说的三句话都是问句,但这三个问号所蕴含的情感却是不一样说的,请你联系上下文, 去体会一下萨沙说这三句话时的不同语气,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3、谁来读第一句?你觉得萨沙说这句话是怎样的语气?1)从哪里看出?“你们为什么都这样作呢?”2)你们指的是:妈妈和托利亚都这样做?指的是板书:→(让雨衣)2)小萨沙看到他们互让雨衣, (板书:互)而最后哥哥把雨衣给了她,感到很疑惑那萨沙不明白的,你们明白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是做?3)妈妈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哥哥保护自己的妹妹,这些我们都理解那托利亚保护妈妈你们理解为什么吗?是呀,托利亚认为自己是个男子汉,男子汉就是要担当起保护女性的职责他正是用让雨衣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是个勇敢的男子汉4)是呀,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也正是这样说的出示)一起读5)请你们做萨沙,老师做妈妈,我们一起读4、萨沙说的这句话, 你能联系上下文, 想象她的动作神态, 填上合适的词语吗?(出示练习)1)学生交流2)谁能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指名读、齐读3)妈妈这样回答(出示句子)妈妈是要告诉萨沙,如果你能(保护弱小) ,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了)你们觉得萨沙听懂了妈妈说的话了吗?从哪看出的?4、是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现在你想想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你能理解为什么萨沙要把雨衣的下部盖在蔷薇花上吗?(是呀,萨沙不愿意做最弱小的人, 她找到了比她跟弱小的蔷薇花,她用保护蔷薇的举动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1)现在你能体会萨沙说这句话的语气吗?第三句2)请男孩读出这自豪的语气对呀,虽然萨沙是在问妈妈,但其实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在告诉妈妈: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题正是引用了小萨沙的心声,因此在课题中使用了这个逗号,如果在这儿也加个标点,你会选择哪个标点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之情来读课题3)小萨沙读懂了妈妈和哥哥让雨衣的善举,她懂得了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她不愿意被别人看作是弱小的,因此她给大雨中的蔷薇盖雨衣,争是个要强的小女孩她的行为获得了妈妈的称赞:齐读句子5、体会了萨沙的不同语气,那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3——11 节四、感悟升华1、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同学们,学了这片篇课文你们从小萨沙身上得到了什么感悟呢?说话练习:妈 妈 告 诉 小 萨 沙, 萨 沙 又 告 诉 了 我们生活中难免有一些弱势人群,孤苦的老人,贫困山区的孩子,残疾人群,等等,读了课文,看着这写图片,你有什么感悟吗?2、你们的心声和小萨沙的心声是一样的,那就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课题。